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电磁脉冲武器上差距明显

尽管美国媒体大肆炒作中国的电磁脉冲武器,却没有说清中国到底研制了哪些电磁脉冲武器,进展如何,而美媒的依据也许仅仅是中国国内个别媒体发表的一些设想性的文章。因为关于解放军的电磁脉冲武器,目前公开报道极少。

2011年7月,台湾“国防部”在其公布的中,“披露”了解放军持续开发电磁脉冲等新概念武器的情况,认为解放军已有能力开发低当量核爆电磁脉冲弹,非核爆电磁脉冲弹实用化的问题也正在解决之中。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评价,中美在这方面显然存在较大差距。美国不仅在实战中使用过电磁脉冲弹,而且开发的技术非常先进,已研制出一种高能微波武器。据美国媒体报道,这种新概念武器被称为CHAMP(反电子设备高功率微波先进导弹),由美国波音公司负责研发,于2012年10月16日在犹他州测试和训练靶场进行试验。一枚导弹在目标建筑物上发射高功率微波,并射向内部的计算机和电子系统。

据称,建筑物内部布置了成排的用来测量大功率微波功效的个人计算机和电子系统。微波武器没有对建筑物本身的结构造成破坏,但仅几秒钟后,个人计算机的显示器就出现黑屏并彻底瘫痪。最终,CHAMP成功破坏了建筑物中的计算机和电气系统,甚至用来记录这次测试的电视摄像机都失灵了。

分析人士认为,和美国炒作的所谓“中国电磁脉冲弹”相比,CHAMP更具优势。首先,它是一种巡航导弹,能够在防区外发射,远程打击。其次,电磁脉冲弹是一次性使用,而CHAMP则能够事先进行预编程对航路进行规划,一次可选择攻击多个特定目标。

在首次实验中,CHAMP在一个小时内连续命中了7个目标。这不仅让其灵活性大增,而且极大地降低了攻击单个目标的成本。制造商波音公司更是吹嘘这种导弹“将科学幻想变成科学现实”,并且将“开创现代战争的新纪元”。

然而,有“矛”就会有“盾”。美国和苏联一直非常重视相关防御技术的开发,美国前总统卡特曾发布命令,要求加强电磁脉冲防护能力的建设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台湾“国防部”曾制定“脉护计划”,并投入大量资金研发,以防止来自对方的电磁脉冲武器“硬杀伤”。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为保护电子系统和信息中心而研制的“安全罩”和“防护帽”将会相继问世。

1.《电磁脉冲武器 中美在电磁脉冲武器上差距明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电磁脉冲武器 中美在电磁脉冲武器上差距明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50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