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25日报道 法国10月20日发表题为的文章,作者是尼古拉·巴韦雷。

文章称,全球经济正进入放缓阶段。其中的原因之一要到地缘政治政策中找寻。

文章指出,自1989年以来,经济占据西方领导人优先任务中的中心位置。他们被信贷经济增长创造的欢愉所鼓舞。然而,文章认为,与美国所谓的超级强权相通的美国的出格行径,以及带着历史终结和向武器说再见梦想的欧洲的天使主义一起,阻止了西方国家理解并适应21世纪的世界。

文章称,如今,政治和历史在报复。21世纪将仍置于全球化的标志之下。但是,由资本全球普及化和数字革命引领的一体化力量现在开始被政治机构和经济、文化、价值观体系的剧烈分歧所主导。现在是去全球化时刻,其标志是分裂,极端化,经济、社会、权力、文明模式之间的冲突。

文章认为,现在的混乱是多个历史周期同期终结的结果。如今,从未停止前进的历史在加速。

文章称,“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唯一的世界上,但它连通的是绕不过去的过去。”

文章指出,西方国家需要从历史的教训中吸取经验,在21世纪重新站稳脚跟。

日本学者:西方社会价值观鸿沟日益扩大

参考消息网5月6日报道 4月24日发表京都大学副教授柴山桂太的文章称,西方社会价值观的分裂是导致欧美近期政治动荡的深层次原因,人们在享受国际贸易和知识经济带来的恩惠的同时,需要拿出智慧维护社会团结和政治稳定。

文章称,英国脱离欧盟和美国特朗普总统的保护主义使一直以来朝着一体化前进的世界经济产生动摇。这也被称作逆全球化潮流而动的事态。

美欧中间阶层没落

文章指出,人们尤其关注的是被称作“中间阶层没落”的现象。瑞士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理查德·鲍德温在中作了如下说明:这次的全球化开始之前,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中国家脱工业化。发达国家有许多工厂,生产率急剧提高,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变大。

然而,现在的信息通信革命大大改变了这种关系。这是因为,生产工序细化,国际分工发展。企业将工厂转移至海外,发达国家脱工业化,而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阶段。各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发生变化,曾经的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逐渐赶上发达国家。

另一方面,新的全球化产生了新的问题。在发达国家国内可以找到工作的,是位于全球价值链上游利用知识和创意获得更高利益的高技能劳动者以及服务业低工资人员,处于中间位置的劳动者失去工作。自20世纪后半期,发达国家中间阶层收入增长停滞,其原因之一正在于此。

文章称,新的全球化造成人口和资本向大城市偏移,高端人才聚集在大城市积极创新,而地方则面临产业衰退和人口流失的危机。实际上,2016年英国公投中支持脱欧和美国总统选举中支持特朗普的主要是地方选民。

两类人价值观分裂

也有人指出,发达国家脱工业化和知识经济化导致价值观分裂。文章援引英国记者戴维·古德哈特的观点称,发达国家民众分为两个阶层,一类是“各地人”,另一类是“某地人”。

“各地人”是只要有工作则可以到任何地方生活的人们。他们离开家乡考入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从事专业工作。他们具有进步的价值观,奉行成果主义和能力主义,他们赞成全球化和欧洲统一。由于这些人通常处于社会上层,政治通常体现这群人的意见。

“某地人”通常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在当地就业结婚生子。他们比起个人权利更重视地区社会秩序,尊重传统权威。也就是说,他们就是按照传统习惯生活的普通人。他们虽然是多数派,但很多时候不表达政治意见,对舆论的影响力较小。

文章称,这两类人原来是混杂在一起的,但从20世纪后半期开始,两者开始清晰地分离开来。“各地人”和“某地人”都是与和自己价值观相同的人进行交流,相互之间缺乏交集。前者认为后者是落后于时代、没有进步的人,后者则感觉前者是“一群令人讨厌的家伙”。

“某地人”愤愤不平地认为,全球化和欧洲统一都是都市精英们为了创造自己的理想社会而推进的,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考虑公众的事情。这种不满情绪达到顶点,引发了最近动摇英美的政治动乱。

