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法国的工业生产总量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但普法战争以后,法国工业发展的速度缓慢下来。原因是:普法战争使法国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损失了一百三十亿法郎,战后赔款五十亿法郎,又割让出了铁矿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贫乏;机器设备陈旧,资产阶级不能及时采用新技术更新机器设备;大量分散的小农经济的存在和农民的贫困,造成农业技术落后和国内市场的狭小;资本大量输出,使国内工业发展缺乏充足的资金等。因此,到十九世纪末,法国工业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德、美、英三国,退居世界第四位。

法国资本主义较大发展

二十世纪初,法国的资本主义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1900-1913年,铁矿开采量增加了四倍,钢产量增加了三倍,汽车产量占世界第二位。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也达到相当的程度。在化学工业、采煤、纺织工业、冶金和航运等方面都出现了垄断组织。如万德尔、什尼德尔、马林、奥姆古尔等公司控制了铁矿、煤矿、冶金、机械等重要工业部门;久尔曼、新戈丙等垄断组织控制了化学工业;麻织辛迪加垄断了麻织产量的90%.这些垄断组织的形成标志着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但法国工业生产的集中垄断的程度比英、德、美等国差得多,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法国工业中依然是中小企业占优势。因此,法国资本主义在向帝国主义的过渡中,主要是取决于银行资本和信贷业,而不是工业。

法国的银行资本比工业资本发展的早,发展的快。早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前,银行资本就很发达。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的银行资本迅速集中。法兰西银行、里昂信贷银行、国家贴现银行、信贷总公司等四家大银行控制着全国存款的70%.大战前,五家大银行掌握了全部银行资本的三分之二,其中以法兰西银行为最大。掌握法兰西银行的二百个股东,控制着法国的经济命脉,形成二百家财政寡头统治。

长时期以来,法国银行资本家把集中的大量资本向国外输出,对国内工业投资很少。法国资本的输出额,在1869年就已达到一百亿法郎,1890年增加到二百亿法郎,1914年竞增加到六百亿法郎。四十年间增加了五倍。十九世纪末,法国国内投资额只相当于对外投资的三分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资本输出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但法国与英国的资本输出有着明显的不同。英国主要是采取生产资本的形式,多半输往它的殖民地,法国则主要是采取利息优厚的高利贷形式,输往殖民地和经济落后的国家。

大量的资本输出,使法国银行资本家获得了巨额利润,据1909-1913年统计,每年收高利贷利息为十七亿零五百万法郎至十八亿零五百万法郎之多。在法国不仅大资本家进行高利贷活动,中小资产阶级也以收购证券形式参加高利贷放款,形成一个庞大的食利阶层。大战前,这个阶层已达二百万人之多。法国这种高利贷性质的资本输出,对法帝国主义的形成和经济发展具有特殊意义,被列宁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共和党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

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法国各个阶级围绕着实行共和制还是恢复帝制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由于广大的工人、农民和士兵都拥护共和制。资产阶级害怕复辟将爆发新的革命,也赞成维持共和制。1875年1月30日,国民议会中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1879年1月,共和党人格雷维被选为总统,开始了资产阶级共和党执政时期。但共和党执政后不久,它便分裂为两派:温和派是保守的一派,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激进派代表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首先执政的是温和派。

资产阶级共和党在和保皇党人斗争时,曾对人民许下不少诺言:取消参议院;教会与国家分离;实行累进税等。但共和党温和派执政后,就背弃了他们的诺言,对国内和国外都积极推行维护大资产阶级、大地主利益的政策。如1885年提高粮食进口税,1891-1892年实行保护关税率,有的进口货物的关税高达货价的500%.维持国内的高额垄断价格,使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获得厚利,但造成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费用的上涨,生活更加贫困,工人不断掀起罢工斗争,但都遭到温和派政府的镇压。

共和党温和派对国内国外的反动政策,激起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保皇派利用人民的不满情绪,妄图推翻共和国。法国社会的阶级斗争出现异常尖锐复杂的局面。震荡法国社会的事件接连发生。

