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胡一川】他是中国美术的创新先驱和抗日救国的革命战士,以刀笔为武器,每幅画都隐藏着时代的呐喊。

纳空流

罗公流(1916年1月5日-2004年10月23日)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中国现代著名油画家、版画、美术教育家。1938年到达延安后不久,参加了“奴木刻工作团”,年底去太行山抗日战线,《新华日报》(华北版)美术编辑,从事版画创作。1955-1958年赴苏联留学,进入列宾美术学院研究油画艺术。回国后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协书记处书记、美协常务理事等职务,担任2-4套人民币设计师。2003年被文化部授予造型艺术“终身成就奖”。

罗公流出生于充满忧患的20世纪初期,在少年时代憧憬进步文艺,树立了艺术救国的抱负。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毅然抛弃学业,投身抗战宣传,奔赴延安,走向战斗的前线。在以刀笔为武器的战斗中,吸收了民族民间艺术,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实践为实际行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具有延安革命美术的创作经验,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国家的艺术事业,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开拓性的努力。

这篇文章摘自《人民艺术家》杂志201805期,内容已被删除。

在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过程中,罗孔侑既是做出卓越贡献的艺术,也是美术教育的名词。他的艺术历程总是紧贴着社会发展的步伐,他的所有选择也是在时代的大潮中自觉反应的。他在追求“为了人生的艺术”中不断实践艺术创新的理想,同时坚持与社会和人民同行的创作宗旨。

以绘画为核心揭示生命

罗功流的青少年时期,西方艺术中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件是现代艺术革命。当时,现代艺术家从艺术变革出发,在艺术中蕴涵着社会变革的理想。因此,中国产生了“变乱史”,这也是中国艺术家相当一部分的选择。

这时,罗公流反而走上了相反的道路。他从社会变革的理想出发,把艺术看作社会变革的武器和工具,走向了“首先是战士,然后是艺术家”。

1931年,罗公流15岁,也就是初中一年级。当时全国学生运动的中心是广州中山大学,罗公流也在中山大学附中学,卷入其中。剧增的救国学派激起了罗公流们的爱国心,参加了童子军,加入了游行。

1931年罗公流在中山大学附中读书时的照片。

1932年,方勋、李德在上海发起了中国第一个现代油画艺术团体“变乱史”。他们利用西方立体主义、野兽主义、表现主义、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艺术观念,促进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发表了慷慨激昂的《决澜社宣言》。

但是当时变乱史对罗公流没有影响。在罗公流,当时中国社会和艺术的主流与西方完全不同。就像变乱公司主张“纯粹的造型世界”一样,在“九一八”事件后,国难迫在眉睫的时候,很难继续活动。当时的社会和时代比起对医乱社会艺术观念的主张,更应该宣传民主,宣传抗日艺术。

1932年第一届展览时拍摄的照片

1932年,也就是变乱史成立的那一年,罗公流和他的五位同学在教室外的路灯下成立了“文艺研究会”,秘密阅读进步书籍,实际上是党领导的外围组织。后来他们又一起参加革命,在革命中都很杰出。

以文艺研究会的这一经验,在随后升学期间,罗孔侑被学校开除了。这一年是1934年,是罗公流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年失学,家庭又破产了。但是他不伤心,也不慌张。他冷静地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只能画画,决定自学画画,与此同时鲁迅的新兴木雕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

杭州艺电门木版画研究

1934年鲁迅指导的新兴木雕运动已经蓬勃发展,但罗公流们对一些作品有自己的看法,觉得太粗糙了。他认为必须加强基本功训练。"孔欲想做好那件事,必须先利用那个机构。"但是去杭州预科学习是为了磨练这个武器。罗公流们的想法与鲁迅所说的“木雕中最重要的是打好素描基础”、“基础不深,画不好”是一致的。

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3" width="640" height="647"/>

1935年罗工柳照片

罗工柳在杭州艺专上的是预科,学习非常紧张。他上午在课堂上画素描,下午自己刻木刻,晚上泡图书馆,星期日也刻木刻。他的木刻主要受珂勒惠支的影响,是练习也是创作。他刻得非常认真,习作与创作结合,努力达到造型准确而且要求神似,“神形兼备”是他当时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罗工柳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他感到在学校的时间不会太长。国家危难,学校能否办下去也是个问题,再加上自己没有经济来源,如果不是考取的免费生,如果没有朋友的帮助,自己是无法继续求学的。因此,他深知自己必须很用功才行。

