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丽丹

你可能不知道黑车,但在各大城市的巷子里都能看到这样的标志。

这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要素印章为主题的造型物,上面有取材于古代帝王使用的大井的图案。下面的《1939》注释了近80年来与黑车相关的历史渊源。“百事界”一词突然站在其中,简洁醒目,扣人心弦。

整个标志以黑白两色为主体色调,大气沉稳。底下由中国国际品牌协会授予的“中国黑茶标志性品牌”,则体现了白沙溪扮演的行业角色,权威而影响深远。

品牌标志之于白沙溪,是一种诠释,一种解读;白沙溪之于黑茶,则是一种坚守与传承,一种创新与发展。

1939年,第一片黑砖茶于白沙溪诞生(陈龙/摄)

走进白沙溪,走进“半部黑茶史”,走进那些与茶有关的故事。

茶味悠长 至苦回甘

从盛唐时期的“渠江薄片”,到明万历年间被定为“官茶”远销西北,再到“道光百两”,也不知是安化造就了黑茶,还是黑茶更偏爱于安化,总之两者相遇,沿着时光隧道款款而至,带给人们的,是惊喜,更是传奇。

1939年,战火纷飞,风狂雨骤,曾定义为稳定边疆促进团结的“民族茶”、边民的“生命之茶”安化黑茶面临产销脱节危机,西北茶荒告急。

白沙溪茶厂创始人彭先泽(陈龙/摄)

时任湖南省建设厅委派茶叶管理处副处长,留学国外的农学士彭先泽接过重任,组建湖南省砖茶厂,便是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于民族危难之际应运而生,这似乎注定了白沙溪在其漫漫征途中定要经历非凡的磨砺。

1939年,中国第一片黑砖茶诞生于白沙溪;1940年第一批黑砖茶问世。

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世界上第一支千两茶诞生于白沙溪。

1953年,湖南的第一片茯砖茶诞生于白沙溪。

1956年,白沙溪茶厂被评为全国五个优秀茶厂之一,成为新中国第一批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之一。

1958年,中国第一片花砖茶诞生于白沙溪。

1983年,白沙溪率先在全国恢复已停产多年的千两茶制作;1997年,白沙溪再度恢复千两茶制作,当年生产400支,并为千两茶外观设计申请了专利。

但发展之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

九十年代初,受市场经济冲击,产品积压,资金无法回笼,发不出工资,职工下岗失业,人才流失,身为国营的白沙溪年年亏损,在巨额欠债的压制下举步维艰。

面临困境,历经艰苦的白沙溪人选择了坚持。因为坚持,才有希望。

2007年,白沙溪破产改制重组,湖南省白沙溪茶厂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但风雨过后,安化黑茶产业并没有立即出现彩虹,白沙溪黑茶在市场上依旧少有问津。

面临窘迫,智慧卓越的白沙溪人选择了主动出击。因为主动,才有机会。

2010年,白沙溪把握了上海世博会的契机,以“中国世博十大名茶”的身份进驻联合国馆和湖南馆,向世界人民展示了安化黑茶的独特魅力,其中白沙溪特制的千两茶被上海世博会博物馆永久收藏展览,白沙溪也以暂新姿态再一次赢得了全世界的关注。

2012年,湖南省白沙溪茶厂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上市后备企业,引入新的管理机制,更名为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陈龙/摄)

茶人奋进 高歌前行

雪峰山峻,资江水悠,对岸均泽园有机生态茶园郁郁葱葱;依江而立,高耸矗立的千两茶标志建筑遥与之遥相呼应,曾经辉煌的老厂区传统古朴,整齐有序的新厂房宏伟大气,黑茶文化博物馆、体验中心、技术中心、综合办公楼、晾晒场、仓库、生产车间……无一不在向世人叙说着白沙溪这片热土的沧桑巨变。

2011年,白沙溪再次跻身“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12年,“白沙溪”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被评定为“湖南省质量信用AAA级企业”;

2014年,白沙溪荣获“湖南老字号”的称号,又一次跻身“中国茶叶百强企业”;

2016年,白沙溪参与的《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数不清的荣誉是白沙溪奋勇前行的见证。如今的白沙溪,年生产能力由原来的6000吨增加到1.5万吨,仓储能力由原来的12万担增加到35万担。2017年,公司生产产值3.5亿元,实现销售额2.8亿元,连续三年创税突破3000万元,跻身中国茶叶行业16强企业。

