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是

要从这瓶酒开始。

这是一瓶1787年的拉菲。

瓶子上的“Th。j "签名证明它曾经属于

美国开国元勋,第三任总统

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

在1985年的拍卖会上,

它拍了10.5万英镑

(约人民币94万元)

成了当时最贵的一瓶葡萄酒

拥有这瓶酒的拍卖人。

叫做哈迪罗登斯托克(Hardy Rodenstock)

这样,18世纪杰斐逊藏州

他手里有不到十瓶

隐藏在其中的价值

根本无法估量

但是

卖一瓶世界上最贵的葡萄酒

还不是罗登斯托克最牛逼的地方。

1998年8月30日至9月5日

他在德国慕尼黑

连续举行了7天

金柱珠特别垂直品鉴会。《Chateau d 'Yquem》

都是125年的金色蛋白

从现在开始,有2个多世纪的1784年

每瓶有90万元以上的杰斐逊藏语

其中禁酒令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期间,

过去几乎所有的年份

那一年的完整,价值很高

可以说是甜蜜渣党的“极乐盛宴”

而这一切

罗登斯托克一人提供。

像这样的

卖了一瓶世界上最贵的葡萄酒

举办谁都无法企及的金色庆典的人。

在世界葡萄酒发展史上,

无疑都是重要的

在2016年,

创刊40周年《葡萄酒观察家》

(Wine Spectator、WS)

总结了40年来全球葡萄酒代谢期

罗登斯托克和他的杰斐逊庄主再次跳到纸上。

但是这次伴随着——

最贵的假酒拍卖记录

不用怀疑,WS没和你开玩笑。

所谓的“杰斐逊葡萄酒”

最重要的' Th。这是“j”的签名

实际上是用牙钻雕刻的

杰斐逊州法的1785年至1789年间,

这种钻头还没有发明

事实上,从1990年到1991年,

两位葡萄酒大师(of wine大师,MW大师)

——佩珀康夫妇

在另一次对罗登斯托克的监察会上,

1921年、1924年、1926年、1928年

以及1934年6升Petrus瓶的真实性。

提出疑问

在Burtus酒厂经理确认后:

“这些年来,

柏图斯从未制造过6升大瓶装葡萄酒。

在1992年,也有买家认为罗登斯托克

“制造假酒或者故意售卖假酒”

并在德国法院对他提起诉讼

一审判决买家胜诉

由此可见

从传奇的总统藏酒

到稀缺的名庄大瓶酒

只有你想不到

没有他不敢造的

可令人费解的是

虽然罗登斯托克的售假行为如此猖狂

但直到今天

他还是舒舒服服地住在德国老家

偶尔应付一些官司

从未真的进入监狱

那接下来我们就要问了

为什么法律不制裁他?

他的这些假酒,又是哪儿来的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

还得从1980年说起

那时

罗登斯托克刚进入葡萄酒领域

他声称自己来自全世界数一数二的

眼镜制造商——德国的罗登斯塔克家族

不久前,他还是一位教授

因为在股市上发了财

才决定投身始终热爱的葡萄酒事业

眼镜制造商——罗登斯托克

他精通盲品、见闻丰富、慷慨大方

并且,还经常邀请酒评家们

免费参加他的奢华酒会

因此很快就成了酒会上的红人

在1998年的125年份滴金品鉴会上

著名酒评家杰西斯·罗宾逊(Jancis Robinson)

曾品鉴所谓的杰斐逊藏酒

给出的评价是:“这是两瓶货真价实的老酒,

太疯狂了,我觉得自己在品鉴文物。”

当然不止罗宾逊

就连有酒评界“老佛爷”之称的

迈克尔·布罗德本特(Michael Broadbent)

在他的书和拍卖目录里

也有上百条关于罗登斯托克的藏酒的品酒记录

“老佛爷”曾对罗登斯托克大加赞赏:

“如果没有罗登斯托克,

20世纪的酒评家们可能就很难知道,

18世纪的葡萄酒是什么味道了。”

迈克尔·布罗德本特(Michael Broadbent)

罗登斯托克花了5年时间

在葡萄酒界树立起了威信

等到1985年

他拍卖出了当时最贵的一瓶葡萄酒

一夜之间声名大噪

甚至连著名的“酒杯中的劳斯莱斯”Riedel品牌

都主动为他定制酒杯

以“罗登斯托克”命名的Riedel酒杯

各国的富豪

争相购买余下的杰斐逊藏酒

在1985到1987年间

罗登斯托克共卖出4瓶杰斐逊藏酒

包括1784与1787两个年份的拉菲和木桐

当时木桐酒庄的名字还是“Branne Mouton”

1988年

一位来自美国的亿万富豪——

经营着美国第二富的能源公司

年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318.9亿元)的

比尔·科赫(Bill Koch)

经由第三方公司

花了50万美元(约人民币316万元)

把它们全收齐了

比尔·科赫(Bill Koch)

2005年

科赫决定把自己13年前买的这4瓶

杰斐逊总统藏酒

拿出来展览

按照规定,科赫必须提供确实的书面资料

来证明它们确实曾为杰斐逊总统所有

可是,科赫忽然发现

自己手上

没有任何能证明它的材料

于是

他向最权威的托马斯·杰斐逊基金会求证

得到的答案却是

杰斐逊总统的签名并不是酒瓶上的“Th.J”

而是“Th:J”

“根本不存在这样一批酒”

听到这个消息的罗登斯托克

不仅拿不出证据反驳

还故意说一些转移人们注意力的话:

“她(研究人员)对杰斐逊总统的葡萄酒一无所知。

1780年到1800年的酒是什么味儿的?