文章认为,在价值观上产生的对立是难以解决的。要发展知识产业,必须充实高等教育和提高大城市竞争力。然而,这种政策在结果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是,加剧大城市和地方、“各地人”和“某地人”的分裂。

西方政治呈两极化

文章称,西方社会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是,利害关系和价值观不同的人群之间相互理解。然而,现在作为其政治基础的社会团结被摧毁。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新机遇的知识阶层和无法抓住机遇的普通人之间,在经济机会和价值观方面难以填补的鸿沟日益扩大。一类人认为应该进一步推动全球化,另一类人认为应该阻挡全球化潮流保护共同体,政治出现两极化,两类人无法简单地混杂在一起。

文章认为,民粹主义是以这种分裂为养分不断成长的政治运动。

自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的第一次全球化时代,在后半阶段也与现在情况类似。思想家卡尔·波拉尼在著作中指出,市场经济世界化的动向催生了对抗市场保护共同体的动向,这导致了上世纪30年代国际秩序的崩溃。

文章认为,现在西方国家的政治不满情绪还没那么严重。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给人们生活造成了沉重打击,但并没有像1929年那样发生世界经济极度崩溃的情况。政府危机处理能力和国家福利制度都远比90年前好,现在的全球化不太可能很快走向崩溃。

不过,文章同时指出,未来的事情不可预测。在价值观分裂的背景下,政治两极化的现象今后将继续存在。强调反移民的右翼明显崛起,左翼也出现了反对全球化的动向。人们感到自己的权利受到扩大的市场力量和一部分富裕阶层的威胁。

文章称,日本现在还没发生类似欧美国家的政治混乱。不过,与其他发达国家同样,中间阶层的没落和价值观的分裂正在加剧。在享受国际贸易和知识经济带来的恩惠的同时,维护社会团结和政治稳定,需要解决问题的智慧。

马丁·沃尔夫文章:西方国家玩火 全球经济遭殃

参考消息网10月17日报道 英国网站10月15日刊载该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题为的文章称,“不干蠢事”被视为“奥巴马主义”的内涵,反映了奥巴马从前任挑起的不必要的伊拉克战争中所吸取的教训。

文章称,对世界经济来说,这句话尤其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任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在本周华盛顿年会上发表演讲时说:“我们预计2019年全球近90%地区的经济增速将放缓。全球经济目前正在同步减速。”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和英国的联合调研报告给出了更加悲观的结论,认为目前的状况是“同步停滞”。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减速,尤其是工业和贸易领域的减速?这一现象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不确定性增加。英国杠杆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加文·戴维斯指出,这种不确定性已经“根深蒂固”。

文章介绍,在最新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仅为3%,低于2018年的3.6%。

重要的是,所有风险都在朝负面方向发展。英国“脱欧”可能引发混乱。地缘政治风险也有很多,尤其在中东,甚至包括亚洲。网络攻击的威胁依然存在,大规模恐怖主义同样没有远离。而且,我们还是没有处理好气候变化问题。

令人沮丧的是,大部分威胁世界经济的因素都源于“蠢事”。英国“脱欧”是愚蠢的,它会破坏与英国邻国及伙伴国间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日本与韩国愈演愈烈的摩擦也很愚蠢:日韩两国都遭到削弱。

文章认为,我们都在玩火。更糟糕的是,玩火的我们就住在易燃的房子里。正如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指出的那样,与其说危险之处在于全球经济减速,还不如说是在于我们很难拿出应对举措。

重要的是,这告诉我们,结构性整体需求不足仍然普遍存在,我们中一些人在2007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就开始研究这一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必须认清上文提到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式愚蠢”,而且应当认清同样致命的“‘把紧缩政策奉为圭臬’式愚蠢”。后者不仅表现为惧怕积极的货币政策,而且表现为拒绝接受替代手段,即财政政策。

文章称,决定价格的是经济基本面。令人吃惊的是,六大高收入经济体若想借款30年,竟然只需支付近2%乃至更低的固定名义利率,也就是说实际利率为零或者负数——如果央行实现通胀目标的话。