白沙溪千两茶晾晒场(陈龙/摄)

而这一切,得益于人才与技术。白沙溪集百年人才技术资源,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聘请施兆鹏、刘仲华、肖力争等17位国内茶界知名专家学者促成专家顾问团,牵头县内12家规模黑茶企业组成湖南黑茶产业技术联盟,拥有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王双如,从车间工人、统计员、销售业务员、业务主管、销售科科长,做到副总经理、营销总监。三十多年来,他和白沙溪共同成长,对公司的感情说不清道不明。而谈到白沙溪改制后的成功,总结经验,他铿锵有力的说出了八个字:“做好人品,做好产品”。他告诉我们,人品加产品,就是市场。

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双如(陈龙/摄)

近年来,在省、市、县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白沙溪已通过ISO 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 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QS认证等,现有形象店、专卖店2000余家,营销网络遍及全国,产品畅销新疆、北京、上海、四川等近30个省市或地区,部分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东南亚、欧洲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特区。

作为安化黑茶的龙头企业,白沙溪在产业扶贫方面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或合作社的模式,加强茶园基地建设,目前已拥有优质茶园近万亩,带动近10万茶农致富。

“到2020年,湖南力争实现1000亿元茶叶产业综合产值”。这是《湖南省茶业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突出的奋斗目标。未来,白沙溪将责无旁贷地担当起2020年实现千亿湘茶目标的先锋力量。

茶香浸润 历久弥新

“白沙溪的生产车间和烘房,已经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改造,温度、湿度都可通过手机客户端远程调控。”

砖茶智能生产线(陈龙/摄)

“这是白沙溪第一条智能化生产线,引进智能机器人来逐渐代替人工,以前这样一条生产线需要三十个工人,现在只需要四五个人操作,而产量大幅增加。”

王凯是新一代白沙溪人,对于白沙溪的每一处都十分熟悉。行走在白沙溪生产车间,茶香扑鼻,耳边机械轰鸣。

“对面那条正在建设的是仿手筑茯砖的智能生产线,通过输入手工压制的标准参数,来实现机械压制,但手筑茯砖的工艺和生产线依旧保留。”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砖茶压制线,这些模具一次性可压制16片砖,减少了模具存放空间,通过16片循环,压制成型跟定型一次性完成。现在我们的仓库每天都有整车整车的货物发出”。

而走进千两茶的制作车间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工人们穿着整齐的服装,七人为一小组,以小杆为大师傅,其他人为辅,压杆时,在大师傅的指挥下,跟随着号子一起发力,在三伏天制作,看他们挥汗如雨,发号声响彻车间,一时间宛如进入了远古野犷时代,场面十分壮观。

千两茶踩制(陈龙/摄)

“千两茶包装踩制一次成型,最里层蓼叶的清香渗入茶叶,中间棕片防尘防水,最外层竹篾篓定型耐磨耐摔,里外三层科学包装,适合长期运输和保存,即使丢在水里三天再捞出,茶心仍是干的。而白沙溪千两茶晾晒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临近江边,昼夜温差大,茶体得到很好的‘呼吸’,茶越陈越香,滋味醇厚。”

2008年,千两茶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千两茶制作的国家标准为白沙溪制定。

王凯告诉我们,以前制作千两茶的师傅都是中老年人,而如今已加入了80、90后的新鲜血液,他们不用再外出打工也有可观的收入,而千两茶的制作技艺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白沙溪黑茶产品(陈龙/摄)

如今,白沙溪有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湘尖茶、花卷茶等100多个品种。天茯砖茶是白沙溪的创新品种,用传统黑茶中“天字堆”的一级黑毛茶为原料,采用天尖茶的半成品工艺,结合茯砖的发花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天尖茶的特征和茯砖茶的优点。它滋味甘甜、香醇汤浓、经久耐泡、冷热可饮。2008年,天茯砖茶荣获第五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

“黑茶之源,遍流九州”。在绵绵芳醇的茶香浸润中,白沙溪将沉淀千年的黑茶文化演绎出种种荣耀与传奇。任时光荏苒,千帆过尽,这个与茶有关的故事仍在继续……

[责编:周听听]

1.《白沙溪直泡型千两茶怎么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白沙溪直泡型千两茶怎么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15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