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所使用的坦克,相信绝大部分读者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大名鼎鼎的黑豹,tiger和虎王——尤其是前两者,在各种介绍二战装甲的书籍中早已被炒得火热。不可否认的是,这三种坦克威力强大,一直到战争结束都是令盟军和苏军十分头疼的对手,并且在战争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事实上为德国装甲部队在二战中取得优异战绩的并不仅仅是它们,要知道,这三种坦克加在一起总共也只不过生产了8000余辆,这个数字甚至还不及盟军和苏军在战场上所投入的坦克数量的十分之一!不过在大战前后生产了6400余辆的III型和8700余辆的IV型却被“忽视”了,也许人们忘记了,如果没有它们的技术做铺垫,德国无法制造出经典的黑豹,虎式和虎王;如果没有它们在战场上的的出色表现,德国甚至很难把战争拖至1944年。而在III型和IV型这对难兄难弟中,III型的战斗力很明显被更加忽视了。

在1943年以前,III型坦克是德军在各条战线的主力装备。虽然到1943年夏天之后III型坦克停产并且不再是德军的主力坦克,但它们中的一部分仍然服役到了战争结束,甚至在战后仍然被一些小国家使用。事实上,尽管在德军中,III型坦克的性能比不上IV型以及之后出现的虎式,黑豹和虎王,但以其他国家的水准来衡量,III型并非不堪使用,尤其是后期安装60倍口径50mm长身管炮的J,L,M型,均拥有二战中等水准的战斗力。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我们将以III型坦克中最典型的L型来和其他国家同时期主力坦克做比较,来还原这款闪击利器的真实战斗力。

L型是III系列坦克的后期产品,其火力,防护力均达到了III型坦克的最高水平。其主要武器为一门KWK39 L60 50mm坦克炮,在使用39型穿甲弹时垂直穿透能力为:

100m 85mm

500m 72mm 

1000m 58mm

而在使用40型钨芯ap的垂直穿甲能力:

100m 160mm

500m 88mm

1000m 47mm

由于钨芯弹较轻,存速性差远距离穿深衰减非常明显。但即使如此,在500m左右的战斗距离,L型仍可以击毁同时代大部分苏军和盟军坦克装甲车辆。L型坦克的基体装甲厚度为

车体

前装甲50mm

侧部30mm

后部30-50mm

炮塔

前装甲厚57mm

侧后方为30mm

但事实上所有L型都在炮塔和车体正面加装了30mm附加装甲,这种附加装甲不是简单的叠加在基体装甲上,而是具有一定的间隙,因此对heat的防御力将会比实际值高,不过根据德国实测击穿双层装甲的能量可以近似计算为击穿单层装甲的速度平方和开根号那么对穿甲弹的防御力实际是不如单层,但是考虑到30mm装甲板为全硬化装甲其磕碎弹头能力是非常之强对付苏联较软的炮弹防御防御力还说得过去。从1943年起,德军还为III型坦克炮塔侧面和车体侧面加装了5mm厚裙板,进一步加强了防护。L型的发动机为迈巴赫HL120TRM,能为23吨重的L型提供每小时40km的最高时速,因此L型的机动性在二战中完全能够符合战场的需求。综合坦克的三大指数——火力,防护力和机动性来说,L型虽然谈不上有多么优秀,但也绝非是弱者。

       从1942到1943年,L型主要在东线使用,也被少量使用在北非战场。在东线,L型遇到的诸多怪物中和L型同等级的34/76在理论上,装备长身管50mm炮的L型能在700m处击穿T34-76的车体前装甲,在1000m的距离上击穿炮塔。而T34-76的F34在零距离使用BR350还是BR353都无法击穿击穿L型的前装甲。当然,这只是理论上,在实战中,L型能在更远的距离摧毁T34-76,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苏联神奇的装甲测试。此外,T34-76在设计上的缺陷——车体前部开的一扇面积较大的驾驶观察舱门也削弱了它的正面整体防御能力。有经验的德军坦克手往往利用T34-76的这个弱点在较远的距离便将其摧毁。至于kv重型坦克,在其前部100mm的装甲面前,德军大量装备的37mm和短身管的42倍径50mm就成为了敲门砖,即使是长身管的60倍径50mm炮在理论上也只能在300m以内的近距离将其击穿。而KV-1的主炮与T34-76相同,而L型的50l60在700m左右的正常作战距离完全能够摧毁KV-1的侧后方装甲或者打断履带使之丧失行动能力,此外,二战中的德军的训练远超苏军加上通讯优势,虽然在东线战场上苏军装备了类似T34-76和KV-1这样的优秀坦克,但是在损失上仍然远远高于德军。我们不可否认交战双方的战术是影响成败的最主要的因素,不过这从一个侧面至少可以说明,III型坦克的实力是不容低估的,在长身管IV型和黑豹成为战场主角之前,III型长身管担负着阻击苏军坦克的重任。也许有人会说,在东线战场的前期德军通常会采用88mm高射炮平射的方法来对付苏军这些优秀坦克。但事实上高射炮无法代替坦克的作用,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德军依然要凭借自己的坦克而不是高射炮去与敌方的坦克搏斗——只装备了机枪的I型显然不具备与坦克作战的能力,II型的20mm和38t的37mm炮也只能对付诸如T26和BT-7这样的轻装甲目标,早期IV型的短管75mm炮则是用于支援步兵而非攻击坦克,穿甲能力十分有限。从1941年底到1942年上半年,德军反坦克的重任很大程度上落在了III型坦克的肩上。

