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G7就是指工业七国集团。是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这七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组成的“俱乐部”,其首脑会晤被称为峰会。

1976年G7成立之时,它们是当时世界上工业体系最发达,经济总量最靠前的7个国家。它们成立的初衷及最根本目的是制定贸易,金融和市场规则,控制世界经济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后来又增加了政治和安全议题。在过去的一段历史中,它们曾一度规划了世界经济的方向,并近乎凌驾于联合国之上。

然而,在世界上一些新兴经济体取得长足进步和飞跃式发展后,G7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挑战。特别是二十国集团成立后,G7基于世界的作用越来越小,存在感越来越不足。因此有人将其形容为“鸡肋”和“没落的贵族俱乐部”。而在G7内部,彼此之间的诉求差异也越来越大,矛盾自然是越来越尖锐,使原本铁板一块的G7已经很难再愉快地达成共识。几乎每次峰会中都是吵吵嚷嚷,即使勉强达成协议,也多流于形式。而在秉持“美国优先”的特朗普上台后,更使G7峰会变成了内部角力的场所,甚至出现了特朗普拒绝在峰会声明上签字的尴尬局面。

拜登上台后,发誓要使美国领导力重新回归。具体的做法当然是想方设法弥补“特朗普主义”给美国与盟友之间造成的隔阂。也就在这种背景下,G7峰会召开了!尽管疫情仍然在世界各地肆虐,但拜登还是决定亲自出席这次峰会。因为美国已经等不起了,拜登必须尽快与各主要盟国领导人面对面的交谈,修补彼此之间的关系裂痕,力争达成共识,确保美国在西方国家的“老大”地位。为此,拜登带着“美国回来了”的宣言来到了欧洲。

尽管拜登的心情很急切,但由于傲慢的特朗普对盟友伤害太大,加之法,德,意等欧盟国家早已有了不过度依赖美国之心,所以,美国与欧盟,美国与G7其他成员,G7成员之间的成见导致拜登的“团结之旅”并不顺利,在一些美国想达成的议题上分歧过大,争吵尖锐。甚至在讨论时不得不将会场与外界的互联网联系中断,以逼迫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达成共识。

由此可见,G7内部的矛盾是严重的,争论肯定也是激烈的,他们自然无法兴奋,气氛也难免压抑,表情也是严肃的。不过,由于伊丽莎白女王二世的中途介入和插科打诨,反而使气氛骤然缓和了,这些欧美国家的领导人在英女王面前自觉或不自觉的迎合,反倒使G7峰会颇有了“欧美一家亲”的家庭聚会氛围。不过,日本首相菅义伟却有些尴尬,毕竟,日本不属于人家欧美“圈子”。

这次的G7峰会在英格兰西南部的康沃尔郡北卡比斯湾举行,作为东道主国的政府首脑,约翰逊自然占据了C位,讨论和谈判时也是在竭力撮合各方分歧,更基于英国与美国的特殊关系,约翰逊还要替美国充当说客,尽可能将讨论方向往美国希望的方向上引导。但即便如此,第一天的会晤并不顺利,法,德,意三国显然不愿意事事随着美国,特别是在遏制美国战略对手的问题上分歧较大。所以,在第一天会谈结束时的气氛很凝重,彼此为了大局还要强颜欢笑。而在这种情况下,英女王出来掺和了,而且使气氛发生了令人浮想联翩的变化。

尽管英王室早已几百年不问政事,但不可否认的是,英女王仍然是英国的国家元首。所以,在6月11日晚,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循例来到了G7峰会的会场,对来英参加峰会的其他国家首脑表示欢迎,尽管只是礼仪性质,但基于与会的欧美国家与英国的历史渊源,加之95岁高龄的女王的幽默调侃,顿时使这些国家领导人脸上的严肃收起,完全换了一幅画面。特别是当时的互动场面,使人忘记了这帮人之前还在搞“阴谋诡计”,一个个都似乎变成了“尊敬老人”的楷模。因此,有媒体评论说:女王的出现,使G7硬生生的开成了家庭聚会。

在合影环节,看着一个个不自然的表情,95岁的伊丽莎白女王二世突然调侃说:“你们是不是都要假装看起来很高兴的样子?”约翰逊赶忙接口道:“是的,当然,我们一直在享受,尽管表面上是这样。”随之,其他人大笑。气氛也不那么凝重了!

