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人猿泰山


商洛,在陕西的地市中,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品牌影响力,都属于组员级别的存在,只有旅游或许还能混个小组长。

实话实说,商洛位列陕西经济9强,是陕西相对落后的地区,山多地少,又无资源。论工业基础,姑且不算西安,亦比不过宝鸡、咸阳;论能源,比不过陕北榆林、延安二兄弟;论旅游,比不过宝鸡、汉中、渭南等。而目前商洛要做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减少对投资拉动的依赖”,为尴尬处境解围。

商洛的寂寞

巍巍秦岭大山中的商洛,为陕西陕南三镇之一,接河南、连湖北,一脚跨三省,关中之武关所在地,当然,最著名的是商鞅的封地。号称秦楚咽喉,是除经济之外的战略要地。

现今社会,谈论一个城市,不能不谈经济,也绕不开中国第一流行词“GDP”。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商洛GDP高达837.21亿元,虽仅为西安市的十分之一,但仍位列陕西地市9强。GDP比上年增长5.3%,比省考目标任务相差2.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8个百分点。

商洛的区位环境和地上、地下资源决定了其发展的机会和瓶颈。虽然一脚跨三省,但由于地处秦岭山区,交通不便,相对闭塞,对外交往和经济发展受到束缚,这就导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加之人口较少,本地服务业发展也缓慢。除了当年三线建设时期,大企业喜欢往山区跑,现在哪个企业愿意进山。

遗憾的是,上世纪60年代商洛错过二汽,错过了未来。目前,地上资源当属旅游,虽然也算风生水起,但因各种原因,也已陷入“肾虚”状态。而地下矿产资源,理论上十分丰富,各种探明储量的金属、非金属矿种有46种100余处。但实际上,由于地处秦岭断裂地层,这些矿种多呈“鸡窝”型分布,难以进行大规模开发,所以造成矿业企业规模较小,无一大型企业出现。

由于整个区域全被大秦岭环绕,商洛自古人杰地灵,属于世外桃源的地方,也是古代躲避战争、男耕女织的理想家园。当人类文明进入到追求物质与精神生活齐发展之时,当年的人间世外桃源自然境况,就变成了今天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商洛,山多地少,又无资源,在陕西的地市中,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品牌影响力,都属于低级别的存在。

商洛的经济发展始终面临着一种“两难”性矛盾:优势与劣势同在、机遇与困难并存。比如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中平原城市发展规划》,把商洛的商州、丹凤、洛南、柞水三县一区纳入进来,成为发展的一次绝佳机会。但如何结合实际,趋利避害,抓住政策红利,进入快速发展期,对商洛决策者是个考验。

相对贫困依然是商洛的基本市情,按商洛2020年政府报告的说法是,2019年“部分经济指标低于预期;转型发展步子不快,重大项目储备不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效果不明显;债务管控和生态环保刚性约束增强,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困难;刚性支出因素增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商洛的投资增速目前处于触底期。2019年,商洛市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下降。商洛统计局在一篇《近年来商洛投资运行简析》中建议,商洛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减少对投资拉动的依赖。”

近些年,商洛服务业占比虽然在不断增加,但对经济的贡献率却在不断减弱。而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占全省的比重仅为4.4%。就是与安康市相比,数量少于安康,新增数量不足,差距越拉越大;与其他地市相比,更显寂寞。

商洛经过多年的接力打造,商洛形成现代材料、现代医药、绿色食品三大支柱产业。整体来说,商洛的发展或许需要注重一产二产化,二产三产化,三产一产化。当前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旅游与茶叶,但处境却有点尴尬。

旅游“肾虚”在何处?

按照商洛城市规划,其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一个集山、水、城为一体的环境优美的旅游型城市,现在主要是利用“中国气候康养之都”“国家森林城市”金字招牌,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和山镇柞旅游一体化发展。

2019年商洛市接待游客6556.2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0.26亿元,分别增长12.1%和16.0%,位列陕西7强。但综合其资源,理想的排位应该是5强,超越汉中和咸阳。

细究一下,发现商洛在旅游品牌宣传上也有过好的定位,但输在落实不力。在2019年底召开的商洛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5年)中,商洛又提出了打造“国际一流的山地休闲旅游目的地和秦岭休闲之都”。但不知撰写规划的专家自己清不清楚,几年前商洛提出“秦岭最美是商洛”这个宣传口号,都没有借大秦岭的“风”吹起来、火起来。有业内旅游专家认为,时至今日,商洛旅游已经显现“肾虚”状态,每年就搞个不疼不痒的“秦岭生态旅游节”就草草了事。

缺乏营销和执行的落地,也就没有了“秦岭最美是商洛”的长尾效应。

估计很多人都没搞明白,为啥这么好的宣传口号、这么精准的定位、这么大的营销投入,就是没有转化为理想的品牌形象呢?为啥 “腰”越来越软,自己都喊不动了呢?

