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9月26日报道 外媒称,随着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所占份额慢慢缩小。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场的票房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8%,达到47.7亿美元。跟几年前好莱坞电影主导中国市场的情况相比,现在中国国产电影已占到60%的市场份额。

据日本9月25日报道,好莱坞电影的势头在中国市场上似乎开始减弱。从2017年至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虽然再度转为增长,但这主要是因为国产电影的成功。其中,2017年公映的尤其大卖。另外,战争题材影片的票房收入高达5.75亿美元,创今年国内票房之最。中国电影在整个票房收入中的占比,在今年上半年为60%,相比上年同期的39%大有提高。

报道称,高质量的作品、投入巨额预算的动作电影,这些是中国国产电影获得成功的秘诀,同时,对外国电影的进口限制及其他限制措施也对国产电影有利。今年票房排名第二的、排名第三的,也都是国产电影。

报道还称,进入票房排行榜前十的好莱坞电影,仅有这3部。

报道指出,从全球范围看,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扩大之势也令人瞩目。中国春节长假推动了电影票房收入增长,今年1至3月,中国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超过了北美。

报道还指出,进入夏天后,好莱坞大片相继上映,今年上半年北美电影票房达到60亿美元,超过中国票房的48亿美元,重新回到霸主地位。

但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每年的票房收入将超过110亿美元,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据一家电影调查公司预测,到2022年中国年票房收入将增长到140亿美元。

报道称,北美市场的年票房收入在过去几年里维持在110亿至114亿美元之间。

报道指出,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的中国,是决定着投入巨额预算制作的好莱坞大片成败的极为重要的市场。但是,随着中国国产电影人气高涨,外国电影的重要性也许会减低。

另据澳大利亚洛伊解读者网站9月24日报道,根据报道,中国2018年前8个月的电影总票房已经达到67.9亿美元,比2017年同期增加约10亿美元。好莱坞电影长期主导着中国票房,不过近来一些国产电影取得的成功表明,中国观众的喜好发生了变化。

报道称,中国观众不是一个同质化群体。生活在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的条件优越的城市年轻人与进城务工人员或者留在小城市及农村的人相比,观影习惯有着明显的区别。

调查结果发现,富有的、受教育程度高的都市人经常观看好莱坞大片和外国电影,但条件不那么好的中国人大多爱看华语电影,而且大多数人从未试图去观看外国电影。许多条件不那么优越的中国人更喜欢观看反映自身现实的电影。这些消费者喜欢有中文字幕的本土电影,这有助于他们理解银幕上描绘的活动,并让他们投入的观影时间变得有价值。

报道指出,随着中国的连锁影院向下一级城市扩张,再加上通过专门打折的应用程序购买的电影票的价格还算可以接受,一线城市以外的中国观众的观影偏好对影院排片人员来说将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对好莱坞影片感到厌倦,再加上连锁影院在全国各地的扩张,国产电影可能会对票房收入产生真正的影响。

美媒:中国国产电影异军突起 好莱坞电影艰难争夺市场

参考消息网6月21日报道 美媒称,影片5月在中国的上映情况像好莱坞期待的一样好,由漫威影业公司和迪士尼影片公司联合推出的这部佳作上映的首个周末取得超过2亿美元的票房收入,令其成为在中国上映首个周末票房收入高居第二的影片。

据美国网站6月19日报道,在全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的上映时间比中国早两周,在某些方面,该影片在中国的成功是锦上添花。该影片在全球上映的首个周末取得6.3亿美元票房收入,为电影史上最高票房,但2亿美元仍是一个大数字,而且随着北美地区电影观众稳步减少——电影上座率2017年降至22年来的最低点,中国观影者对好莱坞而言从未如此重要。

报道称,中国拥有全世界增长最快的电影市场,好莱坞面临的挑战是保持对中国观众的吸引力,尤其是在中国国内电影行业开始迎头赶上的背景下。

北京电影制片人、电影评论人士关雅荻说,通过提升制作质量以及聚焦对中国观众具有更直接吸引力的主题,中国电影行业获得了发展动力。关雅荻警告说,随着中国电影行业继续发展,好莱坞的竞争优势可能消失。

关雅荻说:“这里的观众仍然喜欢好莱坞电影,但将来我想他们将更有兴趣观看有关中国自身故事的电影。”

报道称,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令人惊讶。虽然美国和加拿大的票房收入去年下滑2%,但中国电影票房增长22.3%,达到85.9亿美元。为了跟上激增的需求,中国影院银幕数量2017年已增至50776余块。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估计,到2021年,中国将拥有超过8万块银幕,几乎是美国的两倍。

