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点秋香》是星爷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是许多人童年的回忆。有人说,看一遍笑一边,看十遍笑十遍,可以背下每一句话,记住每一个场景。

唐伯虎,声誉明宪宗成化六年寅年寅月寅时,属虎,固名寅,字伯虎。历史上的唐寅与电影里的唐伯虎是不太一样的,他满腹经纶,“雅资疏朗,任逸不羁”,官场失意后过着中国古代士人常有的生活。当时很多人对唐寅的印象完全来自于星爷的电影,所以当看到真正唐寅的人生后,不免有些惋惜和失望,这就是艺术与生活的差距。可在那个文艺初兴的年代,人们对艺术的要求多么淳朴,淳朴到无限包容,而艺术也以其极高的质量和诚意回馈观众,所以,类似《唐伯虎点秋香》、《少林寺》等电影成为了当时、现在以及永久的经典。

电影里的唐伯虎仪表堂堂、文武双全,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他有八个貌美如花的妻子?她们成天聚众赌博,不能与唐伯虎成为心灵知己。一天,四大才子一同出游,遇见华府夫人和春夏秋冬四个美丽的婢女去庙里进香。传言四香中秋香最美,唐伯虎装作乞丐接近秋香,秋香给了他馒头和一个美丽的微笑,唐伯虎认为她人美心善,对她一见钟情。他听从船夫的意见,装作卖身葬父以混进华府,但唐伯虎是华夫人的仇人,所以他不能透露真实身份。他和秋香表明心迹,可秋香只爱唐伯虎,她吟道:“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唐伯虎接着吟:“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秋香似乎看到了真正的唐伯虎,却认为此刻的“9527”念唐伯虎的诗是一种侮辱,于是将他打了出去。此刻,四个淫贼闯入华府,华夫人武功了得,制服了淫贼,秋香却在慌乱中落下了唐寅诗集,被夫人发现,夫人大怒,欲找出书主,唐伯虎站出,假装自己是唐伯虎的仇人,带着诗集是为了激励自己报仇为由,还现场表演了一段说唱,化解了危机。华夫人见他出口成章、仪表堂堂,就封他为书童,陪自己的两个傻儿子读书。唐伯虎略施小计收了两个公子做小弟,成为了教书先生。过了几天,府上传来唐伯虎被抓的消息,唐伯虎乔装打扮去观察,发现是贩卖自己字画的祝枝山。他假称自己并不清楚唐伯虎的样子,因此祝枝山因不能确定身份,被关在华府。

宁王欲叛乱,带着师爷和夺命书生来到华府,拿出唐伯虎真迹送太师。宁王素与太师不和,此行是挑衅行为。华夫人说要看看画,叫出秋香去评析,秋香见画上一只孔雀,说:“孔雀始终是凡鸟,无论如何也变不成凤凰的。”宁王被惹怒,让华府拿出更好的唐伯虎画作。华夫人带出祝枝山,让他现场作画,祝枝山不会,就画了一幅幼稚好笑的“小鸡啄米图”,华夫人击飞了祝枝山,称早就怀疑他是假的,不过是试试他的水平。宁王一计不成,让太师和自己的师爷对文,唐伯虎站了出来,把师爷对到吐血。之后由夺命书生与华夫人对阵,华夫人眼看要败北,唐伯虎站出来与他斗,却在打斗中毁了御赐宁王的唐伯虎真迹,宁王扬言禀告皇上,唐伯虎说这画是假的,真迹在华府中,便拉着秋香回了书房。秋香埋怨他太冒失,只能自己仿一幅,不知可否瞒得过去。在她思考的空当,唐伯虎已经画好一幅,宁王叫起还在吐血的师爷鉴定,发现是唐伯虎之作,几人只得悻悻而归。

华夫人在华安的言行和作画中已经猜出他就是唐伯虎,称只要他承认就把秋香许配给他,唐伯虎于是爽快而坚决地承认,却被华夫人下毒关了起来。过了几日,夺命书生前来报三日之前的仇,华夫人与之交战,渐渐占了下风,被秋香趁乱放走的唐伯虎挺身而出,使出唐门绝技霸王枪战胜了夺命书生,华夫人十分感激,答应将秋香许配给他。但是新婚之日,华夫人设计了一系列难题,如果不能再十二个新娘中找出秋香,秋香就不能嫁给他。唐伯虎使出了一系列绝技都没有成功,最后才发现秋香不在她们中间,这不过是华夫人对他的考验。影片最后,唐伯虎与秋香终成眷属,秋香突然打住宴席,问唐伯虎会不会赌博,露出了一幅赌场老手的样子,全剧终。

电影中有大量经典的梗,如小强、含笑半步癫、面目全非脚、如花、9527、龟派气功。我们在之后的多年里一直会念叨的这些词句,有时候已经成为了习惯。有的人并不知道蟑螂为为什么是小强,但是仍然会这么说,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来的生活。我们看到的是喜剧,是一个年代的产物,很多国人通过这样的作品来认识香港,正如很多外国人通过这样的作品认识中国。那么我们可以从影片中看到怎样的社会呢?应该是一种开放不羁的精神影响的社会。在这里,大家都在为新的气象和新的世纪而努力,且充满期待,压抑了多年的快乐、开放、笑被充分地调动,新的文化表达形式的产生与发展更推进了电影的发展,成就了那个年代的一座座高峰。

周星驰的喜剧表达方式独特,剧中人物往往用一本正经的方式表演傻且无厘头的剧情,祝枝山运气胸中、大笔一挥,画出了“小鸡啄米图”,华夫人和唐伯虎用电视广告的方式介绍毒药,这些场景都堪称经典,喜剧张力强大。大量的移镜头、甩镜头揭露真相,给人以猝不及防的笑点。

我们看的是喜剧,而喜剧之下我们还可以看到唐寅这个人的精神世界。剧中诗《桃花庵歌》原诗是这样的——

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后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使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慕,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伯虎本人不是剧中那样的无厘头,是一个典型的文人,让人想到陶渊明,他庵里种桃、半醉半醒、得闲种田,这些行为在现在看来并不是疯癫,反而是文人常见的行为。历史记载中规中矩,短短几百字就可以记录下人的一生。我们看到的只是冷冰冰的无趣的字,无法感受到历史中人的情感,电影展现了一个真正“疯癫”的唐伯虎,有血有肉,可爱、可笑、可敬。大家在觉得银幕里的唐伯虎疯癫的时候,或许也曾羡慕过如此的疯癫,毕竟谁知道未来的人不是这样放飞的自我呢?所以,大家永远记住了这个鲜活的唐伯虎,再看真正的唐寅,才能体会到“无花无酒锄作田”的潇洒和无奈——不是我疯癫,是他人看不穿。

• end •

都是久别重逢

关注

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407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