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电视台采访张美兰教授)
先看看牛人的履历表
张美兰简介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副主任,清华大学语言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理事,北京市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等。曾在《中国语文》、《语言科学》、《语文研究》、《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韩汉语言研究》、《清华大学学报》、《中国21》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有关近代汉语研究、禅宗语言研究、明清世界汉语研究方面的论文120余篇。
教育背景
1981届通州中学校友
南京师范大学学士
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
南京大学文学博士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研究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
研究方向
汉语史研究,包括近代汉语研究、唐宋禅宗语言研究、明清域外汉语官话专题研究、早期北京话口语专题研究。出版专著《禅宗语言概论》、《祖堂集语法研究》、《近代汉语语言研究》、《近代汉语论稿》、《明清域外官话文献语言研究》、《清文指要汇校与语言研究》、《汉语双宾语结构句法及其语义的历时研究》、《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馆藏晚清民国间新教传教士中文译著目录提要》等,主编《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汇刊》(1-26册)等。
主要经历
曾先后赴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亚洲文化交流研究中心、日本爱知大学、日本青山学院,韩国中央僧伽大学校、韩国海印寺佛学院,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斯坦福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尼分校、法国东方语言学院、匈牙利罗兰大学、东哈萨克斯坦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中正大学、台湾佛光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法鼓山佛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等地进行访学等学术活动。
专著《近代汉语语言研究》、《汉语双宾语结构句法及其语义的历时研究》分别获第七届(2002)、第十四届(2016)北京市社科成果二等奖;专著《明清域外官话文献语言研究》(2011)、《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馆藏晚清民国间新教传教士中文译著目录提要》(2013)同时被列入国家“十二五”出版规划项目,其中《明清域外官话文献语言研究》获第四节国家优秀出版物奖(2013)。
2017年2月与匈牙利汉学家刘方合影于匈牙利科学院东方图书馆内
在北京市语言学会年会上的报告
澳门参观图书馆
参加学术活动
语坛百花美 芬芳气如兰
《语言战略研究》杂志社张美兰访谈录
《语言战略研究》杂志社:张老师,您好!清华大学语言研究中心为什么组织发起“汉民族共同语研究”工作坊会议?
张美兰:为推动汉民族共同语的研究,由清华大学语言研究中心主办了“汉民族共同语研究”工作坊研讨会。
这次会议的提出是2015年9月清华大学语言研究中心主办的“汉语常用词历时演变研究”的专题研讨会召开期间。主要设计者是蒋绍愚教授,此前冯胜利(2010)在《中国语文》发表“论语体的机制及其语法属性”、汪维辉(2014)在《长江学术》上发表“现代汉语‘语体词汇’刍论”、王洪君 “普通话审音的一个难点——中古入声字的异读:历史、现状及思考”(初稿)等观点引起了蒋绍愚教授的关注,想举行一个小型的工作坊,仅就“民族共同语形成”作为话题进行讨论,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王洪君、冯胜利、汪维辉、佐藤晴彦等教授的支持。会议的三个议题也是蒋绍愚教授设计的:(1)从六朝至明清,什么是汉民族的共同语?什么是“汉儿言语”?它们和明清的“官话”是什么关系?(2)20世纪初的白话作品的语言基础是什么?(3)今后的汉民族共同语(书面语和口语)应朝什么方向发展?
这样我们邀请了日本和美国的专家对“汉儿言语”、明清语音一起讨论,同时邀请了几位年轻学者加盟讨论。这次研讨会由蒋绍愚、冯胜利(香港)、竹越孝(日本)、佐藤晴彦(日本)、史皓元(美国)、王洪君、汪维辉等七位教授重点发言,希望形式上轻松一点,讨论的时间多一点。
这三个话题发布出去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冯蒸、周一民、于润琦三位北京话研究专家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为我们的会议增添了新的话题。2016年6月11日会议召开之日,来了很多学者和研究生,尤其是从外地自费赶来的学者,50多人的规模也是出乎意料,也让我们很感动。大家普遍反映这样的重点发言和自由发表结合的会议形式很好,这样的专题学术活动会不定期继续下去。我作为这次会议的主要组织者为能给大家提供这么一个讨论机会而高兴。
《语言战略研究》杂志社:《语言战略研究》每期专题研究栏目设有“多人谈”,第4期专题是“国家通用语言研究”,请您就本期专题谈谈看法。