在这样的借贷条件下,只有对增长前景感到极度悲观的人,才会认定自己不可能管理好大量借款。如果款项用来创造高质量的人力、无形及有形资产,就更不用担心无力还款了。在此背景下,执着于消除预算赤字实在太愚蠢。假如实际利率再次上升,就说明更多机遇被发现,从而证明应该限制政府支出。与此同时,过去较低的借款成本会被锁定。而且,正如法国经济学家奥利维耶·布朗夏尔所指出的,利率低于经济增速通常比较安全。今天的形势似乎只是这种情况的极端表现。

文章认为,现在是脆弱的时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席卷高收入国家的民粹民族主义浪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无用的教条观念。经济适度放缓是一回事,但是因为愚蠢而拒绝应对经济急剧放缓就是另一回事了。

正如格奥尔基耶娃所言,我们确实需要“重新致力于国际合作”。这也是布雷顿森林委员会近期一份简报的主题。但是对今天而言,这样的雄心过于宏伟了。不过,我们至少可以停止干蠢事。

资料图片。新华社/路透

美专家认为:西方在亚洲世纪遭遇信心危机

参考消息网8月15日报道 法国网站8月13日发表题为的文章,作者为美国纽约银行梅隆投资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沙米克·达尔。文章称,在未来几十年中,当下的地缘政治秩序将会彻底重新洗牌,而随着目前经济位居前列的国家相比新兴国家的步伐落后,人们将看到一场全球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

文章称,根据众多预测,11年之内,美国将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跌至第三。中国将成为第一,印度则会紧随其后。同样,印度尼西亚、巴西和埃及也会超过一些发达经济体。目前的老牌经济强国中只有日本和德国还依然会在未来保住前十的位置。亚洲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30年可能占据全球份额的35%,这个比例在2018年是28%,在2010年还只有20%。

这其中有部分人口因素的作用。但除此之外,真实发生在人们面前的事实就是亚洲世纪的的确确正在到来。2005年,全球十大深水港口中只有三个在中国。大概10年后,全球十大深水港中国就占了七个,而亚太地区总共占九个。

陆上和空中交通运输也是同理。如今,人员进出最为密集的机场几乎全部位于亚洲。在企业方面,最近的变化是相当显著的。每年,杂志都会根据企业营业额评出世界500强企业。2008年,美国和欧洲企业主导这样的榜单,而中国只有3家企业位于前100名之中。10年之后,美欧的主导地位大幅下滑,欧洲百强企业从51个跌落到25个,而中国企业从3家提升到21家。

文章指出,这些变化的相关利害关系巨大。这必然带来的是全球消费和生产领域特别是原材料领域的重新配置。比如能源生产方面,2017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

服务方面也将同样如此。在最近30年间,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以及它们作为全球工厂的崛起让数百万人脱离贫困。人们将会看到这样的局面:像中国一样,一个国家将既是全球的工厂,也是消费者,还是服务的供给者。

而问题就出在这儿。文章称,正是地缘政治领域将成为中国崛起相关联的最为深刻的回响。在后危机的世界,背景音已经改变。这给了中国勇气,中国提供了与传统西方模式不同的替代选择。

文章最后称,在这个历史的精确时刻,西方正在遭遇集体性信心危机。美国对此心知肚明,而在长期贸易重新谈判上的努力也有部分这方面的原因。

德专家认为:西方应转变对俄罗斯的误判

参考消息网8月14日报道 俄罗斯网站8月12日发表题为的文章,作者为德国政治学家、德国-俄罗斯论坛学术负责人亚历山大·拉尔。文章摘编如下:

整整20年前,俄罗斯历史开启了新篇章。1999年8月9日,鲍里斯·叶利钦任命弗拉基米尔·普京担任代总理,并推举他为自己的接班人。

当时西方错误估计了西方自由主义模式对俄罗斯人的吸引力。到1999年,时代精神急剧改变,多数俄罗斯人不再向往追随西方。社会需要恢复稳定和法制。而西方继续认为,接纳西方价值观是俄罗斯的唯一道路。西方开始越来越不理解新俄罗斯。

