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2月24日报道 18日发表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的文章称,欧盟与俄罗斯多年来未能确保相互间关系的稳定性,但双方仍是重要的经贸伙伴,俄愿敞开大门,与欧盟进行互利、平等、切实的合作。文章编译如下:
30年前,即1989年12月18日,苏联与当时的欧共体在布鲁塞尔签署贸易、商业与经济合作协议。这一天也被视为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与欧洲之间发展正式关系的起点。
俄欧共享共建“文明空间”
俄与欧盟伙伴关系的缔结者清楚,如若不能在欧洲大陆上打造广阔的合作空间,多年来所形成的分裂之线是无从抹去的。然而,俄与欧盟终究未能确保它们所对外宣扬的伙伴关系的稳定性。
令人遗憾的是,西方很多人只是通过“冷战胜利”这一棱镜来认知欧洲发展前景的。取代平等合作原则的是欧洲太平洋地区的安全似乎只能依赖北约加以维系的幻觉,而论及欧洲这一概念本身,则只应与欧盟挂钩。
简而言之,欧盟事实上并未做好接受与俄罗斯处于平等关系的准备。在布鲁塞尔的语汇当中,“欧洲”已彻底等同于欧盟。这样一来,“真正”的欧洲似乎就是欧盟所有成员国,而其他国家还需努力,才能企及“欧洲人这一崇高称谓”。如此一来,欧盟试图再次于欧洲大陆上人为绘制一道分界线,被歪曲的不只是地理,还有历史。在欧盟决议中,将屠戮欧洲人民的纳粹分子与拯救这些民众于水火的苏军战士画上等号,怎能不让人愤怒。
无论是从地理、历史、经济还是文化角度而言,俄罗斯曾经、现在以及未来,都是欧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拥有自身的国家认同感,有资格引以为傲,但同时也是欧洲文明空间的组成部分。数个世纪以来,俄罗斯为该文明空间的扩张作出贡献,令之一直延伸到太平洋。
欧盟新领导层带来机遇
尽管存在分歧,俄与欧盟仍然互为重要的经贸伙伴、实力不可小觑的邻居。我们都能独立承担维护欧亚大陆上的这片区域之和平、繁荣、安全的责任。倘若布鲁塞尔在乌克兰问题上不参与搅局,那么如今的双边贸易额完全可能企及5000亿美元,从全球水平来看也不逊色,可与欧盟与美国、同中国的贸易规模媲美。
越来越多的信号显示,我们的欧盟伙伴逐步意识到与俄关系的现状是不正常的。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停滞后,我们与大多数欧盟国家的互动重新活跃起来。我们跟12月初履新的欧盟新领导层进行了首次接触。
欧盟内部的例行权力更替,为布鲁塞尔与莫斯科关系的“新开端”创造了机遇。至少是催人深入思量,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当中,我们之于对方究竟是什么。我希望欧盟内部负责决策的人士,会以战略考量为出发点,在行动时谨记欧洲伟大政治人物譬如戴高乐、科尔等人的遗训,他们皆是从“共同的欧洲家园”之角度来思考问题。人为限制合作,以满足某些国家的地缘政治利益,这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制造新的麻烦,并削弱欧洲的经济实力。我深信,面临全球化冲击,要捍卫欧洲文化及各国经济的独特性、竞争力,唯有将欧亚大陆上的每个国家、所有的一体化组织所具备的相对优势整合起来方能实现。
协同努力才能增强实力
俄罗斯与欧盟关系并非是在真空中发展。多极化世界业已成为现实。在亚太地区,新的金融、经济、技术和军事实力中心已经成形。在任何情形下,协同努力都会令实力翻番。国际风云激荡,重要的便是确保国际法至上原则。不能用西方发明的、为自身利益服务的“建立在规则之上的秩序”来偷换上述原则。
我们视欧盟为多极化世界中的一极。我们希望根据普京总统所提出的构想,即打造从大西洋延伸至太平洋的大欧亚伙伴关系,将欧亚经济联盟、上合组织和东盟的成员,欧亚大陆的其他所有国家皆纳入进来,按此思路发展同布鲁塞尔的关系。欧盟-欧亚经济联盟的合作或可成为欧盟成员国加入这一伙伴关系的经济基础。两片广袤的区域市场之间的对接、贸易投资制度的和谐相融将有助于夯实我们每一个全球贸易参与者的实力。同样重要的是,这能够避免未来出现下列情形,即我们“共同的邻居”再次被迫作出选择,要么与欧盟站在一边,要么与俄为伍。
