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会国际部应邀参加2021年难民署亚太地区与非政府组织的年度磋商会 | 关注气候变化和难民署气候行动战略框架

来源/联合国难民署

2021年6月下旬,应联合国难民署的邀请,中国绿发会国际部应邀参加2021年难民署亚太地区与非政府组织的年度协商会。

此次会议的大背景:向被迫流离失所者提供适当的医疗保健并维持他们的社会和经济福利,对东道国和国际社会构成挑战。到2020年中期,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有420万难民、330万境内流离失所者、20多万寻求庇护者和回返者以及230万无国籍人。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COVID-19大流行加大了确保将被迫流离失所的人口纳入国家系统的必要性。大多数国家很快将难民和寻求庇护者纳入公共卫生对策。联合国难民署和民间社会还主张将流离失所者纳入国家疫苗接种计划。尽管作出了这些努力,但这一流行病加剧了难民在教育、生计和社会安全网等其他方面已经面临的排斥。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分担责任和全球团结,以应对COVID-19的社会经济影响,这符合《全球难民契约》的原则,即分担负担和责任的原则。该流行病带来的全球挑战,需要国际合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合国难民署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局与亚太难民权利网络和国际志愿机构理事会合作,组织了此次2021年联合国难民署与非政府组织的区域磋商会议。会议的主题为,“COVID背景下难民的社会经济融入”。2022年与非政府组织年度磋商的全球主题将是“本地化”,这一主题将作为一个独立会议纳入区域磋商。

此次会议在6月下旬举办,持续多日。尤其值得关注的是,6月25日下午将举办“气候变化和难民署气候行动战略框架”的专题会议。

气候变化是对地球上大多数生命的生存威胁,尤其是对人类生命的威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动用一切资源来、建立紧迫感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限的自然资源,如饮用水,在世界许多地区可能会变得更加稀缺。农作物和牲畜在气候变化的“热点”中挣扎着生存,那里的环境变得太热、太干或太冷、太湿,威胁着生计,加剧了粮食不安全。

人们正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包括难民、国内流离失所者和无国籍人,其中许多人生活在这些气候“热点”中,他们通常缺乏资源来适应日益敌对的环境。许多人还因气候变化和灾害被迫背井离乡,或者为了生存而搬迁。新的流离失所模式和对枯竭自然资源的竞争可能会引发社区之间的冲突或是以前存在的复合脆弱性。“强迫越境流离失所可能源于气候变化与冲突和暴力的灾害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仅仅源于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任何一种情况都可能引发国际保护需求,”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菲利波·格兰迪说。

难民署气候行动战略框架规定了难民署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紧急情况的参数,这些参数将通过在区域一级与国家业务部门密切合作,并与受影响社区、东道国政府密切合作,制定针对具体情况的行动驱动计划来执行,联合国国家工作队和其他利益攸关方。该框架支持根据《全球气候变化公约》、《全球安全、有序和正常移徙契约》和《在灾害和气候变化背景下保护跨界流离失所者议程》作出的与气候变化、灾害和环境退化有关的国际承诺,并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若干目标保持一致。

据了解,通过此次会议的举办,预期将提高对难民署气候行动框架的认识。会议将讨论如何实施该框架,并确定与亚太地区非政府组织的合作领域。中国绿发会国际部代表将参加会议,并后续将在“绿会融媒”——环境创变者和第一信息源——第一时间分享。

(会讯仅供参考)

整理 | Linda

编|绿茵

1.《[中国绿发会]绿会国际部应邀参加2021联合国难民署亚太地区与NGOs年度磋商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绿发会]绿会国际部应邀参加2021联合国难民署亚太地区与NGOs年度磋商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866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