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文明中,我觉得唯有西方文明对其他文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西方文明在鼎盛时,其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曾经为其他文明接受、学习和效仿,包括西方式民主、自由市场、人权、法治等。其中有代表性的就包括我们熟知的日本明治维新和清朝洋务运动。

因此,这些制度和价值观,被西方人自己认为是具有“普世主义”的。

那正在发生的和未来可能发生的文明冲突可能有哪些形式?我认为,宏观形式上,文明冲突发生在西方和非西方之间;微观形式上,文明冲突表现为“文明断层线上”的斗争。

宏观层面的文明冲突:西方和非西

在其他文明中,真正赞同和提倡这些价值观的,通常只是少数派精英。大多数非西方国家的民众,对这些试图主导其日常生活的价值观是怀疑的,甚至是反对的,尤其是曾沦为西方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国家的民众。西方人眼中的“普世主义”,在非西方人眼中则是帝国主义。

冷战结束后,西方试图通过将自己的利益确定为“世界共同体”的利益来保证其在国际关系中占主导地位。比如在经济领域,西方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把自认为恰当的政策强加到非西方国家头上,这些政策在非西方国家眼中,却被视为对经济自由的压制。

非西方文明认为,西方文明在搞“双重标准”很有一套。除了在经济领域外,其他领域的例子也不胜枚举。比如防止核扩散,西方对伊朗和伊拉克严防死守,对以色列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如保证地区和平,对科威特的入侵被迅速粉碎,对波斯尼亚的入侵则无人问津,原因是科威特拥有石油资源,而波斯尼亚没有。

所以,日益崛起的非西方文明,希望摆脱西方对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控制。

这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冲突的根本原因。

我认为,目前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的冲突,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武器扩散、人权和民主、移民。

1.武器扩散

我们先来说说武器扩散。非西方文明的国家在政治上独立、经济上崛起的同时,其军事实力也变得更加强大。不过,和西方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的核心国家美国相比,非西方文明国家的常规军事力量还有很大的差距。

努力提高常规军事力量,需要金钱、技术和时间,所以,国家想走捷径,把目光盯在了足以平衡西方文明常规军事力量的核武器上。

而且,能够获得核武器,对非西方文明国家来说是一举双得:既可以威慑本文明内其他国家,也可以阻止美国以及其他外部文明国家对本文明内部事务的干涉。比如伊朗就公开宣称,既然以色列拥有核武器,那么我们穆斯林就必须生产原子弹。

而对西方文明而言,防止核武器扩散是他们一直在努力的目标,是他们在安全议程上的首要问题。西方文明国家和非西方文明国家签署过一系列相关协议,但实际效果却非常有限,核武器还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慢慢扩散开来。

2.人权和民主

说到人权和民主,西方文明的国家更是愿意在这方面对非西方文明的国家指指点点。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从独裁转向了民主,包括西班牙、葡萄牙、菲律宾、韩国和东欧一些国家。这些国家转变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经济的发展,一个是美国、西欧机构的推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后,西方人相信,全世界的“民主革命”将进入下一个高潮,用不了多长时间,西方的人权观念和民主政治将在全球盛行,历史将因此终结。美国对此尤其积极,布什政府的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公开宣称:“遏制之后等待着的是民主……我们的新任务是促进和巩固民主制度。”

但历史的实际进程却让西方人惊掉了下巴。到1995年,几乎所有的非西方文明都对西方式民主采取了抵制态度。在亚洲经济崛起和伊斯兰文明复兴的背景下,非西方文明相信可以从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中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不需要借鉴西方文明的经验。

与此同时,西方文明对非西方文明的影响力变得越发有限。西方文明的企业急于和经济迅速发展的非西方文明国家发展贸易、开拓市场,因而对政府施加了更大的压力,要求政府和非西方文明国家谈判时,绕过人权和民主,直接谈经济和贸易问题。这让西方文明国家越来越难以将人权、民主和经济、贸易、文化等问题捆绑在一起,并以此对非西方文明国家施压。

3.移民

西方文明一贯强烈地反对核扩散、支持人权和民主,但对移民的问题,他们的看法是矛盾的,并在20世纪最后20年发生了重大改变。

20世纪70年代,西方文明国家普遍赞同移民。比如德国和瑞士,制定政策鼓励移民流入以弥补劳动力的短缺。美国彻底修改了法律,使得七八十年代移民大量增加。数据显示,1994年,进入美国的移民人数占全部人口的8.7%,是1970年前的两倍。

