点击蓝色字体京剧艺术一键关注

音容犹在魂何处

悲风泣雨寄哀思

——送别江新蓉先生

11月10日上午,北京云蒙低沉,草木含悲,天空不时飘着几许雨丝,江新蓉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2016年11月4日,京剧艺术大师程砚秋先生唯一女弟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江新蓉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0岁。

京剧程派名家迟小秋,国家京剧院副院长陈樱, 副院长刘玉普,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魏丽云,中国程派艺术研究会秘书长张传瑞,前辈艺术家著名戏曲导演孙元意,著名程派艺术导师陈琪,程派名家钟荣,著名琴师费玉明,中国京剧编辑出版部主任封杰,国家语委程派艺术研究学者钮葆,国家京剧院优秀程派青年演员周婧及中国戏曲学院优秀教师王晓燕等京剧界众多人士和首度各界人士纷纷到场送别先生最后一程,先生一路走好!

江新蓉先生原名赵小凤,满族。出生于1927年,幼时师从滕雪楼学旦角,6岁登台,并拜名旦王芸芳为师。她于1939年投奔八路军五旅辛庄留守处,后调胶东参加文协胜利剧团。新中国成立后到北京,任戏曲实验学校(中国戏曲学校前身)教导主任,得王瑶卿先生教益。后在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团(不久并入中国京剧院二团)任主要演员。

江新蓉先生早年私淑程派,大量观摩程艳秋先生的舞台演出,对程先生的舞台调度,服饰规矩等方面非常熟悉。

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推荐下,程先生正式收下了江新蓉,也使得她成为程先生唯一的女弟子,并对她之前学习的程派剧目进行加工斧正。

同年她随中国京剧院去波兰华沙参加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唱《三击掌》《骂殿》《玉堂春》等剧目,荣获金质奖章。2011年荣获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第五届“终身成就奖”。

江新蓉先生扮相秀丽,表演细腻,形成了自己的娴静端淑、落落大方的舞台风度。她根底扎实,身段和谐讲究,唱工音色宽亮,嗓音甜润,清脆顺畅,吐字清晰,在缠绵悠场中,含有刚劲和力度,发扬了程派的创新精神,既新颖又传统,深得程派神韵。

日后常演《窦娥冤》《红鬃烈马》《贺后骂殿》《审头刺汤》《鸳鸯冢》《青霜剑》《马昭仪》《三击掌》《荒山泪》《宇宙锋》《玉堂春》《朱痕记》《拾玉镯》等传统戏,除此之外,在和高玉倩合演的《吟香钗会》、与李和曾、张云溪、张春华合演的《智斩鲁斋郎》、与李和曾合演的《孙安动本》、以及《小胡雷》等新剧目时,她还根据程先生创腔原则和方法设计新腔。

前辈仙逝,仰天悲切。音容犹在魂何处,悲风泣雨寄哀思。我们永远怀念江新蓉先生,先生一路走好!

转自:迟小秋程派艺术

摄影 | 李金鹏编辑 | 李蔷、闫睿婕

(注:部分江新蓉先生照片来源于网络)

京剧艺术

盛世梨园 戏韵万千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zhongguojingjuren

(中国京剧人)

1.《音容犹在魂何处 悲风泣雨寄哀思——送别江新蓉先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音容犹在魂何处 悲风泣雨寄哀思——送别江新蓉先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