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津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商周青铜器》是博物馆藏品的资料汇编。该馆收藏了1017件青铜器,其中餐具249件、酒器95件、水汽21件、乐器19件、兵器217件、茶马器191件、工具80件、工具48件。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张商周青铜器整理工作从2005年8月开始到出版,断断续续进行了近16年。本文是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考古学家徐天真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商周青铜器》人的序言,也是对这件事缘起的说明。
2012年宝鸡常州青铜器出土现场彭派新闻资料
霍尊徐州早期1963年在陕西宝鸡子村镇出土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商周青铜器》内页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商周青铜器》书商
第一个与朱元地区的田野考古工作密切相关。1999年秋,在李伯谦老师的积极倡导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大学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三个机构联合成立了朱元古,开始了对朱元璋遗址的新的有计划的现场考古工作。我们确定的总体学术目标是建立朱元遗址完整的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在此基础上,对朱元源遗址的布局、结构及兴衰过程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描述。
真空(三)春秋初期1978年1月,陕西宝鸡市杨平公社杨家区太公庙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藏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商周青铜器》封面部分
1999年,第一次发掘地点是济家村洞和云堂村南,2001年发掘地点被选定为王家嘴村北和下家村西北、北。这两个发掘设置的主要目标是遗址的考古编年和分期,同时进行布局研究,可以说发掘成果圆满。同时,我们对周边地区进行了有计划的田野调查,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如三州孔庙、孔头沟、凤翔沟、权独、宝鸡张家庙等遗址的新发现。结合这些新的考古发现,重新梳理和回顾了过去的考古材料及研究成果,逐步明确了对“大范围调查、重点地区钻探、目标挖掘”的现场考古思考。工作范围也相应地扩大到了“大朱元”地区。通过近20年的田野考古工作,对朱元遗址本身和大朱元地区的认识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青铜器材料在寻找遗址、确定年代、分析定居点分布及社会结构、估计政治势力收藏趋势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朱元遗址受到学术界关注的原因是这里出土的大量青铜器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原因。由于在朱元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在数量或学术价值上过于突出和突出,学术界对周边地区其他相关遗址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朱元元以外的遗址很少受到重视,也很少有考古资料可供调查或发掘。徐州时代这个地区的考古不仅是朱元遗址的性质问题,为了确定朱元遗址的性质,也需要对周围其他定居点的实际情况有比较准确和深入的了解。(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艺术》)基于这些考虑,我们认为从宝鸡地区以前出土青铜器的系统整理开始,系统地调查出土地点,特别是非出土、零星出土的铜器的位置,是比较方便有效的方法。因此,收藏青铜器的整理可以说与田野考古并行。
n-i-tjoges91tu/StauETh5ylJeft?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6" width="640" height="427"/>《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商周青铜器》内页
北京大学的田野考古,除了配合学术研究,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目的——培养专业人才。
因此,实习地点的选择不仅要满足学术课题的需要,还需要考虑调查、发掘、整理各个相关环节都可以满足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学术训练的需要。我们在周原地区的田野考古实习到现在已经是第20年,在田野考古的理念、方法及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学术成果亦可谓丰硕。同时通过这项持续不断的工作,还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10届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共300多名)。这可能也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有史以来,参加田野考古实习学生人数最多的一处遗址。实习的学生们除了完成田野考古的基本训练之外,还深度参与了相关问题的研究,产生了多篇以该区域为研究对象的硕士、博士论文。而青铜器的学习和研究是商周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限于现实的客观条件(该区域古代墓葬被盗情况十分严重,有“十墓九空”之说),我们发掘所获青铜器的数量十分有限,所以学生们能够亲自观摩青铜器的机会也并不多,这方面的学习一直比较薄弱。为了给学生们(尤其是商周考古的研究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我们积极寻求博物馆的帮助。而采用合作研究的方式,对馆藏青铜器进行重新整理和研究,则不失为一条理想的途径。2001年,我们曾和周原博物馆合作,选取周原遗址出土的部分西周青铜器,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吉金铸国史——周原出土西周青铜器精粹展”,并于次年出版了同名的图录,该书的编撰就是由部分研究生共同参与完成的。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搜集,到对具体器物的观察记录,再到对每一件器物的综合研究,参与者不仅获得了许多关于青铜器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完成的著录也呈现出了不同于一般展览图录的面貌,该图录或可视为展览图录及青铜器著录的新样板。