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李曦子

  1999年,欧元的诞生改变了货币发行与单个国家主权紧密相连的传统。20多年来,欧元已变成国际货币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区域货币合作和货币一体化的典范。

  近几年,南方共同市场的四个成员国以及大洋彼岸的西非国家都在加紧推进实施统一货币。

  当地时间6月19日,西部非洲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下称“西共体”)在加纳首都阿克拉举行峰会。

  西共体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卡西·布鲁(Jean-Claude Brou)在会上宣布,西共体15个成员国领导人已就重新修订的路线图达成一致,希望2027年在该地区启用单一货币促进贸易和经济增长。届时,将取代目前在西共体中8个国家流通的西非法郎和另外7个国家各自使用的货币。

  西共体原计划在2020年至2021年发行单一货币,但因新冠疫情被推迟。依据新修订的路线图,各成员国将在2022年至2026年期间执行新的货币趋同协定,于2027年启用名为“ECO”的单一货币。

  欲复制欧洲一体化

  西共体是一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75年5月28日,以加强区域一体化,促进成员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合作为宗旨。

  委员会总部设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目前共有15个成员国,人口3.85亿,占非洲总人口近三分之一,是西非地区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

  其中,贝宁、布基纳法索、几内亚比绍、科特迪瓦、马里、尼日尔、塞内加尔和多哥这8个国家使用的是与欧元挂钩的西非法郎,固定汇率为655.96西非法郎兑1欧元,此外,这些国家需要把50%的外汇储备放到法国国库。而佛得角、冈比亚、加纳、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几内亚等7国虽均有各自货币,却无法实现区域自由流通。

  从1994年开始,西共体开始尝试区域货币一体化计划,但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货币一体化进程步履维艰,在2003、2005、2009、2015、2020年遭遇挫败。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祝鸣博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历史角度来讲,西非原来是英国与法国的殖民地,主要分法语区和英语区两大块,所以他们的语言和金融体系在很多方面是较相通的,本来就有一定的金融合作基础。西非很多国家与欧洲关系紧密,他们看到了欧洲一体化的好处,各国联合起来有助于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西非一些国家从经济体量来讲,比欧洲一些国家更小,如果不联合起来的话,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只会越来越落后,所以他们联合自强的这种愿望,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就被一些国家提出,一些西非国家领导人甚至提出整个非洲都应该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祝鸣说。

  有经济学方面专家认为,发行统一货币,好处是可以通过外部约束作用,迫使所有成员国加强自身的货币及财政纪律,有效稳定国内货币,防止出现货币随意贬值及恶性通货膨胀问题;可以降低区域内货币兑换的交易成本问题,促进区域内贸易;发行独立统一货币,能部分摆脱对法国依赖,并通过合作加大西非相关国家的整体说话声音,提高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在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国际业务部主权分析师于嘉看来,发行单一货币的目的是通过统一货币体系的建立,推进西共体内各国在贸易、工业、运输、能源、货币和财政问题以及社会和文化事务等方面的合作与发展,有利于提振西共体的国际分工参与,从而消解地区经济的脆弱性和依附性,并推进非洲大陆的进步和发展。

  “这是对西共体成立初衷的顺应,也能一定程度上抵御疫情暴发以来美联储多轮放水下新兴经济体产生的输入型通胀,短期来看,可助力地区疫后贸易和经济恢复。长远来看,对消解南北经济关系结构僵化、摆脱长期以来英法两国作为原宗主国的影响具有正面作用。”于嘉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此外,祝鸣认为,统一货币最直接的好处首先是促进内部自我造血的功能。“推进区域一体化涉及到大量的跨境贸易,如果将大量的钱花在外汇兑换手续费上,利润将减少。当年欧元的推行,很大目的就是要降低这种有形和无形的成本”。

  难达“硬指标”