张美兰: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它与纷繁复杂的社会发生着纵横交错的联系。在语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变故、人口的流动、民族的融合、语言政策的颁布、书面语与口语的相互影响等,促使语言经历了千百次的重构。每一个社群,有其语言构成的文化因素,不同的社群使用不同的语言;每一个地域,有其区域的语言文化,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方言。在语言变迁问题上,以单纯交际为目的,语言趋向于融合与单一;以发扬和传播民族文化为目的,语言朝着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不同地域、不同社会阶层、不同人群等之间的语言既有趋同的一面,也有个性发散的一面,这种趋同发散,此消彼长,都有其合理性,也给我们提供了思考的空间。
就以“汉民族共同语研究”这一话题为例,这个话题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有挑战的新话题。适逢2016年是普通话推行60周年,《语言战略研究》杂志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我们有了一个“多人谈”的机会,用另一种书面形式发表我们的意见。这个话题的讨论还只是一个开始,真心希望通过《语言战略研究》杂志的出版,能引起更多学者的注意和加盟。希望其他相关专业的学者参加讨论。
《语言战略研究》杂志社:张老师,感谢您为“多人谈”组稿,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语言战略研究》“多人谈”栏目将持续关注语言焦点问题,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在这里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
通州中学是我人生远航的起点站
1981届文科班张美兰
32年前的此刻我还在通州中学为高考而苦读呢,而今我已经辗转落户北京12年了。
通州中学是我读书生涯中记忆最为深刻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我在那儿考上了大学,而且我怀恋的是那种整体的学习氛围和生活氛围。
这是一个理想的读书校园。每天清晨就有一批好学的学生在校园里读外语背语文,我常常被这些读书声惊醒,甚至会为自己的懒惰而羞愧。
这儿的老师是训练有素,一流的。有的我虽已记不起具体名字,但是所有任课老师的摸样我至今历历在目可以记起。先说政治老师,他一人专教我们文理高中毕业班,他自己把教材吃透,从不用教材。两手放在腰后面从教室前走到教室后,嘴里说着各种概念及其要义,两眼及时与教室里的每个学生在交流。他自如地说起哪一页哪几行必须掌握的每一句话,一遍一遍的讲解,力求让所有的学生当堂课都消化。至今我都记得老师那胸有成竹怡然自得的神态。
英语是我中学时期的弱项。在此之前我没有得到过系统的训练。而通州中学的外语老师都是训练有素的名师。我们文科班的那位老师音质很好,每次听他的课仿佛在听他唱歌。当时英语分是以百分之五十的比例计入高考分的,因此对我还有很大的作用。老师真是在教学之余给了我鼓励,基础虽差,最终还是考得50分(计入25分)。进入大学后,我便比较认真地从头开始学英语,自学英语,那点基础可以说受通州中学英语老师的影响。
班主任语文老师邢心陶,温柔敦厚,讲起话来慢条斯理且要言不烦。他一如父亲那样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我们班组成复杂,大部分是高中三年应届的,有三分之一来自复读的,年龄大小不一,青春期心理年龄不一,据说有的学生在下面中学已复读几次了。就这样的组成班级,邢心陶老师一个也不放弃地关心着不同层次的学生。他心里盘算着,哪些有希望进重点大学的,哪些有希望进一般大学的,哪几个有希望进大专的,哪些是努力就有希望考上的。他对每类同学都会定期谈心,经常到宿舍去看望他们,甚至周末也会从家里赶来看望住校学生。
我是一个曾经高考的落榜生,一个复读生,也是最后一个来这个班级报到的学生,对班级情况了解不多,多少有点不自信,但是邢老师的关爱却让我慢慢融入了这个班级。我是文言文读的比较多的学生,他在文言文教学上采取那种启发式使我进步更快。我学习比较刻苦,邢老师对此比较放心。我记得他最后一次在班级换座位,今天回想起来,他是特意安排的。我就这样成为他希望的有可能进军重点大学之列的学生。他面对组成成员复杂的班级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也许人们会说,老师的要职就是教学生、管学生,份内的事情。我们文科班全体老师就是那样无私地呵护我们这一班级的同学。在这个大家庭生活了一年,我感到无比快乐。
在这我还要提及的是另一位老师,他是我的课外历史业余辅导老师吴钧老师。他的博学、他的仁慈,他一家人的热情,曾是我的精神力量。他利用业余时间、无偿地为我系统指导过高考古今中外历史教材。在他的指导下,一下子能把厚厚几本历史书变成若干个知识图表。每当晚上散步在校园那个大操场,我曾我把我的历史心得和应届生曹晓琴分享,这个当年南通县的文科状元事后不无感激地说,这是吴钧老师教会了我们学习背诵记忆的方法。至今我们对吴钧老师心存感激,在从事教学工作二十多年里,我也是以这样的胸怀面对我们的学生,不仅向他们传播学习方法和知识,而且教会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今年是通州中学建校90周年。我衷心祝福母校更加繁荣昌盛。祝福母校的老师健康快乐!清华大学是中国的名校,我愿更多的学子考来我工作的大学升造,或本科,或硕士博士。希望有更多的校友加盟。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群充满热情、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希望通过“江海儿女”凝聚通州乃至南通等地区的杰出人士、热心人士,共同关注、参与家乡的建设与进步。“江海儿女”公共号的愿景是: 集合江海才俊,凝聚反哺之心,贡献能力智慧,共促家乡发展。来吧,请关注我们的公共号“江海儿女”,加入这个大家庭!!!
江海儿女都在读
东南大学教授郭昊:解读引力波的奥秘
雄安接轨北京,南通接轨上海!(看完震惊)
通州高级中学:曾经的校园 美好的回忆
马其祥:情系铁路的特级专家
来看看“五一”无人机拍摄的家乡乡村美景
“江海儿女”征稿赠书《闯荡南非洲》
1.《张美兰:语坛百花美 芬芳气如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张美兰:语坛百花美 芬芳气如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5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