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到20世纪早期,欧洲各国曾在全世界掀起了殖民运动。派遣大量海员、士兵出海探险,将比自己落后的地方收入囊中,使其供养本土茁壮成长。
整个殖民运动末期,历经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相继衰落,欧洲的法国、英国成为整个殖民秩序的主导者。但是一战、二战把他们打趴下了。新生强权美国、苏联以积极推进民族解放运动为由头,明着、暗着鼓动殖民地的老百姓揭竿而起。
英国被迫放弃了印度、马来亚、北婆罗洲、新加坡等殖民地,国家从主导世界的“日不落帝国”变成“小岛国”,别说主导世界,管好自己都是问题。
法国也掉了不少“肉”,丢掉了摩洛哥及阿尔及利亚。但是目前依旧保持着留尼旺、马提尼克、瓜德罗普、法属圭亚那、马约特共计5个海外省,以及法属波利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法属南半球和南极共计4个海外领地等海外领土。
这些海外领土的面积共计约有118869平方公里,跟法国公布的672834平方公里总国土面积相除的话,不难发现法国的海外领土在国土面积中占比高达17%以上。
而按照二战后殖民地独立浪潮的精神,法国这17%的海外领土单纯从法国殖民历史来看,是完全多出来的存在,法国的面积应该维持在672834平方公里减去118869平方公里的553965平方公里。
时代浪潮让殖民地应该独立,但是很多法国殖民地最终没有独立。法国可以保存如此多殖民地,最大的原因在于它做对了一件“对”的事。就是让殖民地的人,认同法国的文化,把自己当法国人。
至于法国人是如何做到的?很大程度上是心态想“对”了,英国人始终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主子,在大多数殖民地,都不太愿意和殖民地沟通,把殖民地当自己本土。仅仅只是把殖民地作为一个自己剥削的地方,不用投入将其建设成为英国本土一样的精力。
如此一来英国虽然得以用最低廉的成本,统治了自己遍布全球的广袤殖民地。但英国的做法所展现出来的弊端也很明显,殖民地当地人缺乏对英国本土的认同感,把英国本土单纯地理解为“掠夺者”,而这也是美国独立出英国的一个重要客观条件之一。
与英国相比,法国人的身段相对就要低很多,当他们去殖民一个新地方的时候,不是只是去掠夺,而是把其当作自己国土的一次扩张。实行的是中央直管以及文化“同化”政策。
具体手法上,当法国政府拿到一个新的殖民地之时,并不会任由当地土著或者是早期移民自己去建立秩序以及政府。法国国王早期就会直接派遣一个执政团队去当地“落地”法国政府,一般是由1名代表国王的总督带队,1名司法监察官以及若干基层行政长官作为队员。如此一来保证了殖民地和本土完全实时相连。
与此同时当法国进入18世纪末期,法国本土从国王制转变成共和国之后,为了贯彻所谓“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国精神,在对殖民地的定位上,逐渐摒弃将其作为附属国,积极推动殖民地就是法国本土的定位。
对于出生在法国殖民地的原住民或者移民后裔,法国官方在1794年的废奴法令中,明确说道:所有居住在法国殖民地的人不论肤色都是法国国民,享受宪法规定的所有权力。
在赋予殖民地百姓公民权利的同时,法国本土的司法制度、行政制度、教育体制在殖民地快速落地。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教育制度,大量法语课程在殖民地落地,只要是能进入学校的殖民地年轻一代,不论肤色都说法语,从小受到的暗示也是,我就是法国人。
从生活体验上来说,殖民时代的法国政府是一直在努力造就殖民地和本土感官上的一摸一样,没有差异化。
正是因为法国人相对更加强调一视同仁,当殖民地独立浪潮来临时,他得以保住了较大块的殖民地。而这正是“高卢雄鸡”被忽视的势力,“高卢雄鸡”版本不止欧洲那一块。
法兰西被称为高卢(Gallia),高卢人叫Gallus,而Gallus在拉丁语另一意思是雄鸡,所以法国人被称为高卢雄鸡。
1.《[袁载誉]国土约17%,是海外领土,遍布全球,被低估的“雄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袁载誉]国土约17%,是海外领土,遍布全球,被低估的“雄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828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