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20日突然迸发出的血腥令世界震惊,这一天有13名以军士兵死亡,成为8年来士兵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天。各方面处于劣势的巴勒斯坦人伤亡更为惨重,仅在一个地区的战斗中就有60多人死亡,包括一些妇女儿童。英国《卫报》称,加沙已成为“死亡和恐怖”的代名词。美国《纽约时报》称,这场战斗表明,以色列于17日开始的地面进攻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对双方而言这是一个范围更广、代价更大的阶段。以色列官方对“护刃行动”的描述已经从一场“有限的军事行动”,变成“战役”。联合国安理会20日晚召开紧急会议,发表声明呼吁停火,但双方都没有收手的打算,以国防部长摩西·亚阿隆表示,以色列已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德国全球新闻网称,加沙冲突看不到解决的迹象。

以色列要打持久战

经历过“最血腥的周末”之后,巴以冲突21日仍在持续。《环球时报》记者从以色列消息人士处获悉,21日早晨,有两批巴勒斯坦抵抗运动人员,通过靠近以色列边境城市埃雷兹的秘密地道,试图潜入以色列。以色列国防军与其交火,至少有10名哈马斯武装人员被打死。巴勒斯坦卫生部门21日称,以军当天对加沙地带多处目标实施陆空打击,造成至少20人死亡。

当地时间21日上午,哈马斯方面传出消息,称他们绑架了一名以色列国防军士兵,并公布该士兵的姓名和军中身份编号。而以色列国防军内部消息人士向《环球时报》记者透露,这一消息是哈马斯在虚张声势,所谓被“绑架”的这名士兵是此前一天阵亡的13名以色列士兵中的一名。

20日晚,以色列国防军在声明中证实,以军在当天的地面进攻中共有13名士兵在加沙阵亡,他们是在多次与加沙地区武装分子战斗中阵亡的。这是此次“护刃行动”开始以来,以军单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天。美国《华尔街日报》说,这也是自2006年黎巴嫩战争以来单日以军士兵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天。以军最初在黎明前发动无人机空袭和炮轰,随后出动战斗机并派出地面部队。以色列军方称,以方受到了从加沙人口密集社区发射的反坦克导弹以及枪榴弹的攻击。以军方发言人勒纳形容此次战斗为“激烈的近距离作战”。

巴勒斯坦方面的损失更为惨重。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加沙地带至少87人在周日的攻击中丧生,其中67人来自沙贾阿区。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表示,在加沙东部沙贾阿区的死亡事件是“屠杀”,以色列的袭击犯下了“反人类罪”。自以色列开始对加沙进行打击以来,巴勒斯坦方面称,超过500人死亡,3000多人受伤。

巴以冲突的血腥让世界震惊。英国《每日邮报》称,这是加沙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天,“地狱之门已经打开”。

“如果打开加沙的地图,你将不会在地图上找到沙贾阿地区,但是加沙城东部边缘的这个地方,很有可能作为血腥战争的地点载入史册”,美国《时代》周刊称,这场战争似乎变得更为血腥和艰苦,但两边的说辞天差地别。这让人想起2002年约旦河西岸的杰宁城血案:巴勒斯坦人称之为大屠杀,而以色列人称那是一场战斗。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周日在沙贾阿区的炮轰是“残暴的行动”。21日他已抵达开罗。另外,美国国务卿克里也于21日前往开罗,与相关官员就巴以冲突展开磋商。

联合国安理会20日晚举行紧急会议,稍后发表一项声明。卢旺达常驻联合国代表、联合国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加萨纳说,安理会成员国对加沙地带的紧张局势升级表示关切,呼吁尊重包括保护平民在内的国际人道主义。

谁该受到指责

美国国务卿克里把加沙地带持续不断的战斗归咎于哈马斯。克里20日在接受电视采访时指责说,哈马斯激进分子“顽固”拒绝接受停火。他认为以色列反击哈马斯的火箭弹袭击是行使自卫权。

克里的说法与以色列官方立场一致。以色列驻华使馆新闻发言人潘立文21日表示,以色列对任何未参与其中的平民所造成的伤害表示遗憾,然而,用巴勒斯坦平民做人体盾牌的哈马斯,才是唯一应当对平民牺牲负责的一方。

