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汉学家及汉语教学专家白乐桑 人民网巴黎9月24日电 当被问起为什么学中文时,白乐桑在电话那头笑了。他说,估算了一下,他这辈子大约已经回答过1万5千次同样的问题,平均算下来,每周要收到这个问题两三次。 恰好是50年前,也即1969年,年轻的白乐桑开始在巴黎学习中文,如今,“为什么学中文”对他来说已经变成一个“题中题”。如他所说,假如当初他做了别样的选择,今天不会有人来向他提问。所以,对白乐桑而言,他要回答的问题就变成:为什么总有人问他“为什么学中文”? 为什么学中文? 一种遥远的文字与文化 对于这个问题,白乐桑在自己的著作《我的70印迹,再见了中国》中做出了回答。他解释说,是因为中文乃众人轻易难以企及。在白乐桑看来,中文不仅代表了一门遥远的语言,也意味着一种遥远的文字与文化,正是这种遥远的距离感,成为他不断精进中文的原动力。 当被问起关于中国的印象时,白乐桑较为审慎,他引用了一个比喻:“外国人来中国一周,通常能写出一本书;来中国两个月,觉得还是写一篇文章好;在中国久点后,发现写中国很难,必须好好思考。”白乐桑笑着自诩属于第三类人,不会轻易给中国下定义,即便如此,他还是引用了法国作家安德烈·马尔罗的一句话来描述他对中国的感受——“这是人类经验的另一极。”马尔罗的这句话,是白乐桑能够联想到的最符合他对中国感受的描述。这里,“另一极”显然是相对的,并非指中国与欧洲就可以代表世界文化的两极。 当然,作为一位资深的汉学家、汉语教学专家,白乐桑对中国的观察有其特殊的视角。马尔罗的那句话之所以会闪现在脑海中,是因为中国作为亚洲文化的代表之一,让白乐桑体会到如下的事实:似乎,在亚洲文化中,类似于西方社会的个体概念并没有完全萌发,“个人”或“个体”的概念,在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中的意义并不一致。这大概是白乐桑这几年对中国文化观察后的最新结论,只不过要深究起来,他表示还要不断观察、学习和研究。白乐桑强调,在中国历史中,某些时期确实存在过类似西方“个人”或“个体”概念的萌芽,但这一进程似乎并未延续落实到现代中国文化的认知中。 如今,白乐桑已经退休两年多,作为曾经的法国首任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白乐桑把一生都贡献给了汉语教学的研发和推广。如今,他仍作为博导,在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指导研究,并担任三个法国汉语教学推广协会的主席,这三个学会分别是欧洲汉语教学协会、法国汉语教师学会和汉字节协会。其中,汉字节协会虽然规模不大,却是白乐桑的心头好。9月10日至14日,该协会主办的巴黎汉字节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巴黎13区政府和日本文化中心的协助下,刚刚取得极大的成功,吸引了很多对中国汉字文化感兴趣的法国朋友。 “字本位”让外国人更快速掌握中文 白乐桑强调,汉字节的首要宗旨,并非推广汉语,而是让法国大众对汉字本身加深印象,将汉字作为一种文化表现物,加以亲近和感受。因此,汉字节期间,他只选择2至5个汉字,让各个年龄层的法国受众都能从不同维度揣摩这些汉字的含义,体会它们在形式上的美感。即便大部分法国人根本不了解汉语,他们也能通过这样的机会感受汉语世界,对这几个汉字产生体验和记忆。白乐桑的目标,是按法国音乐节的模式,让汉字节成为一个能够在法国不同城市举办的大众节日,让普通法国人能从书法审美、象征含义的多种维度,把握汉字的精深与博大。 白乐桑汉字节的理念与他的汉语教学经验是密不可分的,也即他始终坚持的“字本位”汉语教学法。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字本位”教学方法可谓触及了外国人学好汉语的效率核心,也即他们在学汉语时,本能最容易接纳汉语的渠道。其实,白乐桑的“字本位”教学模式并非创新,在他之前的西方早已有之,他只不过是这一方法的继承光大者之一。 简而言之,“字本位”教学对应的是“词本位”教学,当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时,他们面对每个中文词语的首要意识,是搞清楚组成这个词的单字的含义,例如“学校”这个词中,“学”代表什么,“校”代表什么,为什么组合在一起就意味着“学校”。