外媒长期妖魔化普京

在20年后的今天,如果让一个典型的西方精英代表说说普京的好,他会犹豫不决。数年来,西方媒体将普京妖魔化为中断俄民主化并复辟苏联的“独裁者”。

相反,一个客观的俄罗斯人会正面评价普京:普京根除了高加索的恐怖主义、重建了国家的社会制度、恢复了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升级了经济基础设施,并且让俄罗斯免于进一步崩溃。

当然,近些年俄罗斯出现了不少不尽人意的经济停滞现象,依然存在崇拜西方的民众阶层。但西方过分夸大了俄罗斯人对普京的不满程度。俄罗斯街头的任何抗议活动都被欧洲自由主义媒体夸大成针对当局的群众起义。这令俄罗斯得出结论,西方幻想俄罗斯政权更迭。

普京展开对西方反击

除了不断批评“脱离民主”外,西方寻找各种借口指责俄罗斯对抗“自由主义世界秩序”。普京成了多极世界的主要建设师,这使其成为北约和欧盟永远的对手。西方不断向东扩大自身势力范围,而当俄罗斯试图将过去的苏联共和国团结在自身周围时,西方就以俄罗斯重建新帝国为由叫嚣。如今在西方变得衰弱之时,普京成为新一轮攻击的目标:据说,他企图动摇西方民主制度。

对西方而言,普京时代是接连不断的地缘政治对抗。但实际上发生了什么?事实上西方试图恢复1919年签署的所构建的欧洲安全架构:为遏制共产主义俄国的东欧小国封锁线。但当俄罗斯2008年想继续把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当作缓冲区时,发生了冲突。

普京全力阻止恢复地缘政治上的“凡尔赛世界”。他成功制止了北约向乌克兰和格鲁吉亚扩张。但俄罗斯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西方对俄实施禁运并企图将其隔离。

欧洲应该正视新秩序

普京的最后一个总统任期无疑将为21世纪未来世界秩序奠基。但这一新秩序会是什么样子?

西方自卫。西方媒体不断重申:自由主义西方应防备特朗普、普京、埃尔多安、博索纳罗、马杜罗和欧尔班这样的领导人。不久前,英国新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也上了黑名单。而在剩下的自由主义西方国家,谁将与所有这些人对抗?德国总理?但默克尔本人即将退出舞台。还是在欧洲议会选举中败给民族主义“国民联盟”的马克龙?

西方的立场依旧不变,认为普京除了朝向西方无处可去。普京应接受自由主义民主模式——届时西方将助其实现现代化。对于俄罗斯的其他发展模式,西方不作考虑。

在未来的世界秩序中,中俄将是盟友。将出现新欧亚。土耳其和伊朗同样将加入其中。亚洲将为管理世界创造新架构。欧洲在新世界秩序中未必能得到解放,可能宁愿继续接受美国领导,否则欧洲将面临分裂为亲美东欧和德法欧洲的风险。

西媒文章:西方的全球主义方案已经“失宠”

参考消息网7月25日报道 西班牙网站7月6日发表题为的文章,作者为国际危机观察组织经济学家维姆·迪尔克森斯和瓦尔特·福尔门托。文章认为,西方的全球主义方案已经失宠。这既因为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后,反全球主义金融寡头集团成为美国主要矛盾。而他在支撑全球主义的北约以及欧盟军事力量上明显丧失了兴趣和动力。也因为以中俄为主要引擎的新兴多极社会形态中,许多国家和地区呈现出越来越一体化的可能性。全文摘编如下:

新兴大国另起炉灶

文章指出,随着唐纳德·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资本主义危机更加清晰地显现出来,不仅如此,用老办法加以解决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特朗普不惜一切代价,试图让美国走出危机,同时宣扬工业民粹主义,反全球主义金融寡头集团成为主要矛盾。

美国金融寡头集团之间的内斗妨碍了他们以共同立场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美国的结构性内部危机”。而在以中国和俄罗斯为主要引擎的新兴多极社会形态中,许多国家和地区呈现出越来越一体化的可能性。它们的经济政治活力已经带有一种“另起炉灶”的色彩,有时甚至表现出反对单极金融全球主义的反帝国主义特征。这就构成了美国的主要外部矛盾。

