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压力分析
第三部分:变化趋势
第四部分:思考与建议
第五部分:谢谢
前言
年年如此,就业难!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后,2015年毕业生人数继续突破700万,超过去年的727万,达到749万!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难似乎成了常态。连续几年,“史上最难就业季”给人的感觉是“没有最难的工作,只有更难的工作”!那么,就业压力真的会随着今年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吗?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就业压力发生了哪些变化?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已经连续六年与新浪教育频道联手,今年结合移动终端新趋势,首次与在线教育频道联手,共同推出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这是2009年后连续第七年。基于前六年的调查结果,每年5月底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不仅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还为毕业生、求职者和相关就业机构提供了一些福利。今年的问卷从4月1日至4月27日在互联网上推出后,近一个月内共有18171人参与了调查。在严格剔除无效问卷后,我们最终保留了15728份有效问卷,然后用专业的心理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性别比例
图1-1性别比例
如图1-1所示,参加本次调查的男性11365人,占总数的72.3%;共有4363名妇女,占总数的27.7%。
2.教育构成
图1-2教育背景构成
如图1-2所示,本次调查在校本科生9547人,占总人数的60.7%,为优势群体;专科生4754人,占总数的30.2%;硕士生1321人,占总数的8.4%;博士生人数相对较少,只有106人,占总数的0.7%。
3.是独生子女吗
图1-3独生子女比例
如图1-3所示,本次调查独生子女5548人,占总数的35.3%,非独生子女10180人,占总数的64.7%。
4.你是应届毕业生吗
图1-4应届毕业生比例
如图1-4所示,本次调查应届毕业生4675人,占总数的29.7%,有1642名往年毕业生未参加工作,有5748名往年毕业生参加工作,有3663名初一至初三在校生。
5.是兼职和学生干部吗
图1-5一般人群中的兼职和学生干部
如图,参与调查的8408人表示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有兼职经历的有11280人。两组人的比例是一半以上。
6.学生来源
图1-6学生来源
如图1-6所示,本次调查乡镇9546人,中小城市4108人,省会及其他城市1662人,其他地区389人。
7.专业作文
图1-7专业构成
如图1-7所示,参与本次调查的人群涉及22个专业,数量最多的是计算机/电子信息、管理/营销、机械,分别为2289人和1690人,数量最少的是哲学,只有29人。
8.家庭经济状况
如图1-8所示,本次调查中受调查人数最多的家庭平均月收入在2001-5000之间,占6833人,占总数的43.4%。
图1-8家庭收入
9.学校类别
图1-9学校类别
如图1-9所示,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主要来自地方院校和职业院校,分别为4939人和3051人,其他的最少,只有353人。
图1-10普通人群的预期月薪分布
图1-11不同专业期望月薪
在人数最多的五个专业中,期望月薪由低到高的顺序是:经济/金融、管理/营销、机械、建筑、计算机/电子信息。
图1-12不同类型院校的期望月薪
从图1-12可以看出,求职者的期望月薪因所属大学类型而异,重点大学求职者的期望月薪明显高于普通大学,最大差异接近2000元。
1-13不同教育背景的预期月薪
如图1-13所示,预期月薪随着学历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专科生预期月薪5150元,本科生5500元,硕士生6630元,博士生8060元,平均预期月薪5510元。
图1-14不同教育背景的期望月薪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专科生期望月薪大幅提升,达到1810元;本科生期望月薪涨幅最大,达到1840元;硕士生预计月薪涨幅超过1000元,达到1180元;博士生期望月薪涨幅最小,只有270元。2015年整体平均预期月薪较2014年大幅提升,达到1830元。
11.预期工作地点
图1-15预期工作场所
本次调查中,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去省会、计划单列市等二线城市工作,其次是地级市,然后是直辖市;另有1223人表示愿意在县级城市工作,212人表示愿意在乡镇工作,409人选择其他地区。
图1-16选择工作场所的主要标准
对选择工作场所的原因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一半的人将个人发展机会作为首要选择标准。可以看出,对于面临就业的学生来说,发展前景是首要考虑的,其次是生活成本和收入以及宜居性。
12.愿意在基层等困难岗位工作
今年的调查中明确指出,不愿意去基层找工作的比例占20.1%,高于去年的16.5%;“愿意”去的为38.3%,也高于去年的31.6%;“可以考虑”的比例为41.7%,低于去年的51.8%,学生对去基层锻炼的意向也有了更明确的界定。
图1-17对去基层和其他艰苦工作的态度
13.影响就业的因素
图1-18影响就业的因素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还就社会热点问题对就业的影响进行了一些探讨。国家政策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因素,我们认为要找工作就业;有创业想法的人数达到3622人,比想考研的人数多了近10个百分点。这个比例差距比2014年要大;极少数人认为应该出国深造;其他人认为我们可以等几年。
与去年的数据相比,今年想创业找工作的求职者比例有所上升,而选择考研的比例有所下降。
图1-19毕业选择
图1-20学院类别和毕业选择
进一步分析表明,“就业”无疑在毕业选择中排名第一,但不同类型学校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全国211所工科大学中,考研排名第二;在其他类型的学校,第二名是创业。出国和等几年是最后两种选择。
15.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素质
图1-21大学生就业最需要的素质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进一步调查了大学生就业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其中沟通能力和专业技能仍然是求职者最关心的,其次是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反,被用人单位和社会所看重的道德修养、组织能力、独立能力、合作能力、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工作热情等基本素质,却相对被求职大学生所忽视。这个结果和去年的结果基本一致。
图1-22不同院校所看重的基本素质
图1-22:对比不同类型大学生所看重的基本素质,发现最看重的前五所大学分别是沟通能力、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前两者的顺序有一定差异,重点院校更注重专业技能,普通院校更注重沟通能力。重点院校最看重的五项基本素质是:专业技能、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高校最看重的五项基本素质是:沟通能力、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
图1-23:对比不同入职阶段所看重的基本素质,发现就业群体最看重“沟通能力”,比失业群体更看重“抗压能力”;但对于非就业群体来说,“专业技能”是最重要的。就业群体最看重的五种能力是:沟通能力、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而非就业群体最重要的五项能力是:专业技能、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责任感。
图1-23不同进入阶段的基本素质
1.《就业压力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就业压力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673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