20世纪90年代,西方文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趋于缓慢,失业率增加,这让本国土著开始对移民抱有敌意,认为移民抢走了他们的工作,分掉了他们的福利。尤其让西方文明头疼的是,移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穆斯林,他们不肯融入当地文化。西方人开始认为,他们虽然没有遭到军队的入侵,但遭到了讲着其它语言、信奉其它宗教、属于其它文化的移民的入侵。

公众的敌意最开始表现为针对移民社区和个人的暴力行为,后来逐渐开始影响国家政策。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文明的政治领袖相继对移民问题作出反应,认为应该减少甚至停止移民,但这与他们所标榜的“自由”理念矛盾。一直到目前,如何对待移民依然是西方社会面临的一个难题。

微观层面的文明冲突:断层线战争

说完了宏观层面的文明冲突,我们再来看看微观层面的文明冲突。微观层面的冲突主要表现为断层线战争。

那什么是“文明断层线”呢?

一个例子能很好地解释这个概念,就是历史上的“印巴分治”。我们都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来是一个国家,是英国的殖民地。在摆脱英国的统治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产生了一系列不可调和的政治、民族和宗教冲突,最后分裂成两个国家。现在这两个国家的关系依然非常紧张,经常发生摩擦,需要国际社会进行调停。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就存在着所谓的“文明断层线”。

在大国之间,“文明断层线”的明显例证是亚洲东部和南部。亚洲东部包含了很多有实力的国家,中国、日本、俄罗斯、印度等。这些实力国家分别属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文明。虽然大国之间不会轻易爆发战争,但文明的冲突强烈地存在着。

我认为,位于文明断层线的国家,互相的关系类似于“冷战”,双方始终处于不信任、紧张和对抗的状态,并很有可能走向战争。目前不同文明的大国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战争,但一些小国或地区之间,文明之间的战争已经爆发了很多次。

我认为,“断层线战争”一旦打起来,就会变得非常惨烈,而且极少能得到彻底解决。

因为“断层线战争”和一般战争不同。一般战争的动力是土地、人口或者其它利益,双方打够了,就可以通过谈判取得妥协,战争是可以终止的。但断层线战争是不能通过谈判来解决的,就像我们前面说过的一样,你不能用谈判的方式,让穆斯林女学生一三五戴面纱二四六不戴面纱。

所以,断层线战争是一场“我们”和“他们”的战争。发生战争时,双方会褒扬自我,诋毁对方,我们都是天使,敌人都是魔鬼,就像穆斯林和基督徒看待对方一样,自己一方都是神的子民,而对方都是邪恶的异教徒。

褒扬自己诋毁对方,集团内部的凝聚力得到强化,同时对敌人的仇恨也得到强化,最后,“仇恨”成了战争的根本动力,消灭对方肉体成了战争的根本目标。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断层线战争会伴随着种族屠杀的原因,既然对方已经是“魔鬼”了,那杀死他们就是一种合法化的行为,不用有任何心理负担。

仇恨一旦成为战争的动力,那极端主义者通常会更受民众的欢迎。就像以色列同阿拉伯人冲突中表现的那样,温和派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以色列政府谈判时,极端派哈马斯组织就会谴责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背叛了巴勒斯坦人,与此同时,以色列一方的极端主义宗教组织也会以暴力的方式来反对政府的决策。

在极端组织的操纵下,断层线战争双方会陷入一种安全困境,双方对对方都充满了恐惧和不信任的心态,夸大对方的恶和己方的善,并认为双方是不共戴天、不死不休的。

断层线战争虽然从长时间段上看是无法终止的,但在短时间内可能会暂时平息,就像两个拳击手打了一个回合后要稍事休息一样。短时期内平息的原因,通常是因为死亡和破坏造成的代价让人们看不到前景,这时双方内部的温和派就会站出来,尝试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但就像我们前面说的那样,谈判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只能暂时平息冲突。

文明的未来

我认为,西方文明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再强调西方的普世价值只会让其它文明反感,并激发更激烈地反抗。

在他看来,人类文明的未来,应该是强调文明的共性、在多文明中找到大家能够普遍接受的价值。

我举了新加坡的例子。

新加坡拥有76%的华人、15%的马来人和穆斯林和6%的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是一个典型的多文化国家。为了加强国家的凝聚力,新加坡前总统黄金辉曾提出,要在传统的亚洲道德和引进的西方价值基础上,确立各民族和宗教群体共有的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最终以政府白皮书的形式确定为:国家先于群体,社会高于个人;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单位;个人应受到重视和群体的支持;重视共识而不是斗争;种族和宗教和谐。

“文明的冲突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

1.《[小白兔爱历史]文明的冲突: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的冲突在哪几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白兔爱历史]文明的冲突: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的冲突在哪几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820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