罗工柳 《鲁迅像》 木刻 1936年

正如罗工柳所忧虑的那样,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杭州被炸,整个学校被迫内迁而陷入了逃难生活。学校辗转于浙江、江西、湖南,迁到相对安定的湖南沅陵后,没多久与北平艺专合并。那时,学校很乱,闹风潮,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场景和逃难的人流。

与此同时,周恩来到武汉,把郭沫若、田汉、阳翰笙等许多进步文化人士集中起来,成立了国民革命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第三厅里有个力扬是罗工柳过去的老同学,田汉让他写信给罗工柳他们,说现在缺刻木刻的人。在这个关键的十字路口,罗工柳没有犹豫,主动离开学校走上了救亡的道路。

1938年罗工柳在武汉政治部第三厅时照片


创木刻团,听群众声

1938年冬天,党中央号召延安干部到敌人后方去开辟根据地。“鲁艺木刻工作团”就在这时候产生了,由胡一川、华山、罗工柳、彦涵等人组成,胡一川担任团长。木刻工作团和延安干部队一起,由北方局宣传部长李大章同志带领,离开陕北,东渡黄河,向着敌人后方进发。大家斗志昂扬,一路唱着救亡歌曲,冼星海还为木刻工作团写了新歌《到敌人后方去》。

木刻工作团在行军的路上,就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在晋西双池镇举行了第一次木刻展览会。作品有数百件,大部分是1938年春天在武汉举行的全国木刻展览会中的作品,有一部分是后来送到延安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延安木刻工作者的作品。

1939年鲁艺木刻工作团在太行山时合影(左起彦涵、华山、胡一川、罗工柳)

这次展览,受到工农兵群众的热烈关怀,观众很多。但对于木刻作品本身,群众并不喜爱,并提了很多意见,集中起来主要有两条:第一,内容不够深刻,不够丰富,不够生动,最好有头有尾;第二,形式不美观,满脸毛,不好看,最好有颜色。

这两条意见,把当时木刻作品的最大问题指出来了,而且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国新兴的木刻,最初是从外国学来的,当时还保留着欧洲的风格和表现方法,或者说当时的木刻还没有脱离模仿阶段,还没有独创出自己民族的风格。这个问题,在罗工柳他们离开延安时,领导同志就曾指出:要为木刻中国化而努力。

罗工柳 《罗曼·罗兰像》 木刻 1939年

但这个问题如何解决,罗工柳等人在思想上不是很明确,直到听了工农兵群众的意见,才获得了很大的启发:用这些内容不够深刻、形式带有欧化的木刻作品,以巡回展览的方式作为木刻工作团的主要工作,事实证明不是最好的办法。开始以为“带一箱子木刻画,可以走遍天下”的想法,看来不是那样吃得开了。群众要求他们放下老一套,创作内容丰富而深刻的新作品,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作品。


宣传抗战,传播木刻

不久后,在组织的安排下,木刻工作团进入了华北《新华日报》工作,为党报刻木刻。他们的工作和战斗结合在一起,工作本身就是战斗。

《新华日报》(华北版)是北方局的机关报,是指导整个华北对敌斗争的报纸。它每篇社论都是战斗的号角,经常是在深夜里由骑兵从几十里路以外的领导机关送来,木刻工作团和排字工人同志们一起,也是经常在深夜里等候这些社论的来临。来到后,主编先交给木刻工作团看,看完交给排字房,然后木刻工作团就在油灯下刻起木刻来。字排完,校对完,木刻也必须刻完,一起打出大样,主编看过,签了字就上机器印刷。

罗工柳 《夜袭》 木刻 1938年

罗工柳 《新华日报》国际时事插图 木刻 1939年

这期间,木刻工作团创作了大量的木刻作品。一部分是为报纸刻的木刻:有报头木刻,即社论的插图;有通讯报道的插图;有政治漫画木刻;有长篇连载的木刻连环图画;有短小的木刻故事画,并出版了木刻副刊《敌后方木刻》。另一部分是木刻画册,是反映敌后军民英勇斗争的木刻连环图画,也使木刻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木刻和政治结合起来了,战斗性加强了;木刻作品的内容质量有了提高,群众要求有故事性、有头有尾,基本上做到了;在艺术形式上,对欧化作风有了改变。

《实行减租减息》 套色水印木刻 1940年

《实现民主政治之选举村长》 套色水印木刻 1940年

《儿童团检查路条》 套色水印木刻 1940年

为了开辟其他地区的木刻工作,1940年秋天,党决定派木刻工作团到冀南去工作,任务是培养木刻干部和建立木刻工厂。冀南是平原,和太行山上的斗争不一样。这里基本上是游击环境,敌人据点很多且相互距离很近,罗工柳他们的驻地不固定,经常迁移。就是在如此紧张的战争环境中,罗工柳他们把木刻传播到了河北大平原上,并且在那里生了根。

