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不管工业跟科技有多先进,农业始终都占据着核心地位。民以食为天,没有哪个人是可以不吃饭的,而粮食都是从土地上耕种得来,但不是每个国家的每个区域都适合耕种,这关键还要看生态环境跟土地资源好不好,适合不适合耕种。

就拿我国来说,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气候就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从几千年前来说,我国就已经是个农业大国了,农耕文明也是从古代就一直流传下来的。放眼全世界,几乎是每个国家都适合耕种,可为什么唯独非洲人还会吃不上饭呢?他们又为何不愿意耕种呢?原来啊他们的底气都在地上。

非洲特产:香肠树

非洲人之所以会常年吃不上饭,原因有二:一是香肠树与猴面包树的生长,二是非洲人的懒惰的太多。首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香肠树,香肠树难道就是挂满香肠的树?差不多,香肠树跟它的的名字一样,果子长大后就像是香肠一样垂在树上,有点像我国的丝瓜。

香肠树在非洲遍地都是,树高为六到十二米,成熟后的果子一个接一个长在一起,垂在树上,无论是从形状上还是长度上都像极了香肠,所以取名为“香肠树”。香肠树的果子一个能有十斤左右,吃到嘴巴里有一点点甜,口感还不错,这是因为里面很多淀粉。

像我们日常吃的大米或面都是含有很多淀粉的,对于非洲人来说,既然香肠树也有淀粉,那干脆就把它当作主食来吃,有的还会用香肠树的果子制作酒水。不仅如此,香肠树本身非常耐旱,果子熟不熟味道都一样。

香肠树的发现对于非洲人民来说,是最伟大的食物之一。我国也曾经在国内寻找过,后来在海南省与广东省发现过差不多的香肠树,就是不能食用。

非洲特产:猴面包树

这第二种本土农作物就是猴面包树。猴面包树生活环境特殊,只能在热带地区有,这种树喜欢太阳耐旱能力也比较强,对土壤也没什么要求,不管土地多贫瘠都能生长,跟香肠树一样,都可以作为主食来吃。

猴面包树,会不会是猴子吃的面包?亦或是一种面包形状的树呢?这可跟香肠树不一样,猴面包树的果实通常为二十五到三十厘米的椭圆形果子,里边含有大量的淀粉,吃这种食物的时候,需要先烤一下,把烤过的外壳剥开里边的果肉就像面包一样,酸酸甜甜十分松软。

猴面包树的产量非常高,每年一颗猴面包树就能长将近二百颗的果子,不光是果实能吃,像猴面包树的叶子跟茎都能吃,吃树叶能达到下火退烧的作用。除了果实跟树叶,猴面包树的树皮还能做成绳子或织布,还能制成水桶或窑洞,不管是住人还是放东西都能用五十年左右,把树干里的水分空出来,还能做成纸浆,总之,猴面包树浑身上下都是宝贝,不夸张的说,一颗这样的树能养活两个人。

那么有人就好奇了,这种树用完怎么办?这是不可能的,猴面包树跟香肠树一样,生命力特别顽强。把种子撒到地上,什么都不用管,就能长得遍地都是,这也是为什么非洲人不想耕作的原因之一,只要撒个种子就行了,多省事,不像其他的农作物又是施肥又是浇灌。

自身懒惰,看不起耕种

非洲人不愿意耕作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懒。不管是哪个国家,农业发展必然是重中之重,没有农业还谈什么工业发展呢。非洲这么贫困落后,跟农业有很大的关系。根据资料,非洲的粮食品种高达上百万,像大米、小米、小麦等农作物非常多,还有棉花、烟叶等可以卖钱的经济作物。

除了农产品,非洲的矿产资源也很富饶,所以在最早的非洲人心里,自己家的东西都这么多了,用都用不完,还开垦土地干什么呢,长时间下来就形成了懒惰。以前非洲人口没那么多,等到社会进步了人口也大幅度增长了,不停地吃老本只会越来越贫穷,所以才会出现常年吃不起饭的情况。

非洲人民贫困是真的,懒惰也是真的,饭都吃不起了还要继续懒惰,所以情况就变得越来越糟糕。其实吧,论自然条件,非洲也不差在哪,很多地方都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产,我国还把小麦水稻带到非洲研究过,效果都很不错。说白了,就是非洲人的传统意识害了自己,对他们来说,耕种是世界上最落后的事情,真的就是从骨子里讨厌农业。

结语:

说了这么多,问题很明显,非洲贫困落后都是他们自己作的,如果没有一开始没有丰富的资源,估计他们早就撅起屁股努力干了。除了懒惰,他们最应该知道的是自然资源早晚有一天会用完,只有靠自己生活才能变好。

参考文献:《山海经》《非洲研究》

1.《[贵强说历史]非洲人经常吃不饱饭,为何不愿意种地?看他们树上长得啥就知道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贵强说历史]非洲人经常吃不饱饭,为何不愿意种地?看他们树上长得啥就知道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910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