在互动环节,人们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在女王走动和打招呼期间,英国首相约翰逊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这两位小年青是不离左右,仿佛是女王的两个保镖。这不意外,因为女王是他们俩的直属领导;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在女王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边走边谈时,马克龙至少有三次作出了欲伸手搀扶女王的姿势,那份谦恭想来也不是装出来的;平时不苟言笑的默克尔在与女王交谈时,不仅站姿透着尊敬,而且是笑颜大开;本来,在这拨人中,拜登的年龄最大,美国的实力又最强,但是,在英女王面前,拜登也就没法倚老卖老了,同样表现出了毕恭毕敬的姿态。鉴于此,如果不考虑政治层面的话,还倒是真有点“家庭聚会”的感觉。

这些领导人之所以对女王表现出特别的尊重,而在女王掺和后,气氛更像是“家庭聚会”,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女王的高龄使他们不得不尊重。二是这些欧美国家多多少少都与英国或英女王有些历史渊源。在尊重女王方面,既有年龄原因,亦有职责的因素。比如拜登,尽管他已经78岁,但在95岁的女王面前,他毕竟晚了一辈。至于约翰逊和特鲁多,年龄上他们小了两辈以上,职责上女王是他们名义上的“领导”。

至于G7中这几个欧美国家与英国的渊源,其实都是能续上关系的。加拿大自然不用说了,因为直到现在,英国女王仍然是加拿大的国家元首。而美国,尽管在独立时曾有过战争,但却仍然是英语系国家,仍然是盎格鲁撒克逊体系。德国与英国的关系其实也很特别,比如说英王室,比如说盎格鲁撒克逊人,其实就是德国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的分支。而英王室与意大利的埃斯特家族也能扯上关系。至于法国,那就更不用说了,前一分钟会打得头破血流,而后一秒种就会“穿一条裤子”。所以说,它们之间均有文化或血缘上同根同源关系。它们能够聚在一起“干坏事”,并不仅仅是利益关系这一个因素。

谁最希望保留英王室?其实不仅仅是英国民众,英国政府同样希望保留王室。因为,只要有英王室在,就有利于英国政府在外交层面的斡旋。一来可以借此凝聚英联邦国家。二来可以有利于同欧洲大陆国家的交往。毕竟,英王室与很多欧洲国家都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比如在欧洲尚存的10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中,比利时王室与英王室同出一系。而英王室与西班牙,丹麦,荷兰,瑞典等王室也有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鉴于此,一旦遇到重大事项,英国政府总是习惯于将王室推出来助力。而这次G7峰会同样如此。

英王室这次出面G7峰会的阵容还是很强大的。在菲利普亲王去世后,这是英女王参加的第一场国际层面的活动,显然,英国政府和英王室都很重视。除了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亲自出面外,查尔斯王子夫妇,威廉王子夫妇也陪同女王参加了活动。等于说来了“三代王”。由此可见英国政府是多么渴望“存在感”。不过,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英王室的掺和,尽管是形式上的参与,但肯定也对聚合彼此的关系有点用处。说它们仿佛是“家庭聚会”也有几分道理。毕竟,从文化和渊源上说,也是“一家亲”,尽管为了各自利益时可能会背后“捅刀子”。但不可否认的是,更多的时候它们是一致对外的。

尽管英女王露面时的画面似乎很温馨,但毕竟只能是“昙花一现”。过后,该怎么讨价还价仍然会互不相让。再者,出现这幅景象时,日本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尴尬的。毕竟,日本是G7中的另类,作为亚洲国家的日本与人家欧美系八竿子也打不着渊源关系。不过,菅义伟还算是识趣,除了礼貌性的与女王打个招呼外,之后便似乎难见与这幅画面的“违和”场景了。

1.《[人生触底反弹wx]英女王出面使G7更像是一场“家庭聚会”,唯独菅义伟有些尴尬》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人生触底反弹wx]英女王出面使G7更像是一场“家庭聚会”,唯独菅义伟有些尴尬》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826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