不可否认,这个定位值得拍掌叫好!但尴尬的是,大家都知道,陕西秦岭的主峰在宝鸡境内,估计当时商洛提出这个宣传口号时,宝鸡旅游领导都会哭晕。因为同样有趣的是,西安从来不宣传秦岭,宣传的是自己家里的兵马俑、大雁塔和渭南兄弟的华山、宝鸡兄弟的法门寺,以至于外地游客误以为华山、法门寺就在西安市呢?

其实,“秦岭最美是商洛”越来越“肾虚”的原因是,一是“饮食”出了问题,二是“体力不支”。

什么是“饮食”问题?说人话,就是请人策划环节出现问题,水土不服。只求高大上,营销没落地,属于典型的“干打雷不下雨”。给商洛旅游诊断和策划的都是大师级的专家,大师级专家的统一特点是,理论高、实践少,远离一线游客。而接地气的营销公司基本是本地公司,名气小、理论差,或许实用,但实际情况是商洛基本没有用,也许是怕掉价,觉得与高大上的品牌不符。

“体力不支”的原因是没有形成兄弟帮,说人话就是,没有推出核心景区。看到这,有人会说了,商洛有5A级景区金丝峡啊,比宝鸡太白山评上5A还早两年呢,而且陕南的汉中、安康还没有5A级景区呢,没错,金丝峡是商洛的核心景区,但放眼陕西,金丝峡是否具备大杀四方的实力?放眼全国,是否有大杀四方的胆量?实力不足营销补!金丝峡的营销是否具有引领旅游营销新趋势的思路,从而带动商洛旅游一众小兄弟发展起来?金丝峡的营销是否能起到一统陕西及周边的实力?

说到这,还不明白商洛旅游“肾虚”的原因吗?再翻译一下就是:一枝独秀不是春!没有顶级资源的金丝峡,没有高明营销的金丝峡,不是商洛旅游的“真核”,金丝峡无力带动整个商洛地区及周边地区旅游的发展,更无力协助商洛树立“秦岭最美”的品牌形象。在此情况下,“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一定是由3-5家核心景区共同构成的,需要集团军海陆空立体部署,实行精品人海战术才能撑得起“秦岭最美是商洛”这个大IP。

插一段渭南、宝鸡、延安的广告:渭南旅游为什么高居陕西旅游三强之一?因为有华山这个中国顶级大IP,可以一骑绝尘引领渭南旅游全面飘红。宝鸡为什么位居陕西旅游第二位?因为有“双核”保证,秦岭主峰太白山,佛祖圣地法门寺,再加上一众小兄弟,共同支撑了宝鸡旅游品牌。而延安旅游呢?在景区层面没有顶级IP,但延安就是顶级IP ,走的是集团军作战方式,宝塔山、杨家岭、枣园、延安革命纪念馆等,每一个都是一流景区,但都不能代表延安,但离开这些景区又无法支撑延安旅游品牌。商洛旅游亦如此,打造商洛旅游大IP ,战略和方向是对的,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忘了打造三五家核心一流景区来支撑商洛旅游品牌。

其实,商洛旅游资源挺丰富的,有山有水有峡谷,有洞有梁有森林。一山一梁两峡谷,一河一林两溶洞。

一山一梁两峡谷,其中一山指的是:秦岭三大名山之一的天竺山,雄伟壮观,号称秦岭最雄伟的山;一梁指的是秦岭第一梁—牛背梁。两峡谷指的是金丝大峡谷和天蓬山寨大峡谷。金丝峡,是陕南唯一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蓬山寨大峡谷是新晋网红大峡谷,景色更美,瀑布更大更多。

一河一林两溶洞,一河指的是丹江,一林指的是木王森林公园,两溶洞指的是柞水溶洞和山阳月亮洞。

其实,好好打扮下这8大景区,足以让商洛旅游的“腰”硬起来,在此8家基础上重点打造3-5家核心景区,商洛旅游才能真正成为“秦岭最美”!

