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像的创作者朱炳仁与铜像合影。本文图片均由杭州市品牌推广协会拍摄。1月23日,“精神世界的拾荒者——魏思豪老人事迹展”在杭州图书馆新馆举行,其半身像铜像也展出。
魏思豪生前是杭州退休教师,被誉为“进图书馆前洗手的清道夫老人”。“出名”源于2014年11月引起广泛关注的“杭州图书馆对流浪汉开放,拾荒者读书前洗手”的合影。作者在图片描述中使用了一个化名,称张凯(即魏思豪)“再次出现在杭图门三楼专门文献区阅览室的门口,依旧穿着同样的装束:一根竹竿挑了两个肩后的口袋,穿着一双被泥巴熏黑的白色运动鞋。他在办公桌上卸下口袋,让工作人员找一些著名的中外书籍。虽然视力极差,但我还是把书放在面前,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魏思豪赞助学生感谢信据了解,2008年9月新杭州图书馆开馆后,一些乞丐和拾荒者进入图书馆看书,图书馆唯一的要求就是洗手。其他一些读者找到馆长褚树青,说让乞丐和拾荒者进入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褚树青回答说:“我没有权利拒绝他们去图书馆学习,但是你有权利选择离开。”
2015年12月16日,一位吴姓女子致电浙江媒体,称其父亲是去图书馆看书前洗手的老人,名叫魏思豪,一个月前过马路时被车撞伤,12月13日死亡。
她向媒体透露,父亲退休后独居杭州,两个女儿都在外地生活。虽然每月退休工资五千多,但他省吃俭用,除了那张没有家具的木床,就住在没有装修的简陋房子里;我通常穿得像个拾荒者,捡瓶子和罐子。女儿们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很多捐钱助学的凭证,包括浙江省社会组织专项票据(1994年捐360元)、希望工程结对援助卡、扶贫公益补助证明等。,从90年代的捐款3400元到后来的34000元。
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发表演讲后,魏思豪被广泛报道。杭州市品牌推广协会和浙江某报社发起网上众筹,额度5万元,为老年人树立形象。不到8个小时,1178个认捐筹到了足够的钱。
魏思豪的半身像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创作的。老人下面是一堆报纸和书,旁边是竹签和一些塑料瓶。
“雕像用简单而沉重的铜讲述了一个普通而动人的老人的故事。它用简单而坚韧的线条和巨大的几何形状作为雕塑符号,勾勒出他坚韧而时尚的身体和骨骼,反映出他内心的性格和精神力量。”朱炳仁告诉报纸。
朱炳仁已经捐款5万元用于造像,魏思豪的家人也捐款6万元作为杭州图书馆基金会“温馨阅读推广专项基金”的启动资金,以帮助更多的书迷。
朱炳仁和魏思豪的家庭捐赠仪式魏思豪事迹展向浙江大学档案馆展出了60多件家庭成员捐赠的证书、捐赠凭证和信件。很多信都是捐赠学生给魏思豪的感谢信。一个医学生写道:“谢谢你帮我订医学杂志。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据报道,魏思豪生于1938年。1956年考入杭州大学前身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因历史原因被迫退学。1984年继续深造获得杭州大学文凭(1998年杭州大学与浙江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成为现在的浙江大学)。老人珍惜自己在杭州大学的学习经历,一直珍藏着自己的毕业证和通讯录。
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出席了展览开幕式。他说,魏思豪是浙大的“杰出校友”,应该珍惜承载着他高尚人格和精神品质的对象,让浙大学生学习和继承这种品质。
1.《校花被捡破烂的老头 进图书馆先洗手的拾荒老人回图书馆:这次是其铜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校花被捡破烂的老头 进图书馆先洗手的拾荒老人回图书馆:这次是其铜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632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