她根本不知道,因为大学不教。”

但是,正是因为这些话

让科赫的疑心更重了

他找人重新鉴定了这瓶酒

也正是他发现了其上“Th.J”的签名

其实是医科电钻伪造的

与此同时

他还聘请了前FBI探员组成的调查小队

深入调查罗登斯托克

为此科赫一共花了100万美元

(约合人民币631.89万元)

罗登斯托克的谎言

这才被一一揭穿

首先,哈代·罗登斯托克这个名字就是假的

他的原名是Meinhard Goerke

跟富商家族“罗登斯托克”压根儿没有一点关系

“哈代”,则取自德国的名演员

哈代·克鲁格(Hardy Krüger)的名字

现在看来,真是满满的讽刺

其次,罗登斯托克从未当过教授

他是波兰当地铁路官员的儿子

高中一毕业

就接受了工程师培训

紧接着就进入了德国联邦铁路公司任职

之后他又转行去制作流行音乐

也是在这个时期

他开始对葡萄酒产生了兴趣

右二即在流行音乐出版行业工作时的罗登斯托克

甚至连罗登斯托克造假的铁证

也被科赫挖了出来

FBI探员找到一个为他制造假标签的人

光是经由他手的酒标

就已经超过上千种了

也有证人,亲眼目睹了

罗登斯托克的制假现场

在他房屋的地下室里

堆满了空酒瓶和成捆的酒标

(为什么造假酒的大神,

总爱在地下室制作假酒呢?)

2007年

科赫第一次将罗登斯托克告上法庭

手握如山铁证

科赫坚信能告倒这个葡萄酒骗子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

美国法院对于远在德国的罗登斯托克

没有管辖权

而且,对于这场交易提出质疑的诉讼时效

也早就过了

即便如此

科赫仍然坚持不懈地为这件事

打了6次官司

但遗憾的是

直到最后,罗登斯托克

都没有被绳之以法

Bill Koch至今仍站在葡萄酒打假第一线上

实际上,我们曾经也有过

抓住这只老狐狸的机会

在每场品鉴会上

罗登斯托克都不允许人们使用吐酒桶

抓到偷偷使用的人

他会毫不客气地让对方把吐出来的酒喝回去

“你不能浪费历史。”

这样的规则

让很多人不等结束,就喝醉了

只参加过一次1995年的罗登斯托克品鉴会的

罗伯特·帕克(RP)曾说:

“他似乎总是等大多数人都喝醉了,

才拿出压轴的那款酒。”

在125个年份滴金酒庄的品鉴会上

当有人想看一下杰斐逊总统藏酒的木塞时

遭到了拒绝

而且,他和这两瓶酒如影随形

即使只剩空瓶

他也不会放下任由人们检查

125年份滴金酒庄品鉴会上的一瓶,

1787年份的杰斐逊总统藏酒

除了这些蛛丝马迹

也不乏明显的证据

然而,不论是

1992年对他“制假酒贩假酒”的起诉

还是,在1990-1991年间

质疑他造假柏图斯的葡萄酒大师夫妇

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人们对于酒评家的过度信任

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在1985年

杰斐逊总统藏酒的拍卖会上

罗登斯托克说不清

这批酒的发现地点和数目

也从未拿出过任何

能证明它真实性的东西

但当拍卖一开始

“老佛爷”布洛德本特喊出“1万(美金)!”的时候

全场沸腾

所有人都放开胆子开始竞价

拍卖中的布罗德本特

再回到我们一开始说到的那瓶

全世界最贵的葡萄酒

一瓶近100万人民币

当时拍下它的是谁呢?

正是美国著名商业杂志《福布斯》前任副总裁

克里斯托弗·福布斯(Christopher Forbes)

他非常爱慕虚荣

买回这瓶酒后

就放在福布斯画廊里

(已于2014年11月永久关闭)

任由强光照射

供人参观

福布斯画廊内部

由于保存条件太差

这瓶酒迅速氧化

等到了科赫的手里

其实跟一瓶醋,已经没什么两样了

一瓶天价的醋味酒

从1985年到2005年

正好经历了20年的时间

其中的葡萄酒败坏成“醋”

而其中牵扯的人与事

看似无限风光

实则不堪一击

因为他们的辉煌之下

没有真实

由此可见

罗登斯托克的造假案

受益人从来不止是他一个人

像《福布斯》总裁那样的富豪们

因为这瓶假酒

满足了虚荣心

酒评家们

则因此充实了自己的品酒记录

在酒评界树立起权威形象

各大葡萄酒拍卖商

从中得到的利益

更是显而易见

也许其中的每个人都已经参与了“造假”

这可能也是直到今天

罗登斯托克都没有被捕的原因之一吧

不过,这也不正是历史的一环么?

文 | 丛稳稳


想要了解更多葡萄酒知识,就快来关注我们吧~

快去各大应用市场下载我们的APP【论酒】,与数十万葡萄酒爱好者一起发现美酒,分享微醺的乐趣~

1.《【Branne红酒】辉煌之下,没有真实,葡萄酒造假大师是如何逍遥法外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Branne红酒】辉煌之下,没有真实,葡萄酒造假大师是如何逍遥法外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258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