我们看到全球主义方案已经失宠,首先是英国脱欧,之后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

欧盟青睐中国潜力

文章指出,最近这些年,欧洲人都过分关注内部的危机,尤其是英国脱欧、选举、移民等问题。他们应当重新评价与中国的关系和鲜明反对美国的全球性危机。2019年3月7日,中国华为公司在巴塞罗那展示了重量级内容:不仅展出了自己的折叠屏手机,还在其中配备了5G通信网络模块。华为和摩纳哥电信公司在巴塞罗那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将把摩纳哥这个公国改造成“智慧城市”,并将其作为其他欧洲国家的示例。

意大利总理朱塞佩·孔特不顾美国的反对和联合政府内部的疑虑,决意让意大利成为七国集团中第一个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如今,中国已和多个欧洲国家签署了类似协议。

中国仍然保持着重要合作伙伴的潜力,所以一些欧盟企业也逐渐乐意“望”向东方。

北约话语权遭降低

文章指出,特朗普入主白宫后,可以看出他在支撑全球主义的北约以及欧盟军事力量上明显丧失了兴趣和动力。1999年至2001年,大陆主义和全球主义的对抗不断加剧,而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的倒塌更是使得这种对抗升级到战略对峙的程度。2008年,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再次使得这种对抗以更大规模爆发。

基于此,特朗普的首要目标——降低全球主义北约的话语权更显得意义重大。2018年,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会议上,特朗普警告称,其他成员国应增加防务开支。在遭到了多国特别是德国的反对后,特朗普更是威胁美国将退出北约。

特朗普认为防务开支必须是一笔有收益的投资,另外制造并售卖军火要比维护在海外的军事基地更好。如果这些基地不能产生经济收益,倒不如关闭它们或者按照开支的150%来进行收费。

特朗普内斗中幸存

文章指出,“通俄门”事件的结局无疑是对像希拉里、奥巴马和佩洛西这样的全球主义者和对民主党内全球主义政治力量的最大打击。这就提高了他们在随后的选举活动中再次失败的可能性,特朗普将得以在全球主义集团的进攻中幸存。

美国国会两院通过了一项法案,旨在叫停“国家紧急状态”。在该状态下,特朗普可以调拨资金以兑现竞选中一个饱受争议的承诺:在美国与墨西哥边境修建隔离墙。不出所料,特朗普3月15日否决了这一法案。

4月,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4月正式宣布调整之前的货币紧缩政策,今年不再进行加息。利率几乎为零的“货币再通胀”新政策意味着特朗普可以获得廉价信贷来实施他的计划,以及股市继续上涨。

英媒文章:特朗普走在分裂西方的轨道上

参考消息网7月16日报道 英国网站7月11日发表题为的文章,作者为该报首席美国事务评论员爱德华·卢斯。摘编如下:

文章指出,不用为即将离任的英国驻美大使金·达罗克感到惋惜。他在其他外交官的喝彩声中离开华盛顿,将在离开外交部后享受生活。很少有人在职业生涯戛然而止后反而声名鹊起。但对英国来说,情况并非如此。唐纳德·特朗普在推特上与金爵士绝交的言辞已经扭曲了即将上台的鲍里斯·约翰逊政府——假设他在保守党党魁竞争中获胜的话。特朗普已经把匈牙利的欧尔班·维克托和意大利的马泰奥·萨尔维尼拉到自己阵营是一回事。月底前英国首相也将加入其中将是另一回事。

文章认为,英国政治仍然未受民粹主义蹂躏的原因之一是外交政策。在过去三年里,英国在气候变化、伊朗核协议、巴以问题两国方案以及支持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等问题上一直紧随欧洲伙伴。但所有这一切可能即将改变。

文章称,约翰逊未能捍卫即将离任的英国驻美大使金·达罗克,因此在入主唐宁街之前就把英国决策的控制权让给了美国。他已经疏远布鲁塞尔,这让他只能转向一个地方——华盛顿。没人能免费得到特朗普的帮助。代价是接受无协议脱欧,而这是约翰逊誓言会避免的状况。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特朗普就无法确保他想要的美英贸易协定。

