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那位声称:"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的李敖先生谢幕了。没有突破中国人七十三,八十四的大限,也算是寿终正寝。我没有机缘亲眼目睹过李敖当头断喝的风彩,自然不敢妄加评品。但是,如果仅凭感觉就冒然断定对一个人的印象的话,总觉得与司马南、孔庆东、方舟子这些网络红人有上那么一拼。尽管李敖远比以上三位大神式的人物模样周正,皮笑肉不笑起来,至少看着比司马南、孔庆东和蔼可亲,肯定不失为正人君子。据说,李敖全集可高达85册,近三千万字,那是绝对著作等身。但坦白地说,目前,本人还没阅读过一册。总觉的用赵本山宋丹丹小品《月子》形容:全当厕所手纸,最最恰如其份。因为,这既没有满纸荒唐言,也没有一把辛酸泪的文字垃圾,既没有学问,也没有做学问的人精神。

这五百年来白话文中独占鳌头的李敖走了,或许命中有某种冥冥注定,大概就是缘分,就在李敖魂去天国的时分,我叩开了"思想狂人""哲学乌鸦"黎鸣先生的房门。这是北京一处普通再普通不过的民宅,房间不大。汗牛充栋的书籍填满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都让人担心会将这并不是多么坚固的楼板压塌。已经年届七十有五的黎明老先生与夫人生活在书的世界里,怡然自得,有点像晚年的蒙田。和其文章中激烈的观点完全相反,黎鸣先生没有让人想象的那么桀傲不驯,反正温温而雅,雅量高致。尽管,老先生本人可能从心拒绝或对抗一个"儒"字,然而中国文化传统所形成的精神气度,若非一个"儒"字,又怎么去把握或涵盖呢。尽管,老先生尚道,认为老子是全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但是如果"仙风道骨"去喻之,显然有失偏颇。因为,中国知识分子最高的境界,就是士或君子,也是大儒精神。

我极度赞同黎鸣先生认为老子是伟大的思想家,这一观点。因为无论从西方哲学角度,还是现代中国之角度去分析或理解,老子的思想既有世界观、也有方法论,既有逻辑思维,也有辩证思维,某种程度上讲,似乎好像随着你的理解,而与时俱进,特别是西方哲学日渐走进死胡同的今天,其真理的光芒,更日渐明显。

饶宗颐先生曾引用波斯彦语,中国人是两只眼睛看世界,西方是一只眼睛看世界,试图说明东西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只是我现在还没有真正弄明白其中的高妙之处。而黎鸣先生却坚持认为儒家文化,让国人几乎都变成"独眼龙"了,这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总算我还算是一个无知无畏的人,又正恰逢近日读书倍感困厄,所以,也就无知无畏全盘托出,予以请教:

一,老子时期,为什么没有像释迦牟尼那样,也形成自己的宗教,如果形成了又该是什么样子?尽管道教也奉老子为太上老君,客观地讲道教思想与老子思想相比确实相形见拙,决非十里八里之差距。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而今天之中国"道"之弘扬,又需要什么条件?

等等等,在思想狂人黎明老师面前,其实,还有许多疑问想寻找答案,恐怕一时也没有答案。我喜欢黎鸣老师的执着与那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牺牲精神,在这一点上与那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谭公嗣同先生颇为类似,有时候,敢于捍卫真理,并不是那么容易。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中国"道"之弘扬,需要有黎鸣老师这样的坚持,就像鲁迅所说的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希望。

楚水:画家,书法家,诗人,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神州》杂志社编委会主任。

1.《兹游奇绝冠平生 --印象"思想狂人"黎鸣先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兹游奇绝冠平生 --印象"思想狂人"黎鸣先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20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