  西非形成统一货币后将成仅次于欧元区的统一货币区。

  “作为地区性的金融统一货币,欧元是最早也最成功的。但非洲的情况有特殊性,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经验。”祝鸣说,欧元发行之所以成功,根本原因就是当时法国和德国充当了联合发动机的作用。各国政府分工非常明确,达到了完美的效果。但是在西非国家中类似法德之间的工作组合关系还没有出现。尽管尼日利亚占西非GDP的70%,但其工业基础不是最发达的,经济体量大但质量不高,他与西非其他国家无法建立起类似于法德之间类似的经济合作关系,充当发动机的作用。

  于嘉表示,虽然西共体于1975年就宣告成立,但该共同体并不具有超国家性质。《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体条约》构建了共同体的体制框架和目标,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协同发展,西共体也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法律和协定,但由于各国意识形态的分歧以及多重会员身份的限定,西共体长期以来缺乏强有力的后盾来保证各成员国切实促进地区合作,其实施的经济一体化机制具有内在软弱性,加之成员国经济结构相似,彼此间缺乏经济互补性,而科特迪瓦等旧法属殖民地国家对西非大国尼日利亚主导经济抱有一定的危机感。共享主权的政治意愿并未能让成员国间加速产生横向联系,在贸易自由化的号召下,人员、劳务、资金的自由流动取得的进展较为有限。如何突破经济低水平发展的限制、实质性推进西共体共同发展环境的建设,始终是共同体必须解决的问题。

  此外,祝鸣表示,西非国家经济普遍比较脆弱,从过去十几年统一货币历程来看,失败的原因都是很多国家达不到共同发行货币的硬指标。

  在2001年,西非经济共同体仿照欧盟的欧洲货币机构(EMI)成立了一个货币管理领导机构——西非货币机构(WAMI),主要职能是监督和评估成员国对宏观经济统一指标的执行状况,为建立货币区中央银行作准备。该组织原定于2003年1月发行单一货币。

  根据当时的要求,加入该货币区必备的四项宏观经济标准是:通货膨胀率控制在1位数;包括赠款在内的财政赤字占GDP的4%以下;向央行融资的额度控制在上一年税收总额的10%以内;外汇储备相当于支付3个月进口金额。

  2014年7月份,在西非经济共同体国家央行行长第三十一次委员会会议上宣布,由于西非经济共同体国家未能遵守趋同标准,在联盟体内部实行单一货币时间表将从2015年推迟至2020年。而去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计划再次推迟。

  或引发短期震荡

  虽然发行统一货币会给西非国家带来诸多利好,但经济学专家指出,发行统一货币后很难保证现有的秩序打破后,新秩序能迅速稳定和有效建立,往往容易导致短期内的不稳定,且并不能完全摆脱外部势力影响。

  “首先,该经济区工业基础薄弱,并且参与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国家间贸易数量有限,经济结构有较大的趋同性,这使得单纯的货币统一化收益不大;其次,原来在8个国家使用的西非法郎制度,也是一项有力的金融纪律措施,它为稳定该地区通货膨胀带来了实际好处。至于其他国家使用自己货币,实际上也符合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一旦八国废弃原有的西非法郎体制,打破已有惯性,其他使用本币的国家也忽然开始使用统一货币,在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且国家间的合作没有实现深度整合的情况下,有可能引发短期内震荡,其长期影响也很难预测。欧盟2009年主权债务危机的例子就证明,没有实现财政政策的货币统一会有风险。”上述专家称。

  祝鸣认为,西非发行统一货币对世界经济直接影响不会太大。因为整个非洲经济实力不足,占全球外贸比重很低,这更多的是一种趋势的影响。从政治启发上来讲,可能有一定的探索作用,如果西非摸着石头过河成功发行统一货币可能对第三世界国家推行共同货币提供经验带来信心。

  于嘉表示,西共体发行统一货币的计划可视为其作为共同体对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困难的尝试性应对,有助于重新唤起引起国际社会对该地区疫后发展状况的关注和重视。考虑到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日益增多,此次东道国货币体系的统一体现了西共体加强内部整合的努力,有利于促进中资企业与非洲各组织的交流,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国对西非地区贸易和投资的风险。

1.《[金融界]复制欧元模式?西非15国也想统一货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金融界]复制欧元模式?西非15国也想统一货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862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