因其资料的完整性和学术性,该图录已成为研究周原青铜器乃至西周考古的必备参考数据。这次有益的尝试,是我们启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商周青铜器的整理与研究”课题的另一动因。近20名研究生先后不同程度参与了本书的编撰工作,因此,《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商周青铜器》既是馆校合作的成果,也可视为我们的一项教学成果。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商周青铜器》内页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和学术研究的持续深入,“旧材料”的价值和意义亦随之愈发突显。我们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对有些重要的“旧材料”给予重新整理和发表的必要性。因为以往的许多考古材料,囿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印刷技术及学术理念的局限,发表的质量不是很理想。在使用这些材料时,常会遇到诸如材料的完整性不够、测绘图的质量不高、图像少而且清晰度不好等等问题,而大部分使用者多半没有机会看到实物,如果作为学术研究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不仅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而且也有碍于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考古材料的刊布和学术研究往往是互为表里的两个方面,对材料的认识深度或研究水平会直接影响材料刊布的质量,反之,高质量的材料刊布也会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在这方面,我们曾经选择不同主题的考古材料,配合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展览,做过一些努力,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而本书则是我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又一次新的尝试,即与展览无关,只是纯粹的资料整理。为了全面、系统、准确地为学界提供可资利用的基本材料,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所著录的青铜器重新进行了详细的实物观察、测绘、拓片、拍摄等记录工作,并尽最大可能刊布这些记录。由衷希望,该书的出版除了可以给青铜器研究提供便利之外,还能够引起学界对重新整理“旧材料”之必要性、重要性的关注。更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建立一个开放性的、集合全部青铜器材料的数据库,以应对智能时代学科发展的新需求。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商周青铜器》内页
鉴于以上几点原因,2008年,我们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商周青铜器的整理与研究”为题,申请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重大课题,并获批准。当时设定的研究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全面、详尽、科学地记录和整理有关青铜器资料,最终完成一部符合新时代水平的数据著录,以满足学界做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需要;
2.在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希冀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收获:(1)青铜器的空间分布与聚落的关系;(2)先秦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传统与生产、流通体系;(3)青铜器铭文的释读和综合研究。
因为对课题工作量的估计不足,在数据整理过程中,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经费都用在了各种技术性的工作上,而相关的研究则未能充分开展。特别是类似“青铜器的空间分布与聚落的关系”、“先秦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传统与生产、流通体系”这样的大问题,确实无法在短期内完成。好在我们把最重要的数据整理任务按预期的目标比较圆满地完成了,现在呈现给大家的就是这项整理工作的成果。希望随着这批“旧材料”的重新刊布,可以引起更多学者对宝鸡出土青铜器(商周青铜器)的研究兴趣,以更宽广的视野重新审视这批珍贵的材料,从“旧材料”中发现新问题,并参与到讨论中来。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商周青铜器》书影 上海古籍出版社
书中所附论文七篇:《铜器内外——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青铜器的几个问题》(徐天进、近藤晴香、刘静)、《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青铜器收藏纪略》(段德新、王竑、崔睿华)、《西周的后院与邻居——宝鸡和宝鸡周边》(李零)、《青铜无言诉春秋》(任周方)、《“宅兹中国”——何尊新说》(董珊)、《周原遗址和国墓地出土青铜器成分、金相及铅同位素分析》(汪海港、金正耀、徐天进)、《X射线成像技术在宝鸡国墓地青铜器研究中的应用》(朱博雅、胡东波),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对宝鸡地区出土青铜器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和讨论,不妨作为阅读宝鸡出土青铜器的背景参考。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商周青铜器的数据集,是集体劳动的成果。为了力求材料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并方便读者的使用,虽然我们多次调整体例、几易其稿,但仍未能尽如人意,其中亦难免有错漏或不足之处,还请海内外方家不吝赐正。
责任编辑:李梅
校对:张艳
1.《【宝鸡青铜器】近16年来整理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一千件藏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宝鸡青铜器】近16年来整理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一千件藏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2982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