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法国人鄙视中国葡萄酒为汽水时,中国人也可以调侃喝红茶、牛奶和糖。

文化融合要来点瑞典Lagom精神。

前不久我翻译过一本书,书名《恰如其分》,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林内亚•唐恩(Linnea Dunne)是一个在爱尔兰生活了多年的瑞典人。瑞典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据说这与一种叫做Lagom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有关,Lagom被认为是瑞典的软国力。Lagom为瑞典语,在其它语言中并无对应词,大致有“不多不少,刚刚好”之意,但实际上内涵与外延又丰富复杂得多,在词性上也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皆可。瑞典人认为恰如其分、保持平衡、身心健康、以诚待人、有社会责任感等,都是Lagom。把原书名《Lagom》译成“恰如其分”,取的只是Lagom的基本意。书中内容涉及到瑞典人在工作、休闲、饮食、衣着、家居、健康、社群、环保等方面的细节。

在书里关于饮食的一章,介绍了瑞典人圣诞节前在家里做的一种饮料Glögg。制作这种饮料的主料和配料是:红葡萄酒、不加糖的苹果汁、干姜或新鲜去皮姜片、苦橙皮、肉桂枝、丁香、小豆蔻豆,有固定的比例。后配料是:橙片、肉桂枝、八角、提子干和去皮白杏仁。

制作方法是:(1)把所有的主料和配料放进平底深锅,慢火加热,直到看见其表面冒出水蒸汽,不时搅拌,不要把它煮沸了。(2)熄火,把锅盖上,放上一夜。(3)准备饮用前,重新慢慢地加热,然后倒到小杯子里,杯子里头预先放些后配料。

没有这种混制加热的葡萄酒,瑞典人的圣诞节是过不欢的。

这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中国人喝葡萄酒的一种方式。那时,中国人对葡萄酒的了解几近于零,餐桌上喝葡萄酒的极少,然而在卡拉OK这样的地方,人们发明并流行着一种喝葡萄酒的方法:在一个直身宽口玻璃壶里倒入一瓶葡萄酒,通常是长城干红,然后打开易拉罐,把一种叫做雪碧的汽水,倒到葡萄酒里去,兑一罐还是两罐,并无定规。唱一晚卡拉OK,会开许多瓶葡萄酒。

瑞典人喝混制加热的葡萄酒,不知有没有被法国人说过些什么;对中国人用雪碧兑葡萄酒,法国人着实是大大地鄙视了许多年。法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葡萄酒生产国,葡萄酒文化的底蕴深厚,品饮葡萄酒在那里有一套一套的规范,在法国人眼里,中国人那样喝葡萄酒,真的是没文化。

在各种饮料当中,茶与葡萄酒有颇多可比之处。茶叶是植物的叶,葡萄是植物的果实,都是在地里长出来的,茶和葡萄酒的品质,都与风土、气候、品种、年份、制作等有关,饮用条件和方式也多有讲究。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三国两晋时期,饮茶之风渐盛。直到如今,茶是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的日常饮料,就正如葡萄酒是西方人日常佐餐的饮料一样。不止一个法国葡萄酒酒庄的庄主对我说过,他们之所以对开拓原本空白的中国葡萄酒市场充满信心,是因为中国人会品茶,会品茶的舌头绝对能品葡萄酒。

如今,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各葡萄酒生产国,极力开拓中国市场,向中国推广葡萄酒文化。而据史料,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最早始于公元5世纪,至16、17世纪,传至以西方主流文化为背景的欧洲及北美,并在那里流行起来。自那以后,茶叶逐渐成为了中西贸易的主要商品,占中国各种出口商品货值的比重,最高时达50%以上,占第一位的时间长达200多年。

最近,旅美历史学者何思兵博士翻译了一本老书,请我校读译稿,书名为《广州的中国人》(The Canton Chinese)。此书作者欧斯门•替分尼(Osmond Tiffany,Jr.)是美国人,1844年5月,21岁的他乘坐一艘三桅商船前往中国,历经四个月艰辛,9月到达广州,停留了四个月,于次年农历新年前离穗返航。在广州期间,他到了一个外国人所能到的许多地方(那时对外国人的活动区域有限制),了解当地社会经济民风世俗。1849年,他在波士顿出版了这部广州游记,距今已170年。

1.《【红酒跟茶水能一块喝吗】葡萄酒兑雪碧??红茶加奶加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红酒跟茶水能一块喝吗】葡萄酒兑雪碧??红茶加奶加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304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