《华尔街日报》称,沙贾阿是一个典型的加沙居民区,它在阿拉伯语中的含义是“勇气”。该地区狭窄的街道里挤满了各类贸易市场、街头小贩和数千居民。但是以色列称,在这个居民区的下方是哈马斯建造的一个庞大的地道网络。以军发言人勒纳称,这个网络就像是一个地铁网,连接着武器制造、储藏地点和2英里外以色列边境的地下通道。以色列指控哈马斯将战斗人员和武器隐藏在高人口密度的平民区域,称正是由于这一点,哈马斯才是应该为平民伤亡负主要责任的一方。

“隐形战士的战争”,德国《明镜》周刊21日称,加沙处于痛苦之中,在战斗照片中,人们争相逃命,平民尸体横躺在街上。以色列面临巨大国际批评。但图片没有显示出哈马斯武装人员隐藏暗处,他们是隐形战争制造者。

与西方媒体针锋相对的是阿拉伯世界的舆论。卡塔尔半岛电视台21日谴责西方媒体在加沙冲突中的偏袒立场。报道称,正是一些标榜“记录真实、新闻自由”的西方媒体故意歪曲和片面报道巴以冲突,这才导致在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狂轰滥炸血腥屠杀之时,西方国家对这里的惨剧不闻不问,甚至采取纵容的态度。对死伤惨重的巴勒斯坦平民而言,这样的报道无异于“沾满鲜血的另一只手”。

埃及《第七日报》21日评论称,在没有任何提前警告的情况下,对老幼妇孺和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屠杀,以色列的血腥罪行将被世人所铭记,并且终将付出更大代价。评论称,以色列单方面发动对加沙地区的屠杀行动,只会激起更加强烈的反抗,仇恨会继续蔓延,直至让以色列人付出代价。

冲突没有赢家

“更激烈的战争,更多的受害者”,德国全球新闻网21日表示,加沙战争更加血腥。加沙现在成为一个开放的伤口,需要国际社会止血。但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并没有停火的打算,哈马斯也不会轻易相信西方斡旋。与乌克兰的坠机事件一样,加沙冲突看不到解决的迹象。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此轮冲突对以色列民众的日常生活并没有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距离加沙地带较近的地区,一天中大约会听到三四次防空警报,百姓须放下手头的事情,去防空洞或安全房中躲避约10分钟左右的时间,然后再出来继续刚才的生活。《环球时报》记者生活的以色列中部地区,防空警报响起的频率相对较低,一天不到一次。不过,记者仍然向当地居民学习,在家门口附近准备了一个书包,里面装有水、钥匙、手电、防风外套和少量现金等应急物品,在出门避险时可随身带走。

以色列犹太人对于这轮冲突基本持两种态度:一种相对温和,认为巴以冲突最终只能由国际社会介入,双方暂时停火,经过数月或数年的平静后,同样模式的冲突还会再次重演;另一种则较为激进,认为冲突原因都归罪于哈马斯方面,认为他们是“恐怖分子”,不给以色列人生存空间。生活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大多不愿对媒体公开谈及此事,但在私下聊天时,部分人认为哈马斯为巴勒斯坦人“争气”了,因为此轮冲突中哈马斯的火箭弹已覆盖到以色列中部大部分地区以及北部的少数地区,超过以色列方面的预期,让以色列方面有些“措手不及”。

以色列舆论对未来并不乐观,有评论认为,“护刃行动”开始时,被定义为是一场“有限的军事行动”,而20日,以色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甘茨已改称为“战役”。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以色列媒体就将把此次冲突定义为“战争”了。

《埃及公报》21日评论称,新一轮巴以冲突没有赢家。尽管以色列试图通过武力手段削弱哈马斯等极端反以势力,但以色列并不能也不愿意彻底消除哈马斯。因为以色列无法预料是否会有更加极端的恐怖组织取代哈马斯的位置。与此同时,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对于以色列明显偏袒的立场,将进一步减弱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最终损害其自身利益。

1.《巴以战争 巴以血腥冲突打开地狱之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巴以战争 巴以血腥冲突打开地狱之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29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