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持:曹雅欣
点评嘉宾:百度百家号财料知乎若有光网友@旅人du百度百家号这个世界真逗中青报评论部罗广彦网友@Youth南方周末辛省志澎 湃特约评论员张丰
■委托人:孟先生
■方 式:读者来电
■话 题:作为“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人,保持街道清洁,本来就十分辛苦。如今,管理者竟然将这种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犯人”的设备应用在他们身上,难免让人觉得太过严苛,缺乏对环卫工的人性关怀。
最近,一些在南京河西区域工作的环卫工人反映,他们在3月初发放了一批智能手表,这个手表除了定位功能以外,还有“加油”功能。只要在上班期间原地停留20分钟以上,手表就会自动发出语音“加油”,提示环卫工人要继续工作。
这种管理方式乍一听好像十分先进,然而不论是这种做法在民众心中形成的观感,还是对环卫工人工作效率的促进作用,恐怕都只会与管理者的初衷适得其反。网友纷纷质疑:对环卫工人的位置严格监控,真的有必要吗?
正方
同样是工作环卫工也该被监管
有人认为,环卫工人的智能手表是一种科技升级的体现。从工作效率与模式来说,这的确是有了长足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维持城市的环境,并且防止员工偷懒。
百度百家号 财料
其实智能手表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先前南京雨花西路的环卫工人就曾经被要求穿戴安装着摄像头的制服,方便公司的人对环卫工人进行统一管理。
不管是智能手表,还是安装摄像设备的制服,无非就是企业管理的手段。有了智能手表,掌握了环卫工人的工作数据,不用实地考察就能分析出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能通过这种管理方式避免一些工作人员产生懒散、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
对于环卫工人来说,智能手表保证了工作的公平性。有些环卫工人兢兢业业,勤奋工作,但有些人则浑水摸鱼,智能手表加强了企业对懒散员工的监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这类型的不公平现象。
知乎 若有光
个人意见,单纯从政策角度想:20分钟足够休息了,如果20分钟还停留在原地肯定是怠工了。环卫工也是拿薪水干活的,对于他们的劳动要尊重理解,但是既然拿了工资,就应该负起责任,政府这么做应该是有人消极怠工不干活。环卫工人的工作目的和工作性质决定了,这是一个受人尊敬但是辛苦低薪的工作。我们尊敬辛勤付出的环卫工人,但是人心向上、人性向下,缺少有力的监督和规则约束社会是要走下坡路的,在尊重和保护环卫工人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监督和约束不失为一件好事:减少环卫工人消极怠工,进一步改善城市卫生等。还是那句话,一味地偏袒保护只会为社会造就更多懒人。
当然这项措施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一刀切式的“超过20分钟就处罚”等等。看到报道中说这种手环还能收集大数据、改善卫生区域管理,如果合理使用,应该还是能起到积极作用的。
网友 @旅人du
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许多人认为不合理,是因为看到这种新闻首先就站在了保洁员这种弱势群体这边。而从公司的角度看,支付了其相应的报酬,就应该完成相应的劳动,否则是对公司和市民的不公。再者说,不能停留20分钟以上不等于不能休息,这说明公司已经考虑到环卫工人的休息时间了,请客观看待。反方
既不人性化也无法提升效率
更多网友认为,用智能手表当“手铐”,缺少了对环卫工人最基本的尊重,还有网友形象地将定位手表比喻成“拿着鞭子的监工”。况且,“高科技”真的有用吗?百度百家号 这个世界真逗近几年,所谓的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角落生根发芽,给大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了许多人的偷懒利器,许多工作的开展,绝不是一件冷冰冰的机器就能解决的。环卫工的工作虽然简单,但对其工作成效的评价,不是光靠定个位、录个影这么简单。说到底,还是管理者懒,你都不想走出去实地看看,却指望这环卫工连20分钟都不能停下来,比起周扒皮,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虽然,有人打心底把环卫工当“临时工”对待,但是最起码的尊重还是要有的。毕竟,他们中的许多人,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年老体弱,勤劳朴实。有这份心思,还不如把这块智能手表,配发给神秘的“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是不是效果更好呢?
中青报评论部 罗广彦
对于配发智能手表的行为,不少环卫工人表示难以理解。一名环卫工质疑:“我看到路上有杂物都会捡起来,路面也干干净净的,为什么要让我们来回跑?”事实上,即便是在“提升效率”这个层面上,这种智能设备的作用也并没有某些人想象得那么理想。在报道中,接受采访的环卫工人抱怨道:如果已经保持街道干净,为什么不能原地停留,而非要来回走动?环卫工人的工作量从来不小,在确保街道环境干净的情况下稍事歇息,公众完全能够理解。但在这类智能设备的“监控”之下,环卫工为了避免被系统判定为“偷懒”,不得不进行许多无意义的体力消耗,其心情也会受到影响,最终只会对环卫工的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让一些环卫工产生消极情绪,对工作敷衍了事。
有心偷懒的人,即使在不停走动,也不一定是在工作。深圳城管局的工作人员就曾经发现有环卫工人在晃动GPS定位设备,制造在走动的假象。
网友 @Youth
形式主义罢了,就算戴了手表,不干活的还是不干活。各行各业里面都会有懒人,但这不是一个手表能解决的,给他们更合理地制定任务才对。
思考
科技手段监管,尊重才是前提
科技的发展,应该是解放人,而不是奴役人。据媒体报道,目前该智能手表的20分钟“加油”提醒功能已取消,但制度的规定和技术化手段的应用,要更加注重人性化。说到底,技术可以没温度,但管理不能。
南方周末 辛省志
任何一家公司的管理也是如此。固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员工积极工作,但是要更多运用正向激励手段,以工作成果而不是工作过程作为考核指标。否则,通过高压手段让员工看起来是在“工作”,但工作效率不一定提高,最终不一定能达到做好工作的效果,还可能让员工感到不受尊重,对公司失去归属感。这样的企业,是难以成功的。
引起舆论关注后,南京这家环卫公司把定位手表20分钟不动就会提醒的功能去掉了,但并
没有表示要去掉对环卫工人的后台“监工”和考核。我们希望更多企业能在尊重劳动者的前提下,重点考核工作成果而不是工作过程。
澎 湃特约评论员 张丰
互联网时代,掌握科技的人可以监控人们的一切。但是,这种技术不能被滥用,管理者当明白,一切管理手段当有人性的温度,在这基础上,我们可以有其他更加原则和灵活的计算办法,而绝不是不到20分钟就发出刺耳的报警声。环卫工为城市的整洁付出的辛劳每一个过路人都能看到,我们的管理者更应知道他们的付出,管理的先进体现在管理思维上,而绝不是这样过度的技术手段上。
企业管理,要讲规则还要讲道理、更要有人情味,把管理规则和人文关怀平衡好了,才是高明的管理者。因为很多时候,对员工的尊重与关怀,比机械管理、强行要求更有用!
1.《南方周末加油 环卫工休息20分钟就喊“加油” 智能手表还是智能手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南方周末加油 环卫工休息20分钟就喊“加油” 智能手表还是智能手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436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