1887-1889年,发生了布朗热阴谋政变事件。布朗热是个政治阴谋家,在温和派内阁中曾任陆军部长。他与教权派、保皇党人勾结,企图阴谋政变。他利用人民对温和派的不满情绪,进行修改宪法、对德复仇等蛊惑性宣传。1889年议会补充选举,他骗得二十四万张选票当选。他的党羽等待他发动政变,但阴谋败露,布朗热逃往比利时后自杀。

布朗热反动事件后不久,1892年“巴拿马丑剧”又被揭露出来。1879年,由斐迪南·黎塞普为首的一批资本家组织股份公司,开凿巴拿马运河。1888年,公司倒闭,该公司为了推销股票和掩盖公司财政的真实情况,曾对议会议员、政府部长等官吏广泛地进行贿赂。1892年这个贿赂丑剧内幕被揭开。法国社会顿时哗然。但在政府的包庇下,法院竞然宣布受赌者“无罪”。“巴拿马丑剧”暴露了共和党政府和议会的腐败。资产阶级政党的威信进一步扫地。

1894年又发生了德雷福斯案件。1894年发现法国陆军部的一名军官,把法国军事秘密出卖给德国驻巴黎的武官。法国政府进行追究,陆军部的保皇派分子毫无根据的指称是总参谋部犹太人尉官德雷福斯干的。把他逮捕并判处终身服苦役,后来查明,真正的罪犯是一个法国籍的匈牙利军官艾斯特加齐,德雷福斯是无辜的。

但温和派政府拒不重审德雷福斯案件。于是以工人阶级为首的民主力量掀起了抗议政府迫害无辜、要求重审德雷福斯案件的社会运动。保皇派乘机进行反对共和制的宣传,阴谋推翻共和国。围绕德雷福斯案件展开的政治斗争,席卷了整个法国。在声势浩大的人民运动面前,1899年,政府被迫宣布德雷福斯无罪。德雷福斯案件集中反映了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充分暴露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腐朽。

一系列的事件使温和派共和政府声名狼籍,被人民所唾弃。大资产阶级为了保持自己的统治,起用激进派代替温和派执政。激进派此时已变成了拥护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

1902年激进派开始执政。1906年,激进派领袖克里蒙梭任内阁总理,他是医生出身,以伪装进步起家,在反对温和派时,赢得“倒阁专家”的绰号。他上台后,立即成为金融寡头的代理人,抛掉“激进”的假面具,公开宣称自己是“法国第一个警察代理人”,开始血腥镇压工人运动。1906年3月,“库里埃”矿井发生爆炸事件,一千二百人惨死,全区矿工极为愤慨,宣布罢工。克里蒙梭派出两万军队镇压了罢工,又得到“血红的人”的外号。1909年,激进派布利安组阁。加入内阁的布利安、米勒兰和维维安尼都自称是社会党人,实际上他们都是大资产阶级实行统治的工具。在他们执政时期,对工人运动进行残酷的镇压,因此人们称他们为“三叛徒内阁”。

激进派历任内阁的对外政策,和温和派一样,推行侵略扩张政策。1904年,法、英订立协约,最后形成了与“三国同盟”相对立的法、俄、英三国协约。法国依靠英法协约,1907年侵略摩洛哥,1911年把它变成保护国。

法国进入帝国主义时期,资产阶级各派势力进一步合流。1913年,在资产阶级各派支持下,共和党温和派极右集团领导人莱蒙·普恩加来当选总统。他是与金融集团有密切关系的反动政客。他当政后疯狂扩军备战,因而赢得了“战争的普因加来”称号。他的上台标志着法国进一步走向帝国主义战争。

