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126年鲁菜馆——春和楼

春和楼跨越三个世纪,历经126年的经营历史,与北京便宜坊等成为中华十大老字号。

我们都知道,鲁菜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底蕴深厚,曾位居中国四大菜系之首。 鲁菜菜系的青岛香酥鸡,传承百年,依旧诱惑着海内外食客的味蕾,其秘诀何在?

于是,我走进了中华十大老字号青岛春和楼,拜访第18代掌门人沈先生。

热情厚道的沈先生早早就在门口等候我们的到来。走进一楼大厅,首先看到的是有关春和楼的历史材料、老物件展示厅。走上二楼,依次排列着许多名人雅间。如,康有为就餐过的房间辟为“维新厅”;毛泽东主席恩师徐特立就餐过的房间称为“恩师厅”;萧军就餐过的房间叫做“耕耘厅”;将美国太平洋舰队莱昂斯上将举办宴请的房间命名“将军厅”等等。名人与名宴,名人与名菜的美食文化营销活动,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品尝。

春和楼始建于1891年

沈总对于春和楼的历史熟稔在胸。他说,春和楼始建于1891年,是由天津富商朱子兴在中山路和天津路交角处兴建的二层楼房,它也是青岛三大名楼的老大。最初聘请天津人为经理,经营天津菜,不是很受欢迎。后来,他聘请福山人林重孚为经理,经营鲁菜,特别是香酥鸡、油爆海螺最为拿手,加之面点银丝卷、水晶包绝顶好吃,使春和楼名声大噪,一时达官贵人趋之若骛。1903年,山东巡抚周馥由济南来青岛视察,当时的德国总督就是在春和楼宴请的周馥,席间宾主齐夸鲁菜好,特别对香酥鸡、葱爆海螺以及面点银丝卷赞不绝口。

沈总主编的书籍中这样记载:1911年,孙中山革了大清帝国的命,满清遗臣恭亲王溥伟、军机大臣吴郁生、以及学部大臣刘廷琛、王序等人纷纷来青岛购地建房,青岛成了他们的避风港。

1913年春天的一天,刘廷琛、王序携夫人宴请溥伟全家。当晚厨师使出全身解数,烹制葱烧海参、香酥鸡、溜鱼片、糖醋鲤鱼等十几道名菜。席间,恭亲王溥伟连连称善,说:“此大厨的烹调手艺,不亚于宫中御厨。”并建议王序为春和楼题写店名。王序当仁不让,趁着酒兴一挥而就。

1925年1月,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以国民会议特派员身份来青岛开展工作。1月17日,在福禄寿影院召开会议,选出鲁佛民、蔡自声为青岛国民会议促进会参加全国会议的代表。不久,鲁、蔡二位在春和楼宴请王尽美,他对春和楼的厨艺大加赞赏。

春和楼已成为青岛的标志之一

这是一座美食文化老店,作为青岛最老的老字号,春和楼已经走过126年的历程。上世纪30年代,它就推出订餐服务的时尚概念,上世纪80年代,又率先在岛城设立迎宾小姐,还将青岛风景与鲁菜相结合,创出“青岛十大风景菜”。

我与一位来就餐的老人聊起春和楼。他说他是这里的常客,各地慕名而来的络绎不绝,有时需要排队,来这里品尝最多的是韩国人。在青岛流传着这样四句话,“身穿谦祥益、头戴盛锡福、吃饭春和楼、看戏去中和”,能进春和楼吃顿饭是件体现身份和品位的事情。而现在,春和楼已经成为青岛的一个标志,人们来这里透过鲁菜的味道,感悟青岛的变迁。

而现在,春和楼已经成为青岛的一个标志,人们来这里透过鲁菜的味道,感悟青岛的变迁。

香酥鸡、葱烧海参、油爆海螺成非遗文化

这是上世纪90年代的春和楼饭店外景。沈总说,春和楼比青岛建置还要早两个月,全国120年以上历史的餐馆目前仍在营业的不到10家。春和楼算得上是山东省历史最悠久的鲁菜馆。

与其他七大菜系比起来,鲁菜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并且刀工极其精细,应该成为一门文化被保留下来。

18代掌门和12代名厨对胶东鲁菜的传承,以及历代开发的名菜,政治文化名人的来访,成为了申遗的主要基础。

目前,香酥鸡、葱烧海参、油爆海螺等菜一直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鲁菜并成为非遗文化遗产。

