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简介
他当过兵、打过仗,是一位从朝鲜战场上走来的三等甲级伤残老兵。他带领村民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将昔日的荒滩村发展成江苏省苏州市首富村。他今年81岁,有着59年的党龄,在村支书岗位上一干就是36年,至今仍奋战在新农村建设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军人和共产党员的执着追求。他——就是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党委书记、江苏永钢集团名誉董事长吴栋材。
三十多年来,吴栋材扎根永联,开拓奋进,勇创大业,将一个仅投资30万元的作坊式小厂建设成为年销售收入达320亿元、利税20亿元的大型联合型钢铁企业,促进了一方经济更好发展;他心系百姓,一心为民,建设了一个现代化新村庄,让万名群众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他勇于创新,积极实践,形成了一套共建共享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子。他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创业之星”、“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功勋人物”、“CCTV2007年度十大三农人物”、“十大杰出村官”等称号。永联村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文明村”,连续两次被树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吴栋材的变:敢破敢立、善抓机遇
永联村,1970年在长江边上围垦建成。1978年,打过铁、打过仗、种过田、经过商的吴栋材受上级委派,来到这个当时张家港最小、最穷的村任第5任党支部书记。
到永联村之初,敢破敢立的吴栋材点燃了这个全县最小、最穷的村庄脱贫致富的希望。他破除传统思想的束缚,敢闯敢干,誓言挖掉“穷根”。当年底,他打破“以粮为纲”的禁锢,带领群众在冰天冻地中挖土5万方,开挖50亩低洼地养鱼,1979年底 永联群众就第一次获得了年终分配。
80年代,永联村办起了水产养殖业,图为吴栋材查看水产养殖情况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吴栋材认识到要真正脱贫致富,必须走“以工兴农”的发展道路。他找木匠,请漆匠,叫来泥瓦匠, 因陋就简,先后办起家具厂、水泥预制品厂、枕套厂等七八个小型加工厂,逐步改变了永联贫穷落后的面貌。村集体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吴栋材又开始实施更大的发展抱负。
1984年春,他筹措30万元资金,带领一群“泥腿子”办起钢铁“大工业”。由于经济基础差,条件不足,永联轧钢厂创办之初不被人看好——办生产许可证,冶金部门主管批复:无米之炊,不予批办;流动资金不足想贷款,银行负责人说:除非你轧的是黄金,才有钱赚;派人去其他钢厂学技术,也被人家拒于门外。吴栋材毫不气馁,迎难而上,一一破解难题,轧钢厂仅用四个月就建成投产。1985年,全村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万元,永联一举成为全县经济强村。
1993年底,以永联轧钢厂为核心组建成立“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永钢成为全国冶金行业重要的建筑钢材生产基地。然而,2002年永钢遭遇重大危机 ——坯料紧张、价格上涨,面临两难的抉择:上炼钢,因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可能“找死”;不上炼钢,将因原料“无米下锅”而“等死”。关键时刻,吴栋材再显英雄本色,筹措10多亿元资金,一年内建成包括大小数十个项目的百万吨炼钢工程,使永钢实现了从单一轧钢到联合型钢铁企业的飞跃。如今,永钢已成为拥有万名员工、全国500强企业。一座现代化钢城在苏南乡村崛起。
图:2003年6月1日,吴栋材为1号高炉点火,从此永钢走上了自主炼钢的道路
2003年,面对产能过剩的钢铁市场大环境,这位本该颐养天年的古稀老人,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开始了风险重重的二次创业。虽然“非典”猛烈,但吴栋材依然以奋斗不止的热情和顽强实干的精神,每天早出晚归地往工地跑,披星戴月地工作,促使了永钢百万吨炼钢项目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投产,实现了企业由单一轧钢到联合钢铁公司的飞跃。企业实力突飞猛进。2014年,全年销售收入358亿元,利税 18亿元。
吴栋材和村民下棋
吴栋材的不变:一心一意、为民造福
残缺的右手,是吴栋材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留下的印记。“作为幸存者,我更应当继承战友的遗志,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幸福、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从战场上下来的那一刻起,吴栋材就以此作为人生的宗旨、做人的根本。
吴栋材的革命伤残军人证
共建共享,共同富裕,是吴栋材一生为之奋斗的“坐标”。
1995年,上级领导找到吴栋材,让永联并进几个村,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村民们激烈反对:“一家人的饭分给几家人吃,这样太吃亏了。”吴栋材苦口婆心地给村民们做工作,村里给每个老村民1万元的补偿,一次性买断老永联的资产。棘手的并村难题迎刃而解,真正做到了“进了永联门,就是永联人;凡是永联人,待遇人人都平等”。至今,永联历经5次并队扩村,人口从900多人增加到1万多人,但始终坚守这个规矩,村民的待遇不分新老、一视同仁。
上世纪90年代末的苏南农村集体企业改制,对吴栋材、对永联村而言,都是一个重大抉择。一方面,只有“彻底转、转彻底”,才能激发企业的活力。另一方面,企业与村里彻底脱了钩,村里就好比天上的风筝断了线。转,还是不转?这是一个两难选择。吴栋材硬是把两难变成了不难。他从自己的股份里拿出一半留给集体。在他的带动下,公司管理层都拿出股份留给集体,使得永联村在永钢集团保留了25%的集体股权。如今,这25%的股份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2亿多元的分红,被村民称为“共产党栽下的摇钱树”。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坚持留下的这25%集体股份,创新了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也让“中国特色”在永联落到了实处。
吴栋材为民造福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创造性地提出了“拆归拆、分归分”的拆迁安置办法,让新农村建设不仅成为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的手段,而且成为缩小贫富差距的手段。吴栋材提出,拆房子要按照面积和标准一次性赔偿补偿到位;分房子则要以宅基地指标为标准,实施按户分配,一户一律只分一套房,小孩到结婚年龄后可再分一套房,均按每平方米500元购买。由于新房子成本远高于售价,永联村民每分1平方米住房,就相当于从集体得到近2500元的补贴,每套房子150平方米总计补贴30多万元。
在已经城镇化了的永联,老人老龄化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却看不到老人们丝毫担忧。多年前,吴栋材就建立了11项惠及村民的福利保障制度,给老年人每人每月600元养老金,给在校学生每人每月1000至3000元助学金,给老党员每人每年2400元补助,还注册成立了“永联为民基金”,及时给予困难村民经济救助。与城里人相比,永联村民不仅享受着同等社会保障和公共设施,还多了一份集体资产的二次分配,每年人均6000多元。同时,他还通过建立剧院、广场、图书馆、议事厅和爱心互助街等公共服务设施,让永联村的民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齐头并进。
永钢集团的改变:做精做强、挖潜增效
针对钢铁行业大面积亏损的情况,江苏永钢集团又主动调整结构,抢占发展“制高点”,实现了转型升级。“联峰”牌热轧带肋钢筋、冷镦用热轧盘条等产品先后获得全国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和“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远销美国、意大利、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永钢集团是如何逆市而为、勇立市场潮头的呢?