法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巴黎公社被镇压后,法国工人运动一度低落,到七十年代末又重新发展起来。在工人运动的领袖儒尔·盖德(1845-1922年)和保罗·拉法格的组织和领导下,1879年在马赛召开工人代表大会,成立了法国工人党。马克思和恩格斯很关心法国工人党的发展,为盖德和拉法格制定的党纲写了总纲部分,为工人党规定了明确的斗争目标。总纲指出:无产阶级必须从政治上和经济上剥夺资产阶级,由社会掌握生产资料;并且指出这个目标只有在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才能实现。1880年,党的哈佛尔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工人党是法国工人运动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但工人党成立不久,便混进了机会主义分子,并发生分裂。马隆和布鲁斯等机会主义者,反对党纲规定的奋斗目标,主张提出一些在当时情况下可能争取到的要求,党的活动应在资产阶级政权可能允许的范围内。因此被称为“可能派”。1882年,工人党在圣·德田代表大会上,“可能派”操纵多数代表要求修改党纲总纲部分。二十三名盖德派代表坚决反对,退出会,场,在卢昂召开自己的代表大会,保存了法国工人党的名称和革命的纲领。“可能派”另组成“社会革命党”,制定了一个机会主义纲领。

工人党成立后,盖德派积极地领导了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1886年,德加兹维尔矿发生大罢工,在盖德和拉法格领导下取得胜利。1890年5月1日,法国工人举行罢工和示威庆祝自己的第一个节日。第二年,在拉法格宣传组织下,法国北部毛纺织业中心佛尔米城工人举行更大规模的“五一节”示威游行,警察向示威工人开枪,九人被打死,二十多人受伤,拉法格被捕。这时正值众议院补选,里尔工人提拉法格为候选人,并被选为议员。政府被迫将他释放。盖德派积极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获得了广大工人的支持。在1893年,众议员大选时,盖德等十二名工人党代表被选入众议院。

但盖德被议会选举的胜利冲昏头脑,产生了无产阶级不进行暴力革命,通过议会选举就能取得政权的思想。在组织上无原则地与激进派分裂出来的米勒兰、饶勒斯等独立社会主义者,结成议会党团。因此,盖德派便日益脱离了群众。九十年代,在工人运动日趋高涨的同时,饶勒斯为首的改良主义、工团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也日益抬头。米勒兰于1899年加入资产阶级内阁,任工商部长,公开叛变社会主义。

米勒兰的入阁在法国各地社会主义组织中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法国工人党围绕米勒兰入阁事件分裂为两派:以饶勒斯为首的机会主义者,支持米勒兰入阁,形成“入阁派”;以盖德为首的社会主义者,谴责米勒兰的叛变行为,形成反“入阁派”。米勒兰的叛变是法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的表现,它引起了国际工人运动中一场激烈的斗争。

米勒兰入阁事件引起法国社会主义组织公开分裂和重新组、合。1901年,盖德派和布朗基派组成法国社会党。1902年,饶勒斯派和“可能派”组成法兰西社会党。1905年,又根据1904年第二国际阿姆斯丹大会提出的各国建立统一的社会党的建议,两个社会党又联合组成了“统一社会党”。但机会主义者饶勒斯控制了统一社会党的领导权,他片面强调议会斗争,使统一社会党蜕化为改良主义的党,引起广大工人群众的不满。

无政府工团主义者利用工人群众对统一社会党的不满,夺取了工会的领导权,1906年,他们在亚眠召开工会代表大会。在决议中公开认为党是不必要的,只有工会(工团)才是工人的组织。他们只主张经济斗争,反对政治斗争,甚至荒谬地认为只要工人把双手抱在胸前,就能使资本家投降。

法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垄断资本加强剥削,战争费用连年增加,法国劳动人民生活状况极端恶化。因此,二十世纪初,工农运动普遍高涨起来。1905年,俄国革命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法国工人运动的发展。1906年,法国共发生一千三百多次罢工。1908年5月,巴黎附近德拉维尔城掘土工人举行大罢工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同来镇压的军警进行了英勇的战斗。1905-1911年间,法国参加罢工的人数平均每年达二十三万多人,占欧洲国家中的第一位。在工人运动高涨的同时,法国农民斗争和城市职工罢工也不断发生。在大战前夕,法国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战运动。但是当时法国无产阶级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劳动人民的革命运动都失败了。