在欧洲,唯有在集体齐心协力的基础之上,才能打造高效的安全体系,这是毋庸置疑的真理。
我们呼吁布鲁塞尔遵循俄与欧盟关系基础性文件中所明确规定的原则,而非参照臆想出来的逻辑行事,即鼓吹某种“迫不得已的共存”。我们面临诸多的共同威胁及挑战:恐怖主义、贩毒、有组织犯罪、非法移民等。与俄合作受限、执意与俄对立,这未必会令欧盟在现今世界中的前景变得更为光明。
我们敞开大门,愿与欧盟进行互利、平等、切实的合作,并与俄在欧亚大陆的盟友、其他所有合作伙伴的利益和谐相容。唯有如此,才能打造极具生命力、契合整个欧亚大陆国家及人民利益的长期关系模式。
外媒:美制裁北流二线引连锁反应 俄欧齐声反对
参考消息网12月22日报道 外媒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把对北流天然气管道二线实施的制裁签署成法。这条正在建设中的管道是为了增加俄罗斯由波罗的海海底直接向德国供应的天然气。
德新社12月20日报道称,这些制裁是特朗普20日签署的总预算达7380亿美元的的一部分。
该法认定,北流天然气管道二线是“胁迫和施加政治影响力的工具”,将削弱美国与德国和欧洲的关系。
该法允许特朗普在60天内,对参与北流天然气管道二线和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项目——向土耳其输送天然气的另一条俄罗斯管道——铺设工作的船只或协助这些船只的外国人实施制裁。
报道称,北流天然气管道二线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投入使用。
另据法新社12月21日报道,德国21日谴责美国干涉内政,指责美国对参与一个向西欧供应俄罗斯天然气项目的企业实施制裁。
莫斯科和欧盟也发表声明批评这一制裁行动。
报道称,美国议员正寻求阻止西欧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变得越来越大。上述项目旨在将通过波罗的海海底管道向德国输送的俄罗斯天然气翻倍。
报道指出,尽管美国国会全面支持实施制裁,但还是有议员批评它实际上惩罚了德国这样的北约盟友。
一名欧盟发言人批评美方“针对开展合法生意的欧盟企业实施制裁”。与此同时,德国政府表示,柏林拒绝接受“那些域外制裁”。
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发言人乌尔丽克·德默尔说:“它们将影响德国和欧洲企业,构成对我们内政的干涉。”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指责美国推行一种阻碍全球贸易的意识形态,并在脸书上说:“很快他们将会要求我们停止呼吸。”
报道称,俄罗斯天然气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为该项目提供大约一半资金,另一半由五家欧洲企业承担。
又据路透社12月21日报道,北流天然气管道二线项目背后的集团21日说,它准备尽早建成一条将增加俄罗斯对欧洲天然气供应的管道。此前一家主要承包商因美国的制裁而暂停了管道铺设工作。
上述集团说:“完成该项目对欧洲能源供应安全非常重要。我们将与支持该项目的各家公司一起努力尽早建成管道。”
该集团证实,项目承包商、欧洲的全海公司暂停了管道铺设工作。
支持北流天然气管道二线项目的俄罗斯天然气垄断企业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拒绝发表评论。
俄媒:消息人士称欧盟决定将对俄制裁延长半年
参考消息网12月13日报道 俄媒引述消息人士称,12月12日,欧盟各国领导人就延长对俄罗斯经济制裁的政治决定达成共识。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2月13日报道,这位了解谈判进程的消息人士介绍说:“领导人推迟了有关气候问题的讨论,转而讨论其他问题,其中就包括俄罗斯。制裁被延长了。”