鲁艺木刻工作团在敌后3年的经历,就是改造木刻艺术的经历,也是改造木刻工作者本人的经历。在党的领导下,在群众的要求下,木刻工作团的工作在不断革新中始终向着健康的、进步的方向发展。

1942年罗工柳在延安时照片

在这个过程中,罗工柳也受到很大的教育,有许多体会:第一,木刻艺术必须为政治服务,必须为党的政治斗争服务。第二,木刻艺术必须坚持工农兵的方向。第三,木刻艺术必须坚持普及工作,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第四,木刻工作者必须深入到最火热的斗争中去。第五,木刻艺术必须正确地继承民族美术的优良传统。

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说:文艺干部要到群众中去,要到火热的斗争中去。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合影(三排左三为罗工柳)

罗工柳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毛主席的精神。如《左权像》《关向应像》《马本斋的母亲》,对抗战英雄的风采进行了传神写照;《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系列插图是对抗日根据地新生活风尚的生动摹写。

罗工柳 《左权像》 木刻 1942年

罗工柳 《马本斋的母亲》 木刻 1943年

罗工柳 《李有才板话》 木刻 1946年

罗工柳 《小二黑结婚》 木刻 1949年

罗工柳的木刻以简练的线条和鲜明的形象反映出国际时事动态,记写军民抗战的事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木刻刀作为抗战宣传武器的效用,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1.《【胡一川】他是中国美术的创新先驱和抗日救国的革命战士,以刀笔为武器,每幅画都隐藏着时代的呐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胡一川】他是中国美术的创新先驱和抗日救国的革命战士,以刀笔为武器,每幅画都隐藏着时代的呐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2990145.html

上一篇

【项元汴】为什么印章越多,书画越贵?

下一篇

【赵孟坚】赵孟坚《行书自书诗卷》,书法技艺凉爽。

【胡一川】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纪念主题展开幕

  • 【胡一川】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纪念主题展开幕
  • 【胡一川】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纪念主题展开幕
  • 【胡一川】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纪念主题展开幕

【胡一川】攻城不怕坚固的英雄,永远不忘。

  • 【胡一川】攻城不怕坚固的英雄,永远不忘。
  • 【胡一川】攻城不怕坚固的英雄,永远不忘。
  • 【胡一川】攻城不怕坚固的英雄,永远不忘。

【胡一川】宣传与创作:木潘歌后李泉的20世纪30年代。

  • 【胡一川】宣传与创作:木潘歌后李泉的20世纪30年代。
  • 【胡一川】宣传与创作:木潘歌后李泉的20世纪30年代。
  • 【胡一川】宣传与创作:木潘歌后李泉的20世纪30年代。

【胡一川】中国第二代油画欣赏大家的——箔布作品

  • 【胡一川】中国第二代油画欣赏大家的——箔布作品
  • 【胡一川】中国第二代油画欣赏大家的——箔布作品
  • 【胡一川】中国第二代油画欣赏大家的——箔布作品

【胡一川】他的艺术“现场”都与时代密切相关

  • 【胡一川】他的艺术“现场”都与时代密切相关
  • 【胡一川】他的艺术“现场”都与时代密切相关
  • 【胡一川】他的艺术“现场”都与时代密切相关
【胡一川】鲁迅的教诲和胡一川木雕的开始。

【胡一川】鲁迅的教诲和胡一川木雕的开始。

胡一川相关介绍,梁汝杰画后的宜川形象。 鲁迅在木刻学院,1936年厦门,7.3厘米9.7厘米,黑白木刻。从《时代先锋的现场——胡一川艺术与文献展》中选择。 葛涛 鲁迅在1929年1月20日写的《〈近代木刻选集〉(1)...

【胡一川】感受时代的先锋力量!这个展览会立体地展示了胡一天的艺术生活

  • 【胡一川】感受时代的先锋力量!这个展览会立体地展示了胡一天的艺术生活
  • 【胡一川】感受时代的先锋力量!这个展览会立体地展示了胡一天的艺术生活
  • 【胡一川】感受时代的先锋力量!这个展览会立体地展示了胡一天的艺术生活

【胡一川】这一级文物首次来到穗上!胡一川艺术文学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 【胡一川】这一级文物首次来到穗上!胡一川艺术文学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 【胡一川】这一级文物首次来到穗上!胡一川艺术文学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 【胡一川】这一级文物首次来到穗上!胡一川艺术文学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