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黄金的帝国 黄金货币帝国:金本位时代终结

吴歌资本寻求资本的重点在于对资本的终极探索

【吴歌黄金】是吴歌资本的主要内容类别之一

《黄金货币帝国》内容系列从属于【吴歌黄金】

“黄金货币帝国”系列

第一部分:基础从何而来?

第二部分:整个欧洲和亚洲

第三部分:控制世界

第四部分:金本位帝国的崩溃

第五部分:金本位的冲击、复活和变异

本文是“黄金货币帝国”系列的第六部分

这位博物学家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金条-黄金交换标准”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在脆弱的基础上,就像一座充满裂缝的危险建筑。在大萧条的背景下,随着金跑恐慌的猛烈攻击,这座“危楼”迅速坍塌,金本位时代结束。

复苏的绊脚石

英格兰银行行长诺曼希望回归金本位有助于英国重建辉煌,但没有实现。英国在1925年5月回归金本位(block)后,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回到一战前的繁荣稳定。相反,金本位成为英国经济复苏的巨大障碍。

英国将英镑与黄金的汇率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使得英镑汇率被高估,英国出口商品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下降。当时,英国许多与外贸密切相关的行业都受到了严重冲击,如煤炭、钢铁和造船。

此外,为了保持一战前英镑与黄金的汇率,保持英镑的高汇率,英国采取了货币供应收缩的政策,提高了国内利率。货币供应萎缩导致英国通货紧缩,物价下跌,经济预期悲观,抑制了生产和投资;但是高利率使得企业的融资成本偏高,也抑制了国内的生产投资。同时使资本从工业生产领域流入资本市场,英国真正的工业部门是空中心。

金本位制的复苏使得英国的经济复苏非常缓慢,远不及其他工业国。20世纪20年代,英国成为唯一一个经济停滞的欧洲国家。经济萧条造成高失业率,英国政府也试图通过削减工人工资来稳定经济,这也引发了各种劳资纠纷,如频繁的罢工、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

▼图片:1926年,英国工人为争取工资不被削减举行总罢工,这是英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总罢工。图片来源:市场商业新闻。

房子漏水,恰逢整夜下雨,随后的大萧条(1929-1933)和二战(1939-1945)将英国经济拖入更深的衰退。从一战开始到二战结束(1914-1945),英国经济基本处于停滞或衰退状态。

▼图:1918-1938年英国失业率。这幅画来自economicshelp.org。

▼图片:1918-1938年英国物价指数和GDP指数。这幅画来自economicshelp.org。

一战后,英国国内经济衰退,出口竞争力下降,也影响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国际影响力日益减弱。同时,经济实力衰落的大英帝国也削弱了对其殖民地和附属领地的控制(特别是二战后,随着一系列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大英帝国崩溃)。

裂痕斑斑的危楼

随着英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下降,英国逐渐失去了在国际货币秩序中的主导地位,英镑“纸币之王”的美誉也逐渐被侵蚀。

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破了战前各国之间的权力平衡,也严重打击了国际货币秩序中的国家间合作关系。战后,各国因债务、赔款等问题不断发生摩擦。在制定货币和金融政策时,更多关注的是它们自身的利益,而不是整体的国际稳定。

英国对货币秩序控制的弱化,国际合作与协调的破裂,使得“金条-黄金交换标准”的整个国际货币体系像一座危险的建筑,布满裂缝,根本无法承受任何外部打击。

经济学家罗布·特里·特里芬(Rob terry Triffin)对一战后的“金条-黄金交换标准”进行了评论:这使得1914年前的“建筑”(一战前的金本位)表面确实得到了修复和重建,但其内墙已经摇摇欲坠,进行修复毫无用处。

1927年7月,英、法、美、德在黄金交换问题上的妥协,是国际合作弱化的最好证明。

1927年5月,由于对英镑在国际黄金交换标准中的核心地位不满,为了使法郎升值(回到战前水平),法国银行新任行长埃米尔·莫罗(Emile Morrow)要求英格兰银行准备价值3000万英镑的黄金,以换取法国持有的同等价值的英镑储备(1926年8月至1972年2月之前,德国也曾大规模用黄金交换英国)。法国的汇率要求对英国极其不利,这将迫使英国银行利率上升,从而进一步打击已经疲软的经济。此外,还可能引发对英镑的信心危机,从而危及黄金平价的固定汇率和国际金条-黄金交换标准体系。

问题的解决得益于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本杰明·斯特朗的协调。1927年7月,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的代表在纽约长岛秘密会晤。会后,美联储降低贴现率,大幅放宽信贷,而英国则略微收紧货币,使得黄金流出美国,进入英国。与此同时,斯特朗同意将伦敦储存的1200万英镑黄金兑换成英镑,以便英国向法国运送黄金。法国也同意推迟黄金的交付。德国方面同意停止损害英国利益的套利操作。

▼图片:1927年7月纽约长岛秘密会议。从左到右分别是:Hjalmar Schacht(德国经济学家、银行家,1923年11月任魏玛共和国货币主管,后任魏玛共和国央行行长,1930年3月卸任行长。1933年,他再次成为希特勒纳粹政府的央行行长);本杰明·斯特朗(1914年11月至1928年10月,曾任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对一战后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重建产生了重大影响);蒙塔古·诺曼(1920-1944年任英格兰银行