报道称,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因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局势而恶化,西方对俄罗斯发起制裁。俄罗斯多次强调本国既不是乌克兰冲突的参与方,也不是明斯克调解协议的主体。莫斯科2014年8月6日以进口替代回击制裁,并多次表示以制裁语言与俄对话效果必将适得其反。
俄媒分析:北约峰会考验欧洲能否“自治”
参考消息网12月4日报道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12月3日发表文章称,在跨大西洋关系受损和大国竞争加剧之际,欧盟不愿继续当美国附庸的意愿越来越明显。
文章称,美国互相竞争的政治团体有很多焦虑。全球主义-自由主义者对特朗普的“孤立主义”感到担忧。新保守主义者怀念小布什时代和对中东的干预。还有人警告说,国际关系即将陷入无政府状态,日益发展的多极化将取代“唯一的全球超级大国”……其中程度最严重的也许是,在欧盟决策愈发独立情况下,美国政治人物对跨大西洋合作水平的下降感到担忧。
“战略自治”想法由来已久
文章回顾了如下表态: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11月12日在巴黎和平论坛上关于有必要建立一个“地缘政治委员会”的讲话,以及法国总统马克龙关于“北约脑死亡”的说法。文章称,这不只是说说而已。战略自治的思想已经在巴黎和柏林流传多年。
美国智库外交学会的斯图尔特·帕特里克在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在跨大西洋关系受损和大国竞争加剧之际,战略自治对欧洲人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帕特里克援引欧洲政治研究中心的史蒂文·布洛克曼斯的话称,“欧盟委员会在采取分阶段、务实的技术举措,推进一体化,以达到建立欧洲防卫联盟的最终目标”。
文章指出,在欧盟近几年通过的基本文件中,例如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都提到了涉及欧洲外交政策根本问题的“战略自治”概念。2017年,欧盟架构中出现了欧洲防务基金、“永久结构性合作”联合防务机制和“年度协同防务审查”机制。有观点认为,战略自治的理念对欧盟及其与世界的关系具有深远影响。
谋求不受美摆布的独立
一份欧盟军力与战略自治关系的专门报告中称,“只有在军队能为政治、外交和经济行动提供可靠支持的情况下,欧盟战略自治才能得以实现……加强欧洲军力是实现战略自治的关键”。
在这种背景下,令人回想起1998年在圣马洛举行的法英峰会。双方在会上达成一项协议,欧盟“应具有自主行动的能力,能依靠军队及其武器装备来应对国际危机”。
文章指出,这一切均表明,有一种观点在欧洲逐渐成熟,即欧盟不应受美国摆布,而是可以并且应当作为相对独立的力量扮演另一个“西方”角色。
德国安全与国际事务研究所在针对该议题发表的研究报告中说:“我们将战略自治理解为在外交政策和安全事务上确定自己的优先任务并做出自主决定的能力……强大的战略自治意味着自主制定、更改和应用国际规则的能力,而不是遵守别人不顾我们意愿所制定的规则。”
同时,柏林与华盛顿就“北流-2”天然气管道产生的争执,赋予德国人将战略自治原则引入实际政治的新动机。
北约峰会将成为试金石
文章称,欧盟和负责外交政策的机构的转型问题还处在讨论层面,但欧盟不愿继续当美国附庸的意愿越来越明显。“永久结构性合作”联合防务机制以及通过欧盟防务基金为欧洲防卫活动提供资金的框架体现着美国领导下的北约内部关系的潜在重组路线。
文章指出,与德国不同的是,法国是一个核大国,它也倾向于战略自治,而且不仅仅是在欧盟内部,还要作为一个国际上的独立主体。因此,法国发起了欧洲干预倡议。除法国外,倡议成员还包括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丹麦、爱沙尼亚、挪威、瑞典、意大利和芬兰。