鲁菜中的爆炒腰花,最能检验厨师的火候掌握。刀功不错,火候刚好。麦穗花样的腰片,在急火中爆炒,咬口脆嫩、味道鲜咸,是该店的招牌菜之一。

春和楼与名人故事

徐特立与香酥鸡的故事

说起春和楼的香酥鸡,有这样一个故事。1957年,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八届中央委员的徐特立先生来到青岛,并携家人慕名到春和楼饭店品尝正宗鲁菜。落座后,徐特立点了香酥鸡、油爆双脆、爆炒腰花、盐水大虾等菜品,由时任厨师长、特级烹调师任荃为其精心烹制。当徐特立与家人食用色泽棕红、外酥里嫩的香酥鸡后称赞说,在北京就听说过这道菜的鼎鼎大名,今天品尝后果然名不虚传。

香酥鸡的传承

仅一道香酥鸡的传承制作中,就有6代名厨为之倾力,培育了香酥鸡这一特色美食品牌,其烹饪技艺已分别被列入市南区、青岛市、山东省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4代名厨王海平,潜心研究,不断改良提升,使香酥鸡色、香、味更佳。

春和楼与康有为的故事

沈先生带我走进了当年康有为经常就餐的一间餐厅。康有为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他也是位专业的美食家,朋友聚会、聊天都会来春和楼。春和楼俨然成了他的私人厨房。有时在家里聚会,他也要把春和楼的师傅请过去,俗称出堂子。

有一次,康有为又在家里办聚会,厨师刘景伦过去了,跟往常一样,他做好香酥鸡、葱烧海参等菜品后,康有为拿出一条上好的加吉鱼说,这鱼新鲜味道好,让大家一块尝尝,但不能蒸、不能炸、不能烧、不能熘、不能煮,总之鲁菜的几种做法都不能用。这可给刘景伦出了道难题,怎么做呢?他想了想:烫!先用开水往鱼身上烫,连烫四遍后鱼就熟了,而后再把葱姜等配料切成丝状,倒入锅里面翻炒,做成汤汁状,直接浇到鱼身上。只听“刺啦”一声,一股香味扑面而来,康有为在旁边看着满意地笑了。

在春和楼,像这样的名人故事还有很多。著名作家王统照、老舍在定居青岛时也都来春和楼吃过饭……

春和楼传承百年不倒的秘诀

在与沈先生聊起春和楼传承百年不倒的 “秘诀”时,他说,既保留传承,又要“创新”。

他们多次组织开展与北京大三元、上海德兴馆、上海西湖饭店、杭州楼外楼、苏州松鹤楼、扬州富春茶社等全国10余家百年餐饮老店的联袂献艺活动。不但提升了这些老店的知名度,更是令各家老店的大厨能够互通有无。他们学会了南方菜系中松鼠桂鱼的做法,而南方饭店的一些大厨也学会了我们四喜丸子的诀窍。 不断地交流学习,完善了鲁菜的发扬光大。

五代厨师传承鲁菜技艺

在春和楼饭店126年的经营过程中,先后有五代厨师近200多人传承了鲁菜的传统技艺。沈先生说:“以春和楼的招牌菜香酥鸡为例,这道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青岛已故名厨刘景伦的拿手杰作,经过第三代厨师任荃、第四代厨师王海平……他们对烹制工艺和要求进行了不断完善和规范,使香酥鸡在仍然保持原有特色、香酥可口的基础上,使其更加符合人们对美食色香味的苛求。”

因为传统鲁菜的魅力,北洋大臣李鸿章、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毛泽东恩师徐特立等到春和楼品尝过美味佳肴后,都对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春和楼与北京便宜坊、上海王宝和、南京马兴祥等被认定为中国十大餐饮老字号。在126年间不间断的经营中,春和楼注重培养工匠,人才辈出,把中华美食赋予了一种工匠精神,打造了一个民族品牌,春和楼的香酥鸡会走向海外四处飘香。

-end-

作者/摄影 朱文鑫

【秋天】 青岛一年中最美模式马上开启

【手绘】 手绘记录老青岛的变迁

【韩料】 吃遍全青岛所有韩剧中同款美食

【面馆】 一碗好面记忆里抹不掉的好味道

【书店】 青岛新晋高逼格书店到底长啥样

【青旅】 市南老城区的高颜值青年旅社

【披萨】 青岛最具人气与功力的披萨店

【大巴】 青岛机场大巴时刻表一手掌握

【烤鱼】 青岛疯狂排队的人气烤鱼地图

【潜伏】 寻找岛城那些潜伏超深的美味

【奔跑】 市南那些适合跑步的最美线路

【山头】 一览青岛市市内十大山头公园

【奇葩】青岛不去不行的奇葩主题餐厅

【猫咪】 去青岛猫咪主题咖啡馆逗猫咪

【红烧肉】探秘岛城最好吃的那些红烧肉

1.《走进青岛老字号——春和楼,鲁菜飘香126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走进青岛老字号——春和楼,鲁菜飘香126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2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