除了在东线使用,少量L型也被使用于北非战场,与在东线的残酷坦克战不同,L型的50l60在北非战场上对盟军的优势十分明显。在1000m距离上,L型可以轻松击毁大部分盟军坦克装甲车辆,当时英军主要作战坦克,十字军巡洋坦克和马提尔达MK-II步兵坦克都只装备了2磅的40mm火炮,难以对L型的正面构成威胁。相反,L型可以在1000m外击毁装甲单薄的十字军巡洋坦克,在500m外将曾经令37mm炮和短管50mm炮束手无策的马提尔达MK-II步兵坦克78mm的前装甲被轻易击穿。而当时美军大量装备的M3格兰特中型坦克和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也无法与L型正面对抗。斯图亚特属于轻型坦克,装甲为10-44mm,在长身管50mm炮面前显得异常脆弱,L型在1000m外可以以任意角度攻击并将其击毁。而斯图亚特的37mm主炮对L型的前装甲几乎毫无威胁。格兰特的火力和装甲防护都明显强于斯图亚特,其主炮为32倍口径75mm炮,装甲最厚处有51mm,但缺点也非常明显:其一是车体装甲采用铆接结构,抗弹能力被大打折扣;其二是车身较高,在作战中很容易被敌方火炮锁定并成为攻击目标。这两个明显的缺点也使得格兰特在与L型的交锋中显得不堪一击。后期到达的M4谢尔曼是美军在二战中最优秀的坦克之一。装甲厚度与格兰特相近,但采用整体铸造式装甲,防护能力比后者明显提高。主炮为M3型40倍口径75mm炮,在1000m处的垂直穿甲为62mm,是盟军当时威力最大的坦克炮,但是这种火炮对付拥有附加装甲的L型仍然比较吃力,其有效杀伤范围在700m左右,而L型使用40型穿甲弹也能在600到700m处击毁谢尔曼。总体来说虽然谢尔曼与L型的性能相比略占上风,但在实战中也基本上是势均力敌,不过由于数量相差太远,德军威力强大的虎式以及同样性能优良的长身管III型L/M和IV型F2/G最终没能挽回德意非洲军团的败局。

至少到1943年,III型长身管在与它的主要对手,同期的英,美,苏军坦克对抗时并非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处于明显的劣势,相反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它都可以胜任与敌方坦克的作战任务——即使是遇到像美军的谢尔曼或者苏军的T34这样公认的二战中优秀的坦克。在这里我们并不是有意夸大III型坦克的战斗力,当III型长身管在战争后期遇到更加先进的诸如美军的谢尔曼M4A2,苏军的T34-85或JS-2时则确实完全处于下风,然而并不代表他们毫无还手之力——当然,从1943年起,长身管IV型和黑豹便已取代了III型坦克的作战地位,因此在数量上有减无增的它们和这些强手交战的机会也并不会很多。如果硬要拿III型坦克与这些后期的盟国坦克相比较是不公平,也是毫无意义的。

另一方面,III型长身管在与其它同盟国和轴心国坦克性能的对比上占据了很大的优势。法国早在1940年便战败,其坦克发展处于停滞阶段,在战败前生产的几种坦克中最出色的是B1bis重型坦克,这种坦克在车身上装备一门短管75mm炮,炮塔中则装有一门37mm炮,布局与后来在北非战场上美军使用的M3格兰特颇为类似,装甲最厚处达到60mm,早期安装37mm炮的III型坦克对它毫无办法。然而法国迅速败亡后相当一部分Bibis被编入德军部队继续使用,到1942年它们就变得过时了,在性能上也明显不及后来出现的III型长身管。至于德国的盟友意大利和日本,如果要与其在二战期间生产的坦克比较性能III型长身管则更是鹤立鸡群。意大利在非洲军团的主力是M13/40系列中型坦克,战斗全重只有14吨,与23吨重的L型显然不在一个级别,在火力方面其主炮为性能较差的32倍径47mm炮,在L型的50+20mm的重装甲面前无法构成任何威胁,在防护力方面其铆接装甲最厚也不过40mm且倾角很小,抗弹能力很差,L型在1500m外就能将M13/40撕成碎片。甚至在机动性方面M13/40也相当糟糕,其最高时速仅为30km/h,和形体比其大很多的L型相差甚远。日本在二战中的主力坦克是97式,早期型装备一门57mm低速炮,基本没有穿甲能力,在此不予讨论。后期型换装了一门47mm长身管反坦克炮,具备一定穿甲能力,但若面对L型只有在500m之内才能对其构成威胁。反之,由于装甲防护过于薄弱——97改的主装甲只有25mm且为铆接,甚至还不如M13/40——L型可以在2000m的超远距离便轻易将其击毁。比97改更为先进的一式火力维持47mm炮,主要部位装甲加强到50mm,但也无法抵抗50mm长身管炮在1000m处的打击,在性能上与L型相比明显处于劣势。最后说说日本最后的王牌,三式中型坦克。该车装备一门38倍径75mm火炮,虽然火力比47mm炮有所提升,但对L型的有效打击范围也不过600m,其主装甲与一式相同,维持在50mm的水平,而且装甲质量也相对下降了不少。这也就意味着L型可以在1000m的距离上将其击毁。由此看来,皇军这位“最后的王牌”也仍然不是L型的对手。 

从1941年12月起,德军陆续生产或改装了2500余辆安装了60倍径50mm炮的III型坦克,在各个战线都很活跃,虽然从1943年起被性能更好的IV型和黑豹取代了主力的地位,但剩余的III型长身管仍然发挥余热直到战争结束。的确,在强手如林的二战德军坦克大家族中III型坦克最多只能算作水平中等,但是它却开创了一个先河——那便是坦克的多用途型,即日后所谓的的主战坦克。作为德军中被明显忽视的战斗力,这也许是对III型中型坦克最好的肯定吧。

1.《3号坦克 被忽视的战斗力,长管3号坦克(3号L型,M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3号坦克 被忽视的战斗力,长管3号坦克(3号L型,M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65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