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近十年来财政(仅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本告别了两位数高速增长,而财政支出逐年攀升,财政收支缺口总体呈现扩大趋势,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大。

2020年受疫情冲击,财政减收扩支,收支缺口达到6.27万亿元历史峰值。那么,“十四五”时期财政收支缺口将呈现怎样的趋势?

近期,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发布财政蓝皮书《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21)》(下称《报告》),对“十四五”时期财政收支做出预测。结果显示,除了受去年低基数等影响,2021年财政收入增速显著提升外,“十四五”期间财政收入增速继续放缓。但财政支出仍保持一定增长,平均财政支出增速将在7.5%以上。

相比于2020年,《报告》在不考虑改革的情形下预测,2021年财政收支缺口会缩窄至约4.7万亿元,但此后几年缺口规模将呈扩大趋势,2025年预计达到约10.7万亿元。

财政部部长刘昆去年曾撰文指出,今后一段时间,财政整体上面临减收增支压力,财政运行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去年底也公开表示,从中长期来看,受疫情冲击、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以及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预计未来五年我国财政收入总额将呈低水平运行势态,而财政支出压力仍然较大。财政困难不只是近期、短期的事情,中期也会非常困难。

为了避免财政收支缺口过大,《报告》认为,“十四五”期间需要加大力度,增收减支压缩财政赤字。

从收入端来看,《报告》建议,选择有利于税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在降低税费的同时扩大税基,稳定财政收入。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比如提高金融类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增加非税收入。

“十三五”期间减税降费规模高达7.6万亿元,中国宏观税负有了明显下降,2020年小口径宏观税负为15.2%,在世界经济体中比值最低。今年中央明确稳定宏观税负,多位财税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宏观税负再下降财政难以承受,因此稳定宏观税负有利于财政可持续,也有利于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提升民众福祉。

从支出端来看,主要是继续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削减压缩一般性支出,缓解收支矛盾。

当然,缓解财政收支矛盾,还可以从另外两本账——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中调入部分收入。

《报告》认为,考虑到“十四五”期间土地出让收入增长有限,专项债务偿还压力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对一般公共预算的支持力度可能会减小。未来财政收入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依赖程度会加大。另外提高国有股权划转社保基金比例,加快划转进度。

政府拥有庞大的存量资产,按照专家测算,这笔资产维持在百万亿元水平。《报告》认为,“十四五”期间,政府存量资产将在支撑中国财政空间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增收减支后,还存在的财政收支缺口,则需要靠发债来弥补。目前中国政府负债率(2020年为45.8%)低于国际警戒线和主要经济体,但其中地方政府债务率逼近警戒线,隐性债务风险较大。

《报告》认为,如果在改革的背景下,“十四五”期间财政风险和财政空间会发生变化。比如,在继续采取举措降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下,财政空间将具有更高的可持续性。

1.《财科院报告:2025年财政收支缺口或突破10万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财科院报告:2025年财政收支缺口或突破10万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927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