做精做强钢铁主业
“我们以项目为龙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吴栋材说,“从2012年开始,我们启动了‘百亿项目、千亿企业’工程,依托钢铁主业优势,将目标锁定在重工装备和现代物流两大板块上。”
2013年5月,永钢集团联峰重工装备一期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开启了转炉和电炉兼备、长流程和短流程结合的新时代,也彻底转变了以线材和螺纹钢等建筑用钢为主的产品结构,实现了“普转优”、“普转特”的产品升级。一、二期项目全部达产后,新增年销售额超60亿元。
“这对我们企业完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吴栋材表示。
2013年11月7日,吴栋材在永钢线材生产线旁向工人了解生产情况并指导工作
在此期间,永钢集团狠抓重大项目的建设水平和质量,先后从美国、德国、意大利引进世界先进的工艺装备,建设了年产140万吨双高线项目和年产200万吨精品棒材项目,主要生产中小规格的弹簧钢、冷镦钢、轴承钢等中高端精品工业用材,与以生产大规格棒材为主的联峰能源装备项目形成互补,进一步优化永钢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扩大外贸出口。
挖潜增效拓展市场
在永钢集团原料场控制室的电脑上,可以清楚地查到上料车间、新混匀车间和老混匀车间的每个班当天的产量、耗用和成本等。吴栋材表示,只要看看每天的报表,就能很快判断出成本上升是由哪个班、哪个要素造成的,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成本。
从2012年8月起,永钢集团推行三级核算机制,按照全成本要素的原则,以车间、炉座、机座、班组为单元进行内部成本核算。该机制较以往更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实际成本,有助于各车间、班组主动降本增效,形成“人人算账挖潜力”的良好局面,获取最大盈利空间。
“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挖潜增效,就必须在管理体制、机制上不断突破和创新。”吴栋材说,“我们先后对21个辅助单位实行成本承包经营,充分调动各承包单位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在减员增效、稳产高产、降低成本、提高员工收入方面下功夫。”
此外,永钢集团不断深化资源综合利用,系统推进节支降本。实施高炉煤气发电、烧结余热发电、钢渣处理等节能减排项目,进一步提高能源二次利用率;发挥能源管理中心作用,平衡能源介质使用,实现吨钢新水消耗低于2.5吨的目标;挖掘煤气发电和余热发电潜力,将自发电比例从15.56%提升至36%;通过节水改造、污水回用,将水循环利用率从98.08%提升至98.52%,吨钢新水消耗从2.52吨降至2.31吨;推行“零库存”、“小批量、多批次”等采购模式,有效降低了采购和库存费用。
人才为本促进发展
为实现人才强企的战略目标,永钢集团先后引进23名高级技能人才,并直接享受公司中层干部薪酬福利待遇。
“这些高端科研人才带来了一项项新技术,为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作出了贡献。”吴栋材表示,“2013年建成投产的两座高炉煤气发电机组,每年节约电费3亿元。最新的钢渣热闷处理工艺,使钢渣利用率提升了一倍多。”
除了引进高端科研人才外,永钢集团还搭建各类科研平台,助力企业科技创新。2009年,永钢集团与武汉科技大学共建“博士后科研创新实践基地”,从当年12月开始,开展了“新型高炉炉缸侵蚀系统”和“中间包流场控制模型的研究应用”两个课题的研究。“目前,‘新型高炉炉缸侵蚀系统’项目已经在永钢集团8号、9号高炉试运行,为高炉操作提供了参考,同时也提高了高炉使用寿命,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吴栋材介绍说。
吴栋材在用电脑了解生产情况
永钢集团每年投入上亿元的经费用于科研,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近3年来,共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1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超细晶粒钢生产技术、高性能建筑用钢技术、转炉炉渣处理工艺技术等课题研究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联峰”牌系列产品相继被用于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浙江秦山核电站、世博中国馆、上海中心大厦、京沪高铁等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
39年来,吴栋材用自己的变与不变,改变了一个村庄的命运,造福了一方百姓,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一名基层干部的道德修养和一名企业家的普世情怀。
今天,这位老人依然脚步匆匆,无日不思考着如何绘就永钢更加辉煌壮美的明天。
声明:本文来源于中钢网 微信号 wwwsteelcncom,轧钢之家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如标错来源或侵权,请跟我们联系。
1.《【讲述】传奇村官的钢铁之路——永钢吴栋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讲述】传奇村官的钢铁之路——永钢吴栋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25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