又比如,“中国”这个词,“中”代表什么,“国”代表什么,为什么“中国”就意指China。白乐桑强调,这些问题在中国人的意识中可能显得并不重要,但在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却是一开始就急需获得的信息。他回忆起年轻时初学汉语,遇到汉语中的词汇,他都要拆成个体的字,一一问清老师,才能加强对词汇的记忆。白乐桑坚持在汉语教学中保留“字本位”与“词本位”同在的二元论,并强调“字本位”对外国人学习汉语效率上的重要性,这也是他的汉语外语教学法与当前主流的汉语外语教学法的主要差异所在。 法国汉学热度始终不减 根据白乐桑介绍,法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汉语外语教学的国家,最早可追溯至1814年首位在巴黎被任命的法国汉语教师。法国的汉学界经历了早期的耶稣会传教士及现代启蒙时期,如今依然欣欣向荣,对汉语感兴趣的民众越来越多。 已退休的白乐桑除了继续指导博士论文外,目前他最关心的事就是推广自己创立的汉字节。今年的巴黎汉字节获得很大成功,得到很多法国朋友的好评,汉字节以吸引法国大众对汉字产生初步体会为目标,包括从审美角度欣赏汉字“金木水火土”,以及基于汉字象征意义、古代书法及现代艺术设计基础上的多元化讨论,以及一系列启发法国人对汉字认知体验的游戏。这些活动内容的首要目标,是让对汉字毫无认知的法国大众,首先从形与意的角度,以具体的审美体验接近汉字。 未来,白乐桑希望能够效仿法国音乐节的模式,以吸引大众参与为目标,让汉字节的规模不断扩大,不仅能从巴黎推广到外省,还能将汉字投射到巴黎埃菲尔铁塔和凯旋门上,让汉字节真正成为一个大众节日,让所有的法国人能够有机会领会汉字的存在。为此,他正在积极寻找合作方与赞助方。 法语阅读:白乐桑:“汉字节”让法国大众感知汉字文化
法国汉学家及汉语教学专家白乐桑 人民网巴黎9月24日电 当被问起为什么学中文时,白乐桑在电话那头笑了。他说,估算了一下,他这辈子大约已经回答过1万5千次同样的问题,平均算下来,每周要收到这个问题两三次。 恰好是50年前,也即1969年,年轻的白乐桑开始在巴黎学习中文,如今,“为什么学中文”对他来说已经变成一个“题中题”。如他所说,假如当初他做了别样的选择,今天不会有人来向他提问。所以,对白乐桑而言,他要回答的问题就变成:为什么总有人问他“为什么学中文”? 为什么学中文? 一种遥远的文字与文化 对于这个问题,白乐桑在自己的著作《我的70印迹,再见了中国》中做出了回答。他解释说,是因为中文乃众人轻易难以企及。在白乐桑看来,中文不仅代表了一门遥远的语言,也意味着一种遥远的文字与文化,正是这种遥远的距离感,成为他不断精进中文的原动力。 当被问起关于中国的印象时,白乐桑较为审慎,他引用了一个比喻:“外国人来中国一周,通常能写出一本书;来中国两个月,觉得还是写一篇文章好;在中国久点后,发现写中国很难,必须好好思考。”白乐桑笑着自诩属于第三类人,不会轻易给中国下定义,即便如此,他还是引用了法国作家安德烈·马尔罗的一句话来描述他对中国的感受——“这是人类经验的另一极。”马尔罗的这句话,是白乐桑能够联想到的最符合他对中国感受的描述。这里,“另一极”显然是相对的,并非指中国与欧洲就可以代表世界文化的两极。 当然,作为一位资深的汉学家、汉语教学专家,白乐桑对中国的观察有其特殊的视角。马尔罗的那句话之所以会闪现在脑海中,是因为中国作为亚洲文化的代表之一,让白乐桑体会到如下的事实:似乎,在亚洲文化中,类似于西方社会的个体概念并没有完全萌发,“个人”或“个体”的概念,在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中的意义并不一致。这大概是白乐桑这几年对中国文化观察后的最新结论,只不过要深究起来,他表示还要不断观察、学习和研究。白乐桑强调,在中国历史中,某些时期确实存在过类似西方“个人”或“个体”概念的萌芽,但这一进程似乎并未延续落实到现代中国文化的认知中。 如今,白乐桑已经退休两年多,作为曾经的法国首任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白乐桑把一生都贡献给了汉语教学的研发和推广。