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票房首次超过北美。当时上映的数部好莱坞影片甚至在中国取得了更高的票房收入,包括和。不过,即便最成功的好莱坞佳作,也难以与中国国产影片竞争。今年以来,中国最成功的影片是军事动作片,在全世界取得超过5.79亿美元的票房。位居第二,全球票房超过5.44亿美元。

报道称,中国还向其电影行业投入了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金,目标是与好莱坞佳作竞争。4月28日,在于中国首映两周前,全球最大的影视产业园东方影都在中国港口城市青岛正式竣工落成,该影视产业园由中国著名地产开发商大连万达集团投资建造,万达集团还控制着美国院线美国电影院连锁公司以及好莱坞影片公司传奇影业公司。创始人王健林已承诺向电影制片人提供慷慨的补贴,同时表示将把重点放在中国电影上,预计东方影都每年将拍摄制作影视剧约100部。

资料图:观众在电影院排队购票。新华社记者 杨青摄

中国春节消费折射经济转变 外媒:电影旅游火爆 传统商品失宠

参考消息网2月25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传统的春节消费热潮持续到了狗年,高科技消费品在像电影和外出就餐等节日活动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据澳大利亚2月23日报道,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月15日至21日的春节期间,餐饮和购物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0.2%,达到约9260亿元人民币。类似扫地机器人等消费品尤其受欢迎。

此外,中国票房收入也飙升了52%,其中本土喜剧“捉妖记2”和“唐人街探案2”领衔票房。国家旅游局说,国内旅游收入增长了12.6%,达到4750亿元人民币,东南亚国家依旧是最热门的出境游目的地。

报道称,继春节假期之后的首个工作日,随着旅游和票房数据的强劲增长,与旅游和电影相关的在岸中国消费股票也紧跟上涨。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他们预计2018年票房收入增长将超过25%。

报道称,这些开支数据凸显了中国向消费主导型经济的长期转变,以及摆脱了老式的投资和出口推动的经济增长。

北京民生银行研究员温彬说:“近年来,在地方的基础设施投资如电影院和电信等领域得到了改善,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年轻人现在可以更好地享受娱乐服务,这将有助于提升未来的整体消费。”

另据网站2月22日报道,假日期间,上海有代表性的旅游胜地“豫园”每天接待游客达20万人。“昨天在上海迪士尼乐园玩儿,今天转战这里”,20日下午,来自安徽省的一位父亲拉着儿子的手,在挂满灯笼的商店街上漫步,头上还带着在迪士尼乐园购买的三角帽。此外,跟着导游的三角旗行走的团体游客也引人关注。

报道称,一般认为,与10月的国庆节不同,春节期间一家人回老家团聚的情况很多。但近年随着人口不断从农村流向城市,同时中产阶层收入持续增长,一家人一起外出旅游的家庭也在增加。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春节期间赴海外游客达到650万人,将创出历史新高。日本的羽田机场的国际航线航站楼在长假的最后阶段,因享受赴日旅游的中国游客的回国高峰而一片混乱。

此外,回乡探亲群体的娱乐消费也表现强劲。据中国电影调查公司“艺恩咨询”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票房收入超过50亿元,比1年前增长6成。电影院观影人数自2016年至2017年初增长乏力,但近来由于热门作品的续集持续上映等推动而迎来快速复苏。

同时,电子结算和电子商务普及等消费模式的变化更加明显。借助腾讯控股运营的智能手机结算服务“微信支付”,7.68亿人利用红包功能互赠“压岁钱”。据第二大电子商务企业京东集团在春节前汇总的统计显示,水果等生鲜食品的订单翻了一番,往老家等邮寄礼品的用户正在增加。

另外,旅游等“体验型消费”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传统型的商品销售增长乏力,原因之一是房地产价格上涨乏力导致的财富效应缩小。

春节期间的上海豫园

新媒关注电影:展示中国实力 点燃爱国热情

参考消息网2月22日报道 新媒称,根据也门撤侨事件改编的军事题材电影异军突起,成功在中国农历新年期间点燃爱国主义热情,商业化的主旋律电影再度成为中国展示国家实力和军事力量的宣传手段。

据新加坡2月21日报道,这部由香港导演林超贤执导的电影,被很多中国网民称为2018年版。影片以2015年发生的也门撤侨事件为背景改编,讲述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八人小组营救被劫持的中国人质的过程。

