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ACS艾尔环球包机

熙熙攘攘的机场总是

最热闹的地方,然而在疫情的影响下,一场“无接触”的科技革命

正在改变人们的飞行体验。

一份针对机场与航空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64%的受访机场都计划在2023年使用生物识别和自助登机服务”,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3倍。从订机票到乘客登机,不少机场都希望将无接触服务实现全覆盖。

无接触服务

机场中人流最密集的地方之一便是值机柜台,为了减少人群接触,不少机场纷纷采用了自助值机服务。乘客需要通过机器自助打印登机牌,并根据指示完成行李托运。

然而,更加黑科技的还在后面。新加坡樟宜机场为了实现“无接触”操作,特意为160多台自助值机柜台安装了近距离红外线传感器。它可以遥距追踪乘客的动作轨迹,让他们无需接触屏幕,就能完成登机牌打印和行李托运。

同样的技术还运用在了升降梯、卫生间、餐饮支付和机舱娱乐设施上。

无死角消杀

针对无法避免接触的扶手电梯,樟宜机场甚至还尝试用短波紫外线对扶手带进行自助消杀。不少国内机场也提出了“人物同防”的要求,包括对行李传输带进行边传送、边消毒。可以说,无论是看得见还是看不见的地方,我们的健康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多模态生物识别

除了无接触,大数据和多模态生物识别也在机场得到了广泛应用,即便是对生物数据格外谨慎的欧美国家,也开始将面部识别作为安检的辅助工具。

以法国巴黎奥利机场为例,乘客在进入机场前需要先进行人脸数据采样,并登记个人信息。当成功录入信息后,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你只需要刷脸,就能顺利完成包括托运、安检、出入境等一系列需要身份识别的操作。同时,为了避免个人信息外泄,所有生物数据在乘客登机后均会全部删除。

而在生物识别早就先行一步的国内机场,甚至已经通过更领先的算法,实现了“戴口罩”也能进行人脸核验。

最高级安全:

私人飞行

假如你对以上安全措施仍有顾虑,不妨在出行工具上选择卫生系数更高的私人飞机。数据显示,当乘坐商业航班时,乘客最多可接触到1045人,但如果选择私人出行,沿途接触到的人员最多为8个,这可以大大降低旅途中的感染几率。

与此同时,疫情下的私人飞行也进一步升级了清洁手段。在ACS,我们经手的飞机全都会配备足够的洗手液和口罩,并会在乘客登机之前,对机舱内部进行全方位消杀,包括扶手、座椅、安全带、百叶窗、机舱设备开关等。

参考资料:

1. 中国商务新闻网,疫情倒逼航空业加速技术升级2. 中国民航网,疫情之下,全新无接触式机场值机3. 中国侨网,法国巴黎奥利机场开始测试人脸识别登机系统4. ACS艾尔环球包机,私人包机与商业航班的社交距离对比

1.《[ACS艾尔环球包机]一次商务航班最多接触1045人,如何无接触飞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ACS艾尔环球包机]一次商务航班最多接触1045人,如何无接触飞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824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