英国工业垄断地位的丧失和殖民帝国主义的形成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它的商品垄断了世界市场,号称“世界工厂”。但七十年代后,英国的经济发展缓慢下来,被后起的德、美两国相继赶上和超过。如钢的产量,1871-1890年,英国由三十万吨增长到四百九十万吨,德国由二十五万吨增长到六百六十万吨,美国由只有七万吨增长到一千零二十万吨。到1913年,英国钢产量只及美国的四分之一,不到德国的一半。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英国也由1870年的32%下降到1913年的14%,落在美、德之后,退居世界的第三位,丧失了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造成英国工业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英国是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工厂机器设备陈旧,资产阶级不愿更新设备,而把大量资本输往殖民地,以榨取超额利润。

英国工业垄断地位虽然丧失,但英国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英帝国主义的形成有它自己的特点。列宁指出:“英国的特点是从十九世纪中叶起至少就具备了帝国主义的两大特征:(1)拥有极广大的殖民地;(2)拥有垄断利润(因为它在世界市场上占垄断地位)。”从十六世纪以来,英国就夺取了广大的殖民地。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为了弥补工业地位丧失造成的“损失”,英国统治集团加紧扩张和掠夺殖民地,到1880年,英国的殖民地面积已达七百七十万平方英里,人口两亿六千七百九十万,1899年,殖民地面积又增加到九百三十万平方英里,人口三亿零九百万。1914年,英国殖民地总面积达到一千三百多万平方英里,相当它本国领土的一百倍,殖民地人口近四亿,等于它本国人口的九倍。英国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大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日不落的帝国”。

英国垄断资本的形成主要是靠对殖民地的剥削发展起来的。英国工业垄断组织最先主要是在有关占有和掠夺殖民地的生产部门中发展起来的。如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罗德斯为首的垄断组织德。比埃尔公司,就是在掠夺南非的金刚石和黄金的过程中形成的。另外,英荷壳牌石油公司、英伊石油公司以及纺织业中的印花布托拉斯等,都是靠掠夺殖民地起家的。到二十世纪初,在军火工业、造船工业、化学、冶金等工业部门相继都出现了垄断组织。1902年,英国已有五十七家托拉斯和其他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

对殖民地大量资本输出,控制殖民地的铁路、工矿业、对外贸易等方面,是英国银行垄断资本高度发展和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原因。英国资本输出量居世界首位。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它输出资本已是一亿零三百万英镑,1905年增加到二十亿英镑,到1913年便增加到四十亿英镑,相当于德法两国资本输出的总和。其中一半是以生产投资的形式投在殖民地和自治领。英国银行是榨取殖民地的经济枢纽,伦敦各大银行在殖民地设有分行。1904年在殖民地的银行有二千二百七十九家,到1911年增加到九千四百四十九家。英国通过这些银行把大量资本输往殖民地,从中获取巨大的超额利润,仅1912年,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就达一亿七千六百万英镑。

资本输出的增长,促进了银行资本的集中和垄断的形成。1900年,英国有九十八家银行,到1913年减到六十一家。1914年伦敦的五大银行就占有全部银行存款的百分之四十。英国的银行不仅支配着本国,而且也支配着殖民地的金融市场,也影响世界的金融市场。正是由于殖民地对英国的经济、政治的关系特别密切,对英帝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列宁把英帝国主义称为“殖民帝国主义”。

英国自由党和保守党的轮流执政

长期以来,英国轮流掌握政权的是资产阶级的两个政党:主要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党和主要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保守党。随着英国经济地位的变化,土地贵族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利益逐渐一致。自由党和保守党之间的差异也日益缩小。它们都采取对内实行一些微小的改良主义政策,对外实行扩大殖民地、镇压殖民地人民反抗的反动政策。只是在细节和步骤方法上有所不同。

1868年起,两个资产阶级政党-自由党和保守党继续轮流执政。1868-1874年是自由党格拉斯顿第一届内阁执政时期。格拉斯顿是一个虚伪的和善于辞令的政客。为了适应工业发展和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他实行若干改革措施。1870年,推行国民教育改革,实行文官考试制度。

狄斯雷利把主要力量放在对外侵略上。在他这届内阁期间,在世界各洲加紧扩张殖民地。1875年,他趁埃及财政困难之机,从埃及收购苏伊士运河股份公司将近半数的股票,使英国得以控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苏伊士运河。1876年,英国宣布维多利亚女王为“印度女皇”。1878年,英国干涉俄土战争,以“保护”土耳其为名,从土耳其手里取得地中海东部具有战略意义的塞浦路斯岛。