大年初一上映时,第一时间票房不如其他几部贺岁片。不过因为在豆瓣等平台获得同档期电影中的最高评分,成为口碑大赢家,票房成绩随之蒸蒸日上。

报道称,虽然是一部商业片,但影片拍摄获得中国海军支持,并大量展现海军军备,被外界视为一部中国对外展示海军形象和国家实力的政治宣传片。

不少军事迷在观看电影后发现大量海军装备在影片中亮相,例如执行也门撤侨任务的054A型护卫舰临沂舰、大型登陆舰昆仑山舰等海军现役军舰,以及具有强大防御和攻击能力的730型近防炮。

电影中的“蛟龙突击队”也以中国海军陆战队的蛟龙突击队为原型。根据中国媒体介绍,蛟龙突击队享有“海上蛟龙、陆地猛虎、空中雄鹰、反恐精英”的美誉,具有全地形渗透突击和海上反恐作战能力。

此外,影片结尾处也出现中国海军战备巡逻舰艇在南中国海驱逐外国军舰,要求对方“立即离开”的画面,彰显在有争议的海域捍卫领土主权的能力。

媒体引述一名军方人士在观影后指出,影片充分展示出海军从海上向陆上运送力量,对陆支援、影响陆上局势的能力,这也是海军拍摄此片的主要目的和政治意义所在。

报道称,很多人把这部影片同去年打破中国影院票房纪录的做对比,认为没有大肆宣传爱国口号,也避开个人英雄主义,更能让观众产生认同感。

中国军事专家、退役少将徐光裕向指出,在小鲜肉充斥银幕的大环境下,军事题材电影依然受到大众欢迎,说明国家安全和国家实力等课题能激发更多人的共鸣,而影片除了展示中国的军事力量,也向外界展现中国在处理一些国际问题时的态度。

他认为,中国在崛起过程中除了发展经济力量,防卫力量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外界应该用常态化心态去看待中国通过演习、阅兵甚至是电影展现军力和国力。

主旋律电影走商业化路线,讲述中国崛起的故事,正成为中国国产电影创作的一个新方向,也受到中国官方大力肯定。除了,2017年9月上映的也得到空军支持,展现空军的装备和实力。

电影海报。

澳媒:“银幕英雄”折射中国崛起 中国电影全球推广软实力

参考消息网2月12日报道 澳媒称,中国的电影观众就像世界各地的观众一样,早就习惯看到好勇斗狠的动作明星代表美国对战坏蛋。但是,随着中国越来越果敢自信的外交政策在电影中展现,这个世界第二大市场的银幕上的英雄们正越来越多地打起中国的旗帜。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网站2月10日刊登题为的报道称,这个月,一部新的动作电影将在春节档期登陆各大影院。

报道称,这部片子基本上讲述了中国海军在三年前的一场冲突中从也门撤出数百名中国人和外国人的真实故事。这部影片被称为中国首部现代海军电影,在风格和内容上同好莱坞的动作影片有许多相似之处。

北京的电影票房分析人士蒋勇说:“现在在中国,有越来越多关于军队的新闻,这或许反映了全球大环境以及中国正成为一个大国的现状。”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电视艺术中心等联合出品,在此之前刚刚上映过一部打破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纪录的类似影片——。

报道称,讲述的是一个中国前士兵在非洲面对邪恶的雇佣兵保护中国工人和当地平民的故事。就像过去的好莱坞电影一样,电影中充满着爱国激情。

蒋勇说:“的成功源于多种因素。导演吴京有丰富的海外经历,其中包括在美国的经历,所以电影的风格非常国际化。”他说:“电影上映时,中国和印度正在边境紧张对峙,所以这也促使人们关注这类题材的电影。”

报道称,以前,一部有关中国士兵干涉外国冲突的电影可能会显得过于激进。但是,中国在非洲之角设立了第一个海外军事基地,而且开始保护自己在海外的大量利益。

美国记者、“中国底片”网站创始人乔纳森·兰德雷思说:“随着中国走出去并在自己边境之外采取干涉行动,电影反映这个主题也是顺理成章的,就像之前的好莱坞一样。”他说:“上世纪中叶和后来的越战时期,美国的电影也是如此,但是兰博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欢迎。”

报道称,中国政府希望通过电影在全球推广自己的软实力,但是在国内市场上,除了娱乐,重点还是弘扬中国的“价值观”。中国的电影市场票房规模到2020年预计将超过美国。

北京大学的电影研究人士张慧瑜最新为“第六声”网站撰写的一篇文章说:“好莱坞大片通常宣扬普世价值观,而中国的军事题材电影是建立在为了国家利益牺牲自我的高度国家主义情怀上。”她说:“这些电影的情节主线都是中国的英雄采取主动,在中国的国境外战斗,并让威胁无辜受害者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它们刻画了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的形象。”