文章指出,特朗普的终局应该没什么神秘的。他呼吁其他国家脱离欧盟。他将欧盟称为地缘政治“敌人”。与一直在公开场合礼貌对待特朗普政府的金爵士不同。美国驻英大使伍迪·约翰逊公开支持无协议脱欧。美国驻德大使理查德·格雷内尔是德国民粹主义右翼的公开朋友。特朗普的大使们的公开言论远比金爵士的私下言论更过火。

文章称,这并不意味着特朗普正为西方的残余势力建立一个有凝聚力的替代方案。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各自为政的交易世界。这符合他的自然法则观点,因为美国是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优先、英国优先、意大利优先和匈牙利优先的唯一共同点是不喜欢仍然重视西方联盟的国家。

文章最后说,按照特朗普的路数,西方联盟没几年就要和金爵士一样退休了。

美媒分析:西方霸权衰落滋生民粹主义

参考消息网6月27日报道 美国双月刊网站6月18日发表题为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哈得孙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鲁诺·马卡埃斯。文章认为,民粹主义并非一种民族现象,而是一种国际性和地缘政治性现象。民粹主义是全球权力分配发生重大变化的直接结果。换句话说,它是对从前称霸世界的西方丧失权力的反应。

全球权力大幅重新洗牌

文章称,西方对全球化和相互依存的理解日益过时。在它设想的全球体系中,西方国家向全世界辐射其影响力,但影响力从来不会反射回到它们自己身上。然而,经济和政治权力的再平衡却使这一想法变得过时。而欧洲和美国的民粹主义现象正在说明原因。

知识分子将民粹主义视为内部发展的结果:代议制的危机、对政治家的不信任、不平等的加剧、经济紧缩以及新数字技术的兴起,都使西方社会分裂和两极分化。

民粹主义者对于社会的分裂与排斥提出了与其批评者一样强烈的抱怨,尽管他们认为,自由主义已经使人民分裂。

文章认为,民粹主义并非一种民族现象,而是一种国际性和地缘政治性现象。民粹主义是全球权力分配发生重大变化的直接结果。换句话说,它是对从前称霸世界的西方丧失权力的反应。

选民不再信任精英治国

文章称,今天,欧洲和美国的许多选民开始认为精英们与他们所认为的国家利益完全脱节。不信任和感情疏远将继续加重。

文章认为,如果民粹主义真的是解决国内问题的方式,那么意大利、波兰和匈牙利等国当下的领导人就会花更多的时间解决腐败、不平等或根深蒂固的寡头问题。相反,他们让这些问题越发严重,却认为现如今欧洲国家面临消失的危险,是会被他们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淹没:移民、恐怖主义、贸易和官僚精英的全球阴谋集团。他们承诺使本国公民重返这样一个世界,在其中欧洲感到受到保护,可以免受外来影响,同时仍能对所有其他国家施加影响。

以移民为例。近几十年来,移民一直为许多欧洲国家带来经济福利。如果没有连续不断的移民浪潮给工资造成的下行压力,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国就会在与劳动成本较低和技术基础设施迅速改善的发展中经济体的全球竞争中遇到困难。但是,一旦移民不再是慷慨行为而是东道国的重要需求,权力动态就会转移。移民就会要求获得社会福利,文化上的同化就会陷入困境。民粹主义者正是针对这种失控做出回应。

民粹主义具有国际根源

文章称,民粹主义领导人和投票支持他们的人对于其他人境况的蒸蒸日上感到害怕。迄今为止,移民问题一直是反建制派民粹主义者的主要弹药。

文章称,随着第三世界获得改变西方的政治与经济结果的能力,选民和政党将越来越多地呼吁采取有组织的应对措施,以制止这种影响,使之最小化,或者起码加以控制。对于西方的民粹主义,不可能将其理解为国内问题的直接结果。相反,它是对仍在形成过程中的全球权力再分配的反应。

1.《西方世界 法媒文章:西方世界陷入价值观分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西方世界 法媒文章:西方世界陷入价值观分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39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