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6月17日讯】据美国媒体报道,华裔科学家、田纳西大学(University of Tennessee)前教授胡安明判决结果出炉。

此前陪审团在胡安明是否为了获得美国政府的研究经费,而隐瞒自己在中国的工作一事上陷入僵局。在为期六天的庭审中,双方各执一词。

检方称,专攻纳米技术研究的胡安明误导了田纳西大学和美国政府,因为胡安明虽然同时受聘于北京工业大学,但没有按照校方的要求在年度填表和申请终身职位的履历表中列出。从而导致田纳西大学在向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申请联邦项目经费时错误地认证了校方的这项申请符合有关联邦法律。据悉,美国政府于2011年立法,禁止NASA等机构为包括中国大学在内的中资项目提供研究资金。

对此,胡安明表示,他认为自己在北京工业大学的职位只是暑期工作,不符合美国学校的利益冲突准则,因此不需要披露。而胡安明的律师菲利普·洛莫纳科(Philip Lomonaco)在向陪审团总结此案时称:“他做的这份兼职工作,每年只有几周时间。根据政策,这份工作不存在利益冲突,他也不需要报告。”

据报道,联邦调查局特工库吉提姆·萨迪库(Kujtim Sadiku)虽然对胡安明的国家安全调查持续了三年多,但并没能提供任何有关胡安明是间谍或曾经是间谍的证据。

当地时间6月16日,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陪审团表示,无法就胡安明的三项电信欺诈罪和三项虚假陈述罪罪名是否成立做出裁决。

2018年11月,美国司法部启动了“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美其名曰为了应对外国安全和技术威胁的行动。然而,大多数的被调查对象仅仅因为一些文书失误或较轻的不当行为而遭到解职,并被提起严重的刑事指控。美国法律专家指出,以一个国家名字来命名的执法调查行动在美国历史上十分罕见。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在美中国留学生、华人学者和科学家仅仅因其种族、国籍或与中国的关联而受到调查的不公平待遇,这已经在华人社区造成了“寒蝉效应”。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因“中国行动计划”而被捕和调查的华人学者名单一直在增加。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表示,美国上届政府司法部门2018年启动的所谓“中国行动计划”,大搞有罪推定,人为设置年度办案指标,纯属政治操弄,违背美国自身倡导的法治精神,必将继续遭到美国各界有识之士的谴责和抵制。

校对:曹柏英

1.《[南方前沿]沉冤得雪!FBI诬告华裔教授是中国间谍长达三年,这下却尴尬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南方前沿]沉冤得雪!FBI诬告华裔教授是中国间谍长达三年,这下却尴尬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840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