报道称,中国的电影弘扬国家主义并不新鲜,这是1949年之后成立的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指导原则。但是,观察人士说现在出现了一种现代的变化。

一书的作者孔安怡说:“这些电影基本上都是抱着商业目的的商业电影制作人拍摄的。这是一个重大变化,它将中国电影的非国家化与这些电影本身的国家主义视野融合起来。”

      2017年12月4日,2017中国-东盟电影节4日晚在马来西亚行政首都普特拉贾亚国际会议中心落下帷幕,中国电影史上票房冠军获得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导演、主演吴京在2017中国-东盟电影节接受颁奖后致谢。新华社发

外媒称中国利用好莱坞发展国产电影:未来银幕主角将是中国人

参考消息网1月7日报道 英媒称,美国电影行业曾经被视为投射软实力的完美舞台,但如今中国似乎对于扩大其在该行业的触角范围改变了想法。

据英国网站1月5日报道,梦工厂动画前首席执行官、曾经在与中国合作伙伴组建东方梦工厂时发挥重要作用的杰弗里·卡岑贝格表示,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好莱坞深切感受到了这种姿态变化,据一位电影行业高管称,当初中资实体“基本上是在白白送钱”。如今这个阀门关闭了,至少目前如此。

报道称,中国在好莱坞的影响力在过去10年大幅提升。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研究员孔安怡表示:“尽管资金流动格局出现了变化,但你很难在好莱坞找到一家制片商愿意制作负面描写中国的电影。”据IMAX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葛尔方表示,这种情况反映出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随着中国的城镇化,其票房市场迅速增长。这家巨幕影院运营商在中国有482块银幕。

他指出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15年前中国还只是“全球票房非常小的一部分”,如今中国已经可以匹敌美国这个全球最大影院市场。咨询公司艺恩的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国票房收入平均每年增长35%——尽管2016年的增速降至3.5%,达到453亿元人民币,2017年增速料将再度下滑。相比之下,2016年北美票房达到了约114亿美元。

好莱坞制片商不愿自家的电影被一个如此庞大的市场挡在门外。北京无限影业创始人戴德·尼克尔森说:“在好莱坞电影能否获得成功方面,中国极为重要。”

各大制片商,如华特迪士尼、华纳兄弟、环球影业、索尼影业,出品的电影都从正面角度刻画中国及中国人角色。如今,许多美国的大片都有中国明星出场。

葛尔方表示,好莱坞电影情节里中国人角色越来越高的曝光度“更多是受经济考量驱动”。他认为,针对中国观众的营销并不仅仅在于售卖电影票。“在那个市场开辟商品和其他辅助创收渠道也很重要。”

报道称,好莱坞制作的科幻电影越来越多地将中美两国描绘成拥有和谐、合作的关系。孔安怡教授指出,近年出品的和两部科幻电影,都描绘了中美两国角色开展合作。她表示:“它们归根结底都是对中美合作的非常积极的刻画,而这不反映现实世界的情况。”

报道称,中国在好莱坞打造软实力的努力,让其与美国合作伙伴建立起新的联盟。

卡岑贝格认为,好莱坞将继续寻求从中国不断增长的国内市场分一杯羹。“中国肯定会成为世界最大电影市场。”他说,“好莱坞不能忽视中国……客户在哪,你就去哪。你忽视它,受损的是你自己。”

报道称,在中国,利用美国的创意专长来帮助发展中国本土电影行业,似乎优先于中国在该行业投射软实力的雄心。

总部位于北京的制片公司、与好莱坞电影和中国电影都开展合作的Base Media的制片负责人Joe Fang说:“庞大的市场需要国产大片来抗衡好莱坞。眼下本土电影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大片。”

最近一部火爆的影片在中国上映后创下多项纪录。这部民族主义主题的动作片由美国演员弗兰克·格里洛饰演坏人,而漫威卖座大片的两位导演乔·拉索和安东尼·拉索为该片提供指导,在特效方面提供了专业建议。该片的中国票房超过8.5亿美元。

南加州大学的骆思典教授说:“我们会看到更多这种方式的‘外援’。中国将大举进军动作片,但主角将是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

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说:“借助外国优质资源讲述中国故事,成为探索实践的重点路径。”他还表示,中国吸引了许多国际知名电影艺术家以各种形式参与创作中国电影。

资料图片:2009年6月28日拍摄的“HOLLYWOOD”标志。新华社记者 戚恒 摄

1.《中国票房最高的电影 外媒:国产片开始主导中国电影市场 高质量作品是成功秘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票房最高的电影 外媒:国产片开始主导中国电影市场 高质量作品是成功秘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3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