如今,他仍作为博导,在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指导研究,并担任三个法国汉语教学推广协会的主席,这三个学会分别是欧洲汉语教学协会、法国汉语教师学会和汉字节协会。其中,汉字节协会虽然规模不大,却是白乐桑的心头好。9月10日至14日,该协会主办的巴黎汉字节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巴黎13区政府和日本文化中心的协助下,刚刚取得极大的成功,吸引了很多对中国汉字文化感兴趣的法国朋友。 “字本位”让外国人更快速掌握中文 白乐桑强调,汉字节的首要宗旨,并非推广汉语,而是让法国大众对汉字本身加深印象,将汉字作为一种文化表现物,加以亲近和感受。因此,汉字节期间,他只选择2至5个汉字,让各个年龄层的法国受众都能从不同维度揣摩这些汉字的含义,体会它们在形式上的美感。即便大部分法国人根本不了解汉语,他们也能通过这样的机会感受汉语世界,对这几个汉字产生体验和记忆。白乐桑的目标,是按法国音乐节的模式,让汉字节成为一个能够在法国不同城市举办的大众节日,让普通法国人能从书法审美、象征含义的多种维度,把握汉字的精深与博大。 白乐桑汉字节的理念与他的汉语教学经验是密不可分的,也即他始终坚持的“字本位”汉语教学法。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字本位”教学方法可谓触及了外国人学好汉语的效率核心,也即他们在学汉语时,本能最容易接纳汉语的渠道。其实,白乐桑的“字本位”教学模式并非创新,在他之前的西方早已有之,他只不过是这一方法的继承光大者之一。 简而言之,“字本位”教学对应的是“词本位”教学,当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时,他们面对每个中文词语的首要意识,是搞清楚组成这个词的单字的含义,例如“学校”这个词中,“学”代表什么,“校”代表什么,为什么组合在一起就意味着“学校”。又比如,“中国”这个词,“中”代表什么,“国”代表什么,为什么“中国”就意指China。白乐桑强调,这些问题在中国人的意识中可能显得并不重要,但在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却是一开始就急需获得的信息。他回忆起年轻时初学汉语,遇到汉语中的词汇,他都要拆成个体的字,一一问清老师,才能加强对词汇的记忆。白乐桑坚持在汉语教学中保留“字本位”与“词本位”同在的二元论,并强调“字本位”对外国人学习汉语效率上的重要性,这也是他的汉语外语教学法与当前主流的汉语外语教学法的主要差异所在。 法国汉学热度始终不减 根据白乐桑介绍,法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汉语外语教学的国家,最早可追溯至1814年首位在巴黎被任命的法国汉语教师。法国的汉学界经历了早期的耶稣会传教士及现代启蒙时期,如今依然欣欣向荣,对汉语感兴趣的民众越来越多。 已退休的白乐桑除了继续指导博士论文外,目前他最关心的事就是推广自己创立的汉字节。今年的巴黎汉字节获得很大成功,得到很多法国朋友的好评,汉字节以吸引法国大众对汉字产生初步体会为目标,包括从审美角度欣赏汉字“金木水火土”,以及基于汉字象征意义、古代书法及现代艺术设计基础上的多元化讨论,以及一系列启发法国人对汉字认知体验的游戏。这些活动内容的首要目标,是让对汉字毫无认知的法国大众,首先从形与意的角度,以具体的审美体验接近汉字。 未来,白乐桑希望能够效仿法国音乐节的模式,以吸引大众参与为目标,让汉字节的规模不断扩大,不仅能从巴黎推广到外省,还能将汉字投射到巴黎埃菲尔铁塔和凯旋门上,让汉字节真正成为一个大众节日,让所有的法国人能够有机会领会汉字的存在。为此,他正在积极寻找合作方与赞助方。 法语阅读:白乐桑:“汉字节”让法国大众感知汉字文化
1.《汉字文化 白乐桑:“汉字节”让法国大众感知汉字文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汉字文化 白乐桑:“汉字节”让法国大众感知汉字文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81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