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下疫苗接种破10亿剂的壮举,这令其他很多国家都备受震撼,但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的不解,因为就接种数量来说,中国当前的成就几乎比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高,其他国家都早早要求恢复经济,为什么中国的接种都这样了,还不放松呢?

德国媒体搞不懂

据《澎湃新闻》报道,德国的《法兰克福汇报》在内的一些媒体对于中国疫苗接种过10亿次的壮举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个数字几乎占据了当前全球疫苗接种的一半,然而即便如此,中国始终都还没有放松防疫限制。于是德国媒体对此表示不解,搞不懂一个接种速度远超全球其他政府的国家为何还不愿放开,甚至于中国可能会将严格的边界管理措施扩展到2022年下半年,仅有可能在少部分接种率达到80%的地区进行试点。

为什么不放松?

德国媒体在报道中认为,中国对于疫情的“零容忍”是主要原因。这点从去年一年多来,中国对于零星病例采取的态度就能看出来,一有风吹草动就不遗余力地大范围检测,甚至包括正常的出行、航班等都给抗疫绕道。德媒总结称,中国的标准是任何新的感染病例都不能有,而且这一防疫措施也受到绝大部分民众欢迎,所以才不会选择放松。

不过从国人的视角看,不放松警惕的目的是不给病毒任何感染机会,这没问题,但原因并不止这一个。早在近20年前,中国已经经历过一次类似的事情,对于疫情可能导致的危机记忆犹新,实际上当前的西方国家虽然在加速推进疫苗接种,但各项研究和事实早已说明,病毒在不控制感染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发生变异,德国这些媒体的思路明显是共存和接种同步进行,而经济恢复是首位。

但中国不同,新冠已经用大规模的传染说明了,共存的可能性并不高,由于随时会发生变异,更无法预测疫苗的有效性,所以必须选择最快速度进行控制,等到足够多的人构建出免疫屏障后,才有彻底避免感染爆发的可能。

放松和经济恢复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媒体指出,当前很多西方企业对中国始终不放松的行为表示出了一些不满,尤其是入境后长期的隔离措施,这对业务和经济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威胁,毕竟中国正在逐步成为全球经济的重心,很多企业都想着进入中国市场,但防疫措施却是个“拦路虎”。

不过很多企业想必也没有注意到的是,其实也正是因为中国果断的防疫措施,才有可能成为全球各国企业的“避风港”,一旦中国出了问题,那么全球经济恢复就更别想了,所以当前的不放松也是在对全世界其他国家以及企业负责。没人知道放松后可能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去年最初始的毒株已经令我国不得不“壮士断腕”,用长时间的停摆来换取高速恢复和发展,要是德尔特毒株再扩散一次,问题的严重性很可能远超想象。

而且就经济恢复的情况来看,中国在疫情爆发后很快选择采取“内外双循环”的发展方式,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发展正在逐渐转变为以内部循环为主,而且由于产业链的完备,在绝大多数时候,中国都能够做到控制进出口检验检疫并同时保证国内正常运转,所以在危险还没有解除的当下,没有放松警惕的必要。

中国为全世界供应疫苗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当前疫情的控制显然不应该仅仅依靠疫苗来进行,但鉴于很多国家的经济恢复需求,又不得不面临这样的困境,这就要求他们加快疫苗进口和接种,与疫苗的感染速度来对抗。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理所应当拉高产能为全球各国提供疫苗,而且考虑到一些富裕国家囤积疫苗的行为,中国的疫苗供应显然成了很多中小型国家抗击疫情的必要途径,同时,包括口罩、防护服在内的物资也多少需要中国来供应。

而为了保证疫苗供应,自身国内不能出现感染显然也是必要的,不然一旦出现企业停工,那么就不仅是中国会出现利益损失,与中国有贸易联系的国家显然都会面临问题。当前我国已经为一百多个国家出口以及捐赠了3.5亿朝上的疫苗,将来还会有更多。

抗疫和经济不能兼得

德国部分媒体不理解中国的做法,本质上还是因为其相信抗疫和经济发展能够同时进行,但实际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新冠会带来劳动力的缺失,从而导致生产被不断压缩,当前全球范围内的芯片荒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两者本身就是不可兼得的。如果想要经济长期平稳发展,尽早将疫情控制到最低限度甚至是零容忍是必要的,否则即便能够短期坚持,长期来看可能会面临更加严重的危机。

1.《[中华青年正能量]疫苗接种破10亿剂!德国媒体搞不懂,都这样了,为什么还不放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华青年正能量]疫苗接种破10亿剂!德国媒体搞不懂,都这样了,为什么还不放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880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