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在头条上回答了一个“口琴好学吗”的问题,想起来这个问题也算是周经的问题了,不过很多人并没有从另一个教学去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来分析一下。如果你是初学者建议你看看也许你看到不仅仅一个答案,更是一种学习的思考方式。对了,如果你也有头条的账号,记得关注我们一下“天津低音Do口琴俱乐部”。

正文

“口琴合适自学吗?”

“口琴好学吗?”

“口琴容易吗?”

。。。。。。。

这类问题我们经常可以在各大平台看到。这类问题都透露着提问者可能存在的几种心态:

我希望在较少时间内掌握这个乐器 这个乐器的技巧最好是一说我就能掌握,练练就能熟练,在人前展示 并不了解这个乐器,希望过来人给自己一些鼓励和建议

而我们可以把这类问题归结为一个字“懒”。没有任何贬义的意思,人都是会 偷懒的,我也是如此。如果是一个会学习,较为勤奋的人。一开始对某个乐器感兴趣时就会上网查各种资料,了解乐器的作品(能达到的高度),各种技巧(练习的难易程度)等等。在此之后你将对这个乐器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再结合自己的学习目的和愿意付出的精力和时间,你就能够初步判断这个乐器对于自己来说是不是“好学”。没错,是对于自己来说,不同的人多于好学的定义不同,答案 自然不同。

那如何来评价一个乐器对于“自己”来说是否好学呢?

学习精力是否能够达到

乐器是一个十分吃功夫的东西,只要能被成为乐器,想在上面有所成就,哪怕是小成,都要付出相当的精力。那么你能够为这个乐器付出多少时间呢?

相关的乐理是不是了解

学习乐器,其本质还是在学习音乐,很多人都绕不开学习乐理。如果你对于基础乐理已经有所了解,再学习口琴甚至其他乐器时,你就会发现比别人进度要快一些。我有一个学生就是如此,他本身基础乐理就已经掌握了,所以在跟我学习口琴时,基本是一课时两节课的进度再学习。在这里强调一个概念不要把乐理等同于会看谱,那只是 乐理的一小部分。

乐感是不是好

很多人学口琴 进度慢,可能技巧不是阻碍他们的首要问题,倒是乐感阻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这里提到的乐感,我们先简单的理解为节奏感。比如唱一首歌,是否能够打准拍子。这个非常重要,对于节奏感不好的同学来说你会比乐感好的同学多付出很多时间。

学习特定乐器的先天条件

不同的乐器都有学习的一个先天条件,比如钢琴可能会看手指的长度等等。而口琴作为大众乐器是非常亲民的,基本没有门槛,只要能够持琴,能够正常呼吸就可以。所以当你觉得口琴不好学,入门难时,可能其他乐器你也会面临这类问题。

综上所述,如果你能正常呼吸,乐感也还不错,对于基础乐理都有了解,还有充足的精力去学习口琴。不用担心,口琴对于你来说肯定是非常好学的。

口琴是否可以自学

提问者提到了自学的话题,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很多人都觉得口琴十分简单,肯定可以自学。没错,口琴的自学确实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想学的顺利就不一定了。每一个乐器在开始之初都没有教材,前人都是自行摸索研究演奏方式以及技法。他们所做的就是“自学”。而这些自学出来的经验慢慢总结,验证,流传,记录就成了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教材。所以任何一个乐器你都可以考虑 自学,而这个时间以及你付出的精力你自己就可以想象了。越是历史悠久,技巧多样你自学的成本就会越高。口琴作为一个只有一百多年的乐器,其自学成本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如果你乐感不太好(跟一首歌能否跟上拍子),乐理知识不了解,建议还是找个老师指导一下,引你入门,这样能省你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你之前学过一门乐器,并且已经入门(用一个手指弹钢琴曲,这不属于入门)。那么你大可以考虑自学口琴,掌握基本的技巧以及吹出简单的歌曲都不是问题。

如果你的乐感特别好,一般歌曲跟着打拍子都可以准确跟下来,那么恭喜你,如果你会找资料,自学的成本也会相对较低。比如找到口琴的教材,自学基础乐理知识等。就好比如现在正在看我这篇文章的你,我觉得就很会学习。

如果你想找个口琴老师,我送你一个

口琴的选择与代表人物

当你开始问及口琴好学嘛时,可能你还不清楚口琴有很多的分类,而每一个大类的口琴都值得你付出很多时间去研究。所以刚开始你需要选择一钟口琴去学习。很多人在回答这类问题时都已经将口琴的分类说明了,而一般初学者主要考虑的是主旋类口琴:复音口琴,半音阶口琴,十孔口琴。具体的各个琴种的描述我不再赘述,大家可以通过搜素引擎去搜寻一下。

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思路是,决定学哪种琴,不要考虑其难易程度,哪种学好了都不容易,而他们的入门相对来说也不容易,毕竟口琴是一门乐器。要看看他们未来能够达到的高度以及每一类琴所擅长的乐曲风格。这个听起来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很多人望而却步,实际上并没有这么难。你只需要去找寻这类琴种的代表人物就可以看到这类琴未来可以达到的高度。节省大家的搜寻时间,我给大家介绍几位代表人物。

半音阶:(美国),,等等

点击相关人名,看名家具体介绍。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个代表人物,可以搜索我们低音Do口琴俱乐部的“口琴名家系列”文章。我们微信平台首页的上拉菜单有哈。

如何衡量付费教学和公益教学

关于这个话题可能太过于专业,不是每一位爱好者都感兴趣,我们在此不展开说,如果感兴趣可以搜索我之前发表过的一篇文章,是结合我们俱乐部这几年的经验所写,曾发表于大众音协口琴专业委员会的刊物《琴韵》中,如果是口琴老师的话,一定要看看,欢迎交流。文章的名字是《新形势下口琴教学与各项公益活动的探讨》

说了这么多,感谢你看完了。如果想跟着我们一起思考,记得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哈。

1.《口琴好学吗?你会思考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口琴好学吗?你会思考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