欧盟委员会设立负责国防和航天事务的专门机构。2019年6月,欧盟委员会提议在2021年至2027年向欧盟防务基金拨款130亿欧元。北约作为“另一个地区和国际组织”被提及。
文章称,北约峰会于12月3日至4日在伦敦举行,它更详尽地展现出,在西欧和北欧政治家谋求摆脱美国的战略自治的努力中,有多少成分是臆想和纸上谈兵,有多少成分已经是政治现实。
俄媒文章:欧洲在战略上更需要俄罗斯
参考消息网11月13日报道 俄罗斯网站11月9日发表题为的文章称,欧洲正为自己寻找在世界中的新位置——而法国总统属于最积极探讨之人。马克龙已承认,没有正常的对俄关系,欧洲就没有机会获得地缘政治独立,并呼吁重新理解欧洲政治的俄罗斯方向。
马克龙倡导拉拢俄罗斯
文章介绍称,在周刊的访谈中,马克龙不仅试图用欧洲的利益解释与俄靠拢的必要性,而且称这对莫斯科本身来说似乎也将是最好且最有可能的选择。对此他阐述了三种可行的俄罗斯战略。
第一种:俄罗斯试图恢复超级大国地位,依靠的仅仅是自身力量。他称之为“正统保守的规划”,并认为这极难实现,对这个方案没有信心。为什么?因为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西班牙相当,人口面临老龄化且在减少。另外,保守主义和民族认同的意识形态妨碍人口通过移民政策增长。
第二种:欧亚模式。
第三种:与欧洲平衡的伙伴关系模式。马克龙承认,现在普京视欧洲为美国的附庸,视欧盟为打算扩张至俄边境的北约的特洛伊木马,因此普京走上了保守反欧的道路。马克龙说:“但我不明白,普京的规划在长远的未来如何能跳脱出与欧洲的伙伴关系。”
而这也是欧洲需要的。马克龙继续说:“如果我们想在欧洲建立一个世界,恢复欧洲的战略自治,我们就需要改变对俄立场。”这可能需要10年——“但我们有权不与我们朋友的敌人直接为敌”。
俄欧对“伙伴”理解不同
文章称,俄罗斯完全不反对与欧盟的关系是正常甚至亲近的,但俄罗斯永远不会是马克龙所理解的欧盟伙伴。因为俄罗斯将实现的是头两种方案,而第三种是欧洲自以为是的方案。
文章指出,拿俄罗斯的GDP与西班牙比较并不恰当,因为俄当前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与位置与其潜力不匹配。俄罗斯可以、也将成为世界五大经济体之一——这是时间问题。
人口问题同样不是自主发展的阻碍,尽管俄极有必要提高出生率,国家领导层中没有人哪怕是思考用移民解决问题。
这是因为希望保护和发展俄罗斯文明,不拿自己的国家做实验。因为马克龙的逻辑本身——通过移民提高GDP——绝对是有问题的。移民在某一时期或带来像德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那种经济效应。但来自其他文明的大规模移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导致接纳他们的社会内部涌现如此多问题,以至于无论GDP有怎样的增长也无法解决。
俄罗斯想成为独立大国。俄罗斯不想成为美苏对抗时期的超级大国,这不是因为实力更弱了,而是因为世界变了并将有更大变化。
欧亚方案从西向东转
文章认为,俄罗斯未来将要且现在正在落实欧亚方案。对俄而言,真正的欧亚方案在于从西向东转,这不是为了用一个替代另一个人,而是为了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并利用它所带来的成果。
俄罗斯不是西方,也不是东方,俄罗斯是独立和有潜力自给自足的文明。但俄罗斯形成了倾向与西方建立关系的强烈偏移。如今俄需要特别注意东方和南方,那里有俄感兴趣和对俄感兴趣的众多国家和力量。从土耳其到韩国,从伊朗到日本,从印度到整个伊斯兰世界。欧亚之路阻挡不了与欧洲的关系。
文章指出,因此,被马克龙形容为对俄而言“不可避免”的第三种方案,可能实际上仅仅是对欧洲而言“不可避免”。战略上是欧洲更需要俄罗斯,而不是反过来。在当前的对抗中,错完全在欧洲一方。