商洛茶叶如何飘香?

当年茶圣陆羽在其传世名作《茶经》开篇中即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言对后世影响实在太深远了,以至很多人到现在都认为我国只有浙江、安徽、福建、贵州、云南等地是产茶大省,却没有注意到其实地处西北的陕西,尤其是陕南地区,也堪称产茶重镇。并且,陕南也是属于地理位置上的南方。陕南地区,主要指陕西省南部的安康市、商洛市及汉中市,地处北纬三十度上下加减五度这条我国最为著名的茶叶带上。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那么一方水土也孕育了一方茶叶。

陕南地区是块宝地,自秦汉以来,便盛产以炒青为主要加工特色的绿茶,代表性品种有:汉中仙毫、紫阳富硒、宁强雀舌、商南泉茗、安康银峰等十几种。

目前陕西茶叶基本形成两大阵营,一是咸阳茯茶,已经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在外地人眼里代表了陕茶。二是陕南绿茶,与江南地区的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等名优绿茶相比,相形见绌,品牌影响力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甚至不及邻居河南信阳毛尖有名。就陕西地区而言,商洛地区茶叶代表是商南泉茗、商南富硒、镇安象园,与汉中仙毫、紫阳富硒也不在一个量级上。

商洛茶叶代表商南泉茗,人称“绿豆汤,板栗香”,具有显著特点,最初叫“毛尖”,后定名“泉水清”茶,1987年6月中国茶叶研究所认为“泉水清”属半烘半炒的高档优质绿茶,建议将原名改为“商南泉茗”。但2010年,商洛为打造陕西茶叶龙头企业,开始推出“秦岭泉茗”,统一商标使用管理、包装等,可谓下了大力气。

按理说,陕南绿茶品质优异,富有特色,缘何全国知名度不高,消费群体更是局限在陕西,或者西北地区呢?

说起来,商洛对茶产业有着其它地方不可比拟的一番事业心,现在商洛除了传统绿茶之外,还有红茶、白茶、黑茶甚至乌龙茶,不能不说,种类丰富。

但尴尬的是,商洛无论是茶叶面积还是茶叶产量的增幅在陕西都很弱。截至2019年底,陕西茶园面积281.49万亩,商洛茶园面积仅为53.9万亩。从茶叶单产水平看,商洛也远低于汉中和安康。

当前,商洛茶业生产加工企业及茶叶专业合作社167家,而安康有茶叶专业合作社334家,发展茶叶生产加工厂856家;汉中有茶叶产销企业1889个,其中茶叶加工企业819个,经营企业882个,茶叶专业合作社188个。同处陕南,尴尬的处境可以想象。

总体来看,商洛茶叶生产规模小,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与国内主茶区相比仍然不高。茶叶企业整体上小、散、弱,缺乏大型行业领军企业,产业拉动和市场开拓乏力。在良种繁育、与农户利益联结、产品深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尤其是急需把良种繁育作为茶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

从商洛茶叶产业发展的态势和前景来看,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着规模扩张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低,茶叶产业规模效益尚未显现;茶叶产品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如速溶茶、茶饮料、保健品、茶叶天然产物等生产基本处于空白,茶产业链延伸远未到位,特别是增值空间最大的二、三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有一篇“商洛茶业竞争力研究”的论文曾指出,商洛对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宣传等方面的扶持、投入不够,导致茶叶产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2019年, 商洛一、二、三产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8.5%、26.7%、64.8%,其中一产投资下降18.7%,二产和三产扭负为正,由此可见商洛的投资格局。

话说回来,说茶叶就得讲营销,讲营销就得尊重市场,不管怎么样,商洛茶叶需要作响一个品牌,讲点传播内涵。有行家建议,商洛茶叶要在毛尖茶加工上下功夫,对产量较大的炒青中档茶,既要追求质量,又要降低成本,这样才能牢牢把控西北茶业主流市场和消费人群。不管怎样,切不可丢失本地市场。

说一句套话,商洛绿茶如何走出商洛走向全国,任重道远!

1.《(陕南绿茶怎么样)陕南绿茶价格目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陕南绿茶怎么样)陕南绿茶价格目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338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