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表情包已成为社交语言之一然而,将软萌的儿童与带“颜色”的文字组合在一起,在网友间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近日,一条网友吐槽儿童软色情表情包的微博,在网络掀起轩然大波

记者检索发现,在某App上,一张张小朋友的照片上,被P上了如是文字,变成了“想约”“开车”的表情包。类似的萌娃表情包的介绍中,还不乏“撩汉/撩妹套路”“情侣开车表情包”这样的描述。

民法典第四编人格权编中,对公民的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与互联网紧密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规制。

北京师范大学未成年人检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挺教授认为,这类软色情表情包侵犯了这些儿童的人格权。

截图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两性关系里把自己弱智化、把情欲理解为‘可爱’。”这条评论被网友认为是“导致儿童软色情表情包泛滥的最大原因”。心理咨询师冰千里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分析说:“把羞于启齿的、不好的需求,通过弱小的孩子来发声,会降低人们内心的羞耻感和恐惧。”

可即便这些可爱的表情包把“性”进行了“伪装”、让这些图片及动图显得不那么“扎眼”,专家仍指出:“萌趣化的儿童色情无论采取何种传播形式进行包装,都已触及法律、道德底线。”

在开头提到的App,2020年2月更新的《社区规范》中,明确要“抵制一切色情低俗内容”,包括“以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的语言描述性行为、性过程、性方式的内容”。而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专章中,则规定:“涉及未成年人色情低俗的”将被平台“严肃处理”。

然而,记者注意到,不少有儿童软色情之嫌的表情包在2019年就被上传至该App。记者尝试对其中一条链接进行了举报。

不到两分钟,该平台就回应称“您举报的表情包已被处理”,但并未标明处理方式和结果。随后,记者重新检索这条链接,发现该链接依旧可公开显示。

律师表示:“如果商家没有向童星方取得许可而擅自使用他们的肖像用于营利,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有的软色情表情包,是把照片、文字、图样等综合在一起,都可能造成儿童社会评价降低、名誉贬损,从而侵犯儿童名誉权。

何挺则认为,网络平台运营者在内的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需要承担起未成年人保护相应的企业责任。根据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如果未能履行上述责任,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可能要承担高额罚款,甚至被吊销营业执照。

无论人们对于儿童软色情表情包内容持何种态度,有一个底线不容突破,那就是法律的规定。儿童软色情表情包可能侵害儿童的肖像权和名誉权等人格权利。虽然未满八周岁的儿童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享有权利。作为自然人,儿童和成年人一样享有人格权利。这些权利不仅受到《民法典》的保护,而且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只不过,儿童不能亲自行使这些权利,需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

首先是肖像权问题。《民法典》第1018条和第1019条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如果是儿童的照片是由其父母发布到网上,一般来说不构成侵权;但如果他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利用儿童的照片制作表情包,则有侵犯肖像权之嫌。

其次是名誉权问题。《民法典》第1024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将一个人的照片制作成带有色情内容的表情包并在网上传播,显然有损个人名誉。“萌娃”虽小,但他们的人格也不容玷污。

最后则是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个人信息是指那些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个人的面部照片具有很强的可识别性,故而也可以视为一种个人信息。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72条及《民法典》第1035条规定,处理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原则上应当征得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同意。如果制作表情包的过程中使用了儿童的面部照片,那么就应该征得监护人同意。

此外,制作、传播儿童软色情表情包的行为可能涉嫌违法甚至犯罪。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下列行为都是违法的:利用网络传播淫秽信息;散布他人隐私;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此外,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儿童软色情表情包有可能被认定为“淫秽信息”。如此,则此类表情包的制作者、传播者都有可能被追责。

在对儿童软色情表情包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应当兼顾私法和公法的规定。在私法层面,权利受到侵害的个人可以依法追究此类表情包的制作者和传播者的侵权责任。同时,考虑到个人在维权方面面临的实际困难,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依据公法规范追究违法者的责任,对其处以拘留、罚款,乃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当然,制作、传播“萌娃”表情包的行为究竟是否违反法律,实际上需要结合个案情况加以判断。在此过程中,要努力实现不同利益的平衡。一方面,要考虑到网民的表达,避免给互联网中传播的内容施加过于严苛的限制;另一方面,要依法治理那些涉嫌违法的、对儿童的人格权利造成损害的内容。

此外,还应重视网络平台在治理此类软色情表情包方面的作用。网络平台的管理者应当公布对于违法及不良内容的举报渠道。一旦发现有用户发布、传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网络平台的管理者应当依法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处置措施。对于那些未能履行此项义务的网络平台管理者,也应依法追究其责任。

1.《是何居心?儿童软色情表情包火了 专家:已触及法律、道德底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是何居心?儿童软色情表情包火了 专家:已触及法律、道德底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695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