因为在北约的倡议下,欧洲先侵犯了乌克兰,即实施了公开的地缘政治侵略之举。随后,在俄方的“克里米亚回击”之后,欧洲再度服从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意志,参与了企图惩罚并孤立俄罗斯的行为。结果,欧洲展现出的是大西洋主义者的仆从所拥有的一切特质,并在俄罗斯的眼前败坏了自己作为可靠伙伴的声望。
如今,欧洲在愈发严肃地思考在后北约世界中独立生存的同时,呼唤俄罗斯共建未来。但俄有独立的未来,其中与欧洲正常长久的关系也将有一席之地。欧洲也将成为独立的欧洲。欧洲不是依靠俄罗斯,也不是依靠俄的地缘政治利益,而是可以借助俄的帮助——只要欧洲鼓起要求独立的勇气。
日刊文章:俄欧陷入长期“冷和平”状态
参考消息网10月28日报道 日本双月刊9/10月号发表题为的文章,作者为东京大学特聘助教小泉悠。文章称,彼此需要但又由于地缘政治上的处境和政治体制相异,无法摆脱紧张关系的所谓“冷和平”似乎正在成为欧洲的“新常态”。
文章称,在使用俄语的言论空间,“西方”依然是一个高频词汇,而且与曾经的“西方”几乎是同样的意思,也就是继续作为指代美国及其同盟国的词汇。在现代俄语中,“西方”已经在冷战期间被赋予“敌意”,这种语气至今挥之不去。
“西方”不把俄提议当回事儿
文章称,2000年上台的普京一开始寻求与西方改善关系,尤其是对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战争摆出了从未有过的积极合作姿态。但是从2005年开始,北约逐步将波罗的海三国收入囊中,这一影响的余波至今还能在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看到,此外美国还提出了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另一方面,梅德韦杰夫担任总统时期提出美俄联合导弹防御计划和意图取代北约的“新欧洲安全条约”,这些几乎并未被“西方”当回事儿。
“新西方”国家加固抗俄防线
文章称,“西方”当然不是铁板一块。比方说如果简单地把“西方”分成美国和欧洲两部分进行思考,那么俄罗斯的敌意和警惕性主要还是针对前者。
文章认为,俄罗斯和欧洲的关系涉及社会、经济等广泛领域,即便外交和安全领域危机四伏,却仍能保有一定程度的稳定。而缺少这种广泛性的美俄关系不得不以政治关系为主,所以也就更不稳定。
甚至欧洲也不是铁板一块。俄罗斯著名国际政治学者德米特里·特列宁就曾提到冷战后北约内部出现的温度差。也就是“柏林以西”的关注点已经转向阿富汗,而“柏林以东”依然介意俄罗斯的一举一动。
文章称,这种倾向在新加入“西方”的东欧国家、波罗的海三国、与俄罗斯接壤的北欧国家中表现得尤其显著。2014年起,这些国家就开始强化国防能力,早于特朗普政府要求他们提高国防预算的时间,其中波兰的表现尤其突出。一直以来维持中立的芬兰和瑞典也开始讨论加入北约的问题,联合军演也密集展开。而曾经的冷战前线德国却在近年快速淡化了军事警戒态势,兵力和装备的使用率都急剧下降,形成鲜明对照。
文章还说,西欧国家将在最前线对抗俄罗斯的重任甩给了在冷战后寻求安全保障而加入北约和欧盟的东欧、波罗的海国家。而且这些“新西方”国家为了让防线远离自己的国家,热衷于推动欧盟的“东方伙伴关系”计划和北约东扩,而这么做无疑又增加了他们与俄罗斯发生摩擦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那些西方的北约、欧盟成员国很多都在人口和面积上堪称大国,因而其军事力量的规模也更大。如果与这些国家发生冲突,北约将会实施集体防御,可能会演变为同美国的战争,所以俄罗斯在前苏联边境以外区域不得不采取以威慑为主的军事战略。
文章最后称,彼此需要但又由于地缘政治上的处境和政治体制相异,无法摆脱紧张关系的所谓“冷和平”似乎正在成为欧洲的“新常态”。
1.《同妻家园论坛 拉夫罗夫呼吁俄欧打造“共同的欧洲家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同妻家园论坛 拉夫罗夫呼吁俄欧打造“共同的欧洲家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40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