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二十四节气材料作文专题之云游二十四节气——“一叶落知天下秋”

二十四节气是大自然说给我们听的语言,也是古人诗意栖居的创造。人们在劳动中学会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依气候而作,随岁月流转。

每年公历的8月7日至9日之间,会迎来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这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不过,虽然已经到了秋天,但是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这短期内回热的天气,就像一只老虎一样蛮横霸道,所以民间也称这段时间为“秋老虎”。

秋天的到来,意味着盛大的收获就在眼前。而秋的含义,有庄稼快成熟的意思。立秋日对农民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因此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

可见“立秋”对于农事的影响之大,因此这一天对于“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 ”的古代农业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自然也就极其注重这个时节的祈福祭祀。

据《梦梁录》第四卷记载: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意思是说,宋朝时,在立秋当天,宫里会把盆栽的梧桐移到殿内,掌管历法的官员会算好立秋的时辰,身穿朝服,手持朝笏,等到时辰一到,太史官便会高喊一声:“秋来了”。说完,梧桐如果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就算是寓意报秋”。而宋代诗人刘翰还在其诗作《立秋》中写道: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北宋诗人唐庚在《文录》中引唐人诗说:“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就这样古人从梧桐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这就是所谓的一叶知秋吧!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这就是所谓的一叶知秋!

兰州日报社西游记工作室出品

策划制作 | 韩彤 周言文 孟夏

实习生 马芳乾 李庆 宗成贤

来源: 兰州日报

1.《二十四节气材料作文专题之云游二十四节气——“一叶落知天下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二十四节气材料作文专题之云游二十四节气——“一叶落知天下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56630.html

上一篇

二十四节气太阳位置专题之2019年二十四节气精确时间表新鲜“出炉”了

二十四节气太阳位置专题之2019年二十四节气精确时间表新鲜“出炉”了

二十四节气太阳位置相关介绍,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长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相互关系而创造出来的。它反映寒暑变化和农时季节,在全国特别是在农村中可说是家喻户晓。在国外华侨集居的地区,也广泛流传。 节气时刻表

关于二十四节气歌儿歌版我想说二十四节气 | 趣味节气儿歌,让孩子认识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儿歌版相关介绍,在我们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中,关于节气是每个农民伯伯都很熟悉的,那么,对于小伙伴们来讲呢?肯定是很陌生的,下面,我们给孩子们准备了关于节气的儿歌,孩子们一起学习这些儿歌,一起认识节气吧。 立 春 立春了

二十四节气txt,干货看这篇!「文化阅读」中国智慧-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txt相关介绍,点击免费订阅哦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反映了气候的变化,是掌握季节变化的工具,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可以说,节气是汉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智慧结晶。 中国智慧

【二十四节气之小雪画法简笔画】二十四节气系列简笔画发个9图

二十四节气之小雪画法简笔画相关介绍,立春 雨水 清明 立夏 小满 处暑 白露 寒露 小雪

二十四节气歌简谱流行专题之民俗|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简谱流行相关介绍,新华字典第11版附录: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廿:niàn 二十) 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 最多相差一二天。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小知识我想说图文告诉你:中国二十四大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小知识相关介绍,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