狄斯雷利在侵略阿富汗和南非遭到失败和战争费用的增加,引起国内不满。1880年国会选举中,自由党提出“和平和财政紧缩”的虚伪口号,骗得选票,击败了保守党,重新执政。自由党格拉斯顿的第二届内阁执政期,全部继承了保守党的侵略政策。1882年占领埃及,接着以埃及为据点进一步侵略苏丹。宣布阿富汗为英国保护国。在内政方面,格拉斯顿继续实行狡猾的改良主义政策。1884年进行了第三次国会改革。将一八六七年改革法规定的城市选举条例应用到农村,将选民由二百五十万扩大到四百五十万,占英国三千六百人口的八分之一,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仍被剥夺了选举权。妇女仍没有选举权。

八十年代,英国由于国外竞争加剧,工业垄断地位日益丧失,一部分大资产阶级要求放弃“自由主义”政策,加强军事官僚机构。

这种情况的反映是在党派力量的对比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由党内出现了以伯明翰工业家代表约瑟夫·张伯伦为首的“自由联合派”,反对“自由主义”,公开鼓吹实行帝国主义政策,1886年脱离自由党转向保守党。自由党势力大大削弱,保守党势力进一步加强。保守党主张建立强有力的政府,镇压工人运动,实行保护关税政策,加紧殖民地扩张,因此博得了大资产阶级的好感。从1886-1905年间,除三年(1892-1895年)外,保守党一直执政。

保守党执政的这个时期,英国的军事官僚制度进一步强化。1888-1889年,完成了地方自治改革,创设地方政府,加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军队和警察也都大大增加。在对外政策方面,保守党公开提出放弃自由贸易,实行保护关税的口号,继续疯狂的扩张殖民地。从八十年代起到九十年代末,又在非洲、亚洲抢占了大片领土。1890年完成了对肯尼亚的占领;1899年侵占了苏丹。1898年,英国强租我国威海卫与龙,1900年又伙同帝国主义强盗镇压义和团运动。1899-1902年,英国在南非发动英布战争,使布尔人丧失独立,置于英国统治之下。九十年代后,随英德矛盾的尖锐化,英国放弃了“光荣孤立”政策;1902年,为了巩固它在远东的地位,与日本结成同盟;1904年,英国与法国缔结协约。

在帝国主义各国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张伯伦提出保护关税议案。但遭到大部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反对,他们担心保护关税会使粮食和原料等输入商品的价格提高;也遭到工人和小资产阶级的反对,他们害怕保护关税会使物价上涨。1906年的选举中,自由党利用人民群众对保守党的不满,取得了胜利,重新执政。自由党上台正值国内阶级斗争急剧尖锐化之际,为了缓和国内阶级矛盾,自由党的财政大臣,号称“愚民部专家”的劳合·乔治,采取欺骗政策,实行了一些微小的改革。

1906年,取消企业主强迫工会赔偿“罢工损失”的权利,1908年,实行矿工八小时工作制。制定养老金法案,但只有七十岁以上老年工人才得领取。因而被工人称为“死人养老金”。在对外政策上,自由党继承保守党的衣钵,继续推行殖民扩张,镇压民族解放运动的政策。在英德矛盾不断加深的形势下,1907年,英国和俄国签订协约。为了和德国进行军备竞赛,自由党于1908年决定,德国每造舰一艘,英国即造两艘。大量增加军事预算。积极准备帝国主义战争。

自由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说明,英国资产阶级所标榜的“两党政治”是“真正民主”,不过是一个骗局。自由党和保守党不过是英国大资产阶级维护统治的左右手而已。

英国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雇佣工人占劳动群众的绝大多数,工会组织最多。但是,英国并没有发生象欧洲大陆那样高涨的工人运动。当时,英国工人还没有自己独立的政党,工联主义者掌握着工会,他们只注意眼前的经济利益,把工会变成一个纯粹福利的机构,不要工人过问政治,阻碍了工人运动的发展。这种情况和英国享受工业垄断地位有关。

恩格斯在1883年指出:“参与世界市场的统治,过去是而且现在依然是英国工人在政治上消极无为的经济基础”。恩格斯预言过,只有当工人感到英国在世界上的垄断被破坏,才会出现一个真正普遍的工人运动。

八十年代,由于欧洲工人运动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在英国的传播,英国的社会主义运动重新活跃起来,出现了社会主义团体。1884年,社会民主同盟组成,摩里斯、爱佛林、爱莲娜·马克思等社会主义者加入了同盟。同盟成立后,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享利·汉德曼把持领导,推行改良主义和宗派主义路线,使同盟一再发生分裂。

1884年,肖伯纳和韦伯夫妇等人建立了社会主义团体费边社。这个团体以古代罗马的主张等待时机、避免决战的战略家费边的名字命名,反映了它的改良主义性质。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不适合英国“国情”,从而否认阶级斗争,鼓吹劳资合作,主张用等待、缓进的一点一滴的改革,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恩格斯说:“害怕革命,这就是他们的基本原则。”

随着英国工业垄断地位的丧失,广大工人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加重,生活更加贫困,劳资矛盾进一步加深。八十年代末,英国爆发了大规模的罢工运动。仅1888年就发生了五百次罢工。在这次巨大的罢工浪潮中,广大的非熟练工人参加到运动中来,他们反对旧工联的政策,于1889-1892年间,成立了由非熟练工人组成的新工联。1889年8月,在新联领导下,伦敦码头工人举行总罢工,有六万工人参加。

这是这个时期的最大的一次罢工。在两个月的罢工期间,使整个泰晤士河畔码头装卸工作全部瘫痪,迫使资方同意工人的要求,每小时的工资增加六便士,每日最低雇佣时间定为四小时。罢工取得了胜利。1889年罢工运动的胜利,扩大了有组织的工人队伍,工人纷纷加入工会,1887年加入工会的有七十五万人,1892年增加到一百五十万人。新工联把战斗精神带入工人运动,在1890年5月1日举行的第一次国际劳动节的示威游行中,仅在伦敦就有二十多万人参加。

新工联运动为建立工人政党奠定了基础。在新工联领导人凯尔·哈第、汤姆·曼等人倡导下,1893年1月成立了独立工党。党纲提出了实现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的原则,当前斗争任务是争取八小时工作日。但独立工党反对马克思主义,拒绝阶级斗争。实际的领导权掌握在费边社分子手里,执行改良主义路线,成了自由党的尾巴。列宁后来指出:“这个党只对社会主义“独立',对自由主义则非常依赖。”因此,它不是真正的工人阶级政党。

二十世纪初,英国工人反对资本家的斗争加强,不断举行罢工。1900年,南威尔士塔甫流域铁路公司工人举行罢工,坚持数月之久。铁路公司提出控告,要求铁路工人赔偿罢工造成的损失,上院竟判决工会赔偿二万三千英镑。这一判决等于实际上剥夺了工人罢工的权利。激起了工人无比愤怒,为了保护自已的权利,工人要求建立自己的政党。1906年,由工联、独立工党、社会民主同盟、费边社组成工党。工党的基本群众是工人,但它从成立起就强调单纯的议会斗争和日常的工会工作,强调改革,反对革命。工党的领导权被机会主义分子兰姆西·麦克唐纳窃取,在议会中支持自由党,成为自由党的附庸。

结语

大战前夕,英国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工人运动日益高涨。1910年参加罢工的工人有五十一万,1911年增至九十六万。工人运动的发展要求建立一个能领导他们进行斗争的革命政党。1911年,独立工党的左派同社会民主同盟联合组成“英国社会党”。党纲承认阶级斗争以及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必要性。但英国社会党的宗派主义倾向使它没有成为一个群众性的政党。

1.《[怀瑾握瑜兮文]法国经济发展缓慢?普法战争后的法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停滞》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怀瑾握瑜兮文]法国经济发展缓慢?普法战争后的法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停滞》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819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