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如其所是。那些无足轻重的人,那些听任自己变得无足轻重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位置。——维·苏·奈保尔

2014年,布克奖,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裔英国作家V·S·奈保尔首度访华,亲自宣传自己于1979年发表,被盛誉为"最后一部现代主义的伟大史诗"的作品《大河湾》,中文版首发仪式,并与读者和评论家们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文学对谈,并借此度过了他82岁的生日。

奈保尔访华

这位出生于中美洲加勒比海英国殖民地的印度婆罗门家族的奈保尔,一生的创作,不管是惊艳绝绝的《米格尔街》,还是一系列的新式"游记",那种创新地把纪实、传记和评论合为一体的"旁观者"故事。

其实都指向一个如他这类生长于异国的作家精神世界里,化不开,道不明的无根"漂泊者"的身份认同焦虑主题。

尤其如奈保尔这位成长在殖民地的印度裔来说,第三世界,印度与英国,各种被赋予的"身份"让他始终如被裹挟的三明治一般,既难以摆脱,又无法被认同。

于是,他选择"旁观"。

是的,不同于石黑一雄的"无感"或者说是特意地隔离,奈保尔的"旁观"虽然看似是站在上帝视角的冰冷俯视,但其核心的深意,却是一种带着隐隐悲悯的一针见血。

就像他始终被诟病的对殖民地的"立场"问题一样,因为他在《效颦者》里的"笔刀"狠狠切入了一个关于殖民地"未来"及人们的观点——"憎恶压迫,惧怕被压迫者。",使得左翼人士称其为"前殖民地的背叛者"。

就像这部奈保尔于1965年造访非洲归来后的有感,而花费14年才写就的《大河湾》一样,他试图用一种感同身受又抽离俯瞰的"漂泊者"视角,去发现与探讨一段典型的第三世界国家"后殖民时代"的真实历史。

故事的浪漫性简介很有意思:

殖民者走了。国家独立了。萨林姆千里迢迢跑来到大河湾上的小镇,在这里呼吸的每一口空气和接触到的每一颗尘埃上,都似乎散发着梦想和未来的芬芳。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朝这里奔来,都像那满河的水葫芦朝小镇漫卷而来。水葫芦开着紫色的花,默默无语。但眨眼之间,萨林姆发现繁荣里总透着无边仓皇,无论他怎么挣扎,他永远是一个两手空空的异乡人,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可以回去的地方。只有水葫芦依旧在黑色的大河上默默无语。

但归结到奈保尔想表达的,或许只是一种"提出问题,但不给出答案,让读者自己去寻找,通过阅读找到本质"的互动探讨式故事,于是或许在《大河湾》的故事里,他留下的"命题"就是:

在那片"独立"后的丛林中,谁才是真正的"主人"(非洲人),那些被看做是"无足轻重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会不会,有没有位置?

殖民者走了,国家独立了?

后殖民时代的何去何从

《大河湾》的背景是"真实"的,那个旧称为"扎伊尔"一个葡萄牙语中代表"河流"的地方,今名为1960年从比利时殖民下独立的刚果,就是故事开始的地方。

在这个世界,时间让历史变得可靠,历史让政治凸显意义,政治让生活变得"多彩",而最终的生活,让我们被选择。

某种程度上,我们在历史上经历什么,会取决于"世界"的挑拣,生存还是毁灭,或许在人力的有穷尽中,只能被安排地按部就班。

但奇特的是,人这种脑与发达,富有幻想的"物种",在很多时候会"吊诡"地去坚定地永远相信,一个叫"未来"的东西,会相信它所延展的"文明"会胜利,且始终是辉煌的。

可是,事实上,这些的背后,看不到的地方,比如那片郁郁葱葱的丛林深处,那个代表着"国家、河流和货币"的非洲腹地刚果,却始终存在着一种被"毁灭"的,如夕阳西下后看不到"未来"的叹息"寂灭"意味,在奈保尔的笔下,叫做"虚无主义"。

这种表达,是需要一个作家拥有强烈的敏锐洞察力的,而一旦"使用",就是无尽汹涌而似无节制般倾诉的开始。

于是在《大河湾》的故事里,这片首次动乱后正处于恢复期的土地上,这个在非洲"异国"生活的百年穆斯林家族后人,却把"身份"遗留在时间长河中的移民者萨林姆,成为"后殖民时代"迈向期望未来途中的"局中人",也是无奈的见证者。

大河河湾处的内陆小镇,接受准岳父的小店,期望逃离自己所在的环境与文化的"萨林姆"们,以为可以寻找到一片让自我精神世界得以慰藉的精神家园,却无奈地发现,殖民者走了,但"我的国家"却依然没有踪迹。

摆脱殖民者后的混乱,被代表平民的"大人物"所掌控的"未来之家",仓皇的"独立",都让这位心怀欧洲梦,融合"公民、酋长、国王和革命家"血脉的非洲总统,显得如此滑稽。

既选择以暴力的方式毫不留情地去践踏和"完全"摧毁殖民者们留下的西方文明,却又不得不承认这种"先进",然后自我催眠般地改头换面去拙劣地模仿,试图用这种诡异拼凑的"非洲新文明"去建设独立后非洲的"未来",何其......

就像故事里"崇敬尊重非洲文明"的惠斯曼斯神父,关于小镇和欧洲人回归的先见性预言:

"对于未来,抱有一种很宏大的看法,他认为自己站在这一切的终点,觉得自己是最后一个也是最幸运的一个见证人。"

如果这片土地的历史,总是以"抹去"殖民屈辱的断裂方式去跳过历史的话,那么非洲的历史实际上就失去了一种延续生命的蓬勃,因为或许只有在西方文明的"加持"下,非洲的"未来"才能继续。

这其实和中国近代历史"民族虚无主义"的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因为诚然,我们近代的历史,就是一部屈辱的被侵略史,但是如果选择掩盖,断裂着跳过,亦或直接"遗忘"。

那么,于我们后续的数十年的不息奋斗到现在的崛起结果而言,将毫无意义。

是的,很多时候,尽管我们不想以这种方式为奋斗的"动力",但事实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挨打"是可以让我们越发进步的,虽然这个过程无比惨痛,但结果瞩目。

可是故事里,如积极的萨林姆,失望的革新派因达尔,新非洲人费尔迪南,以及选择龟缩"隐居"的马赫士夫妇等形形色色的人们,尽管各自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挣扎和反抗,但最终的结果,依然以失败告终,因为残酷的现实是——这是一个殖民文化无法重建的"寂灭之地"。

即使赶走了殖民者,即使独立了自己的国家,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仍然是被决然"排斥"的异乡人。

他们永远存在于时代的夹缝中,无根般地不知何去何从,就像一生都没有找到"终极答案"的奈保尔一样,是一种不灭的时代之殇。

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和葡萄牙人在混居

践踏还是拥抱?这是一个"问题"

其实一直以来,尤其是看奈保尔隐隐带着抹不去"印度式"的英文文笔,是很欣赏的。

因为他有别于骨子里傲娇带着"绅士"意味的英式英语的华丽,显得极其简洁而直白,进而连带着翻译过来的中文版,都有那么一丝清新的基调。

但遗憾的是,在《大河湾》故事的设计里,奈保尔没有过多倾注文学性,反而让故事回归到故事本身,以异常简单到略微拖沓的缓慢,甚至特地加入"对话"形式的深入探讨来试图呈现一种开放式的表达目的。

反而,让故事的节奏有点失去平衡,突兀和生硬的转折遍布,厚重的历史感和详实的地缘感甚至偶尔会让人突然抽离,好在这种"冲突、迁徙和矛盾"的历史题材,会增添不少特殊的乐趣。

在故事里,主视角下的萨林姆,是一位出生在非洲东海岸地区的印度裔移民,这里是一个由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葡萄牙人混居的地方,这种设定本身就很奈保尔式"无根"。

但在《大河湾》里,他更加极致,直接把"舞台"放置于一个无法发声的第三世界国家非洲的刚果,而不是自己现实被宽容接纳且可发声的英国。

于是,存在于故事里的人们,带着这种天然的自我认同矛盾感,与现实的摩擦就更加剧烈,其中最突出的或许就是阿拉伯人。

中世纪时,伊斯兰文明高度发展,让阿拉伯人开始走向世界,几乎充当了当时的"世界行商"的角色,于是有记载的"最早"定居在这里的阿拉伯人选择与当地人通婚,并安定繁衍下来。

但经过几代更迭之后,不管是他们的肤色还是伊斯兰的宗教身份,都被渐渐冲淡。

所以后续近代列强野蛮入侵这里时,他们就似懦弱地丧失了祖先们的英勇,变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被迫边缘化,黯然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而留下的,或者说在这片土地上"原有的人"就变得极其复杂。

因为他们原有的原始部族体系已然被殖民者的入侵,而毁灭殆尽,或者说是被"先进"的历史进程给裹挟着向前,再也无法回到过去。

但当一切都过去了,成功地赶走了殖民者,开始重新收归"自我",独立的时候,却发现一切都变得不可控起来。

是的,在《大河湾》的时代里,非洲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殖民体系的粗暴瓦解,让他们不得不面对接下来"必然"的种族纷争和不可避免的屠杀。

那么这些本就世世代代成长和居住在这里的"外国人"们,自然变得不安,甚至陷入绝望,践踏还是拥抱"新非洲",就成为他们最大的困境。

就像试图寻找精神家园的印度裔萨林姆一样,没错,印度是他的祖国和故乡。

但是上数数代他的家族和他,与那个地方是相隔着几百年的"分离",即使知晓,但他也永远无法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精神世界的归属感。

而另一面是他家族世代居住的非洲,那个称之为"家"的地方,却随着"后殖民时代"的到来,而开始视他为"外人",于是他走出去了。

其实这段经历就是奈保尔自身的现实投射,只不过,他得以被包容,而故事里的人们,却无法逃离。

这种感觉,或许就是奈保尔终其一生想逃离的心声,被他倾注在自己的大部分作品里,不断地上演着一场又一场关于祖国、民族和自我身份认同感的巨大无解纠缠。

他说:

"离去,有时候是一种遗弃。离开,是对某地和当地人的一种评判。"

照应现实,就像我们说的"用脚投票"。

是的,如今大部分在北上广漂着的人们,尽管会思乡,甚至一度怀揣着"乡愁",但自己很清楚,大部分人一旦出来,就回不去了,故乡,永远只能用作思念而已。

奈保尔最后的心声其实是:

"我们(非洲人)从未想过为外部世界作出贡献,于是内外皆失。"

于是,放眼望去,世界真的很大。

除了故乡、部落、种族和国家,其实还有很广阔其他世界,更有全人类的芸芸众生。

写在最后:

其实《大河湾》的精彩之处,真的不是故事,而是一种带着自我解构般的夹叙夹议的洞察,以及他理解的"后殖民主义时期"的思考。

而千人千面的阅后"答案",就是《大河湾》最有魅力的呈现。

1.《[长了鹿角的兔子]《大河湾》:殖民者走了,国家独立了,依旧是两手空空的异乡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长了鹿角的兔子]《大河湾》:殖民者走了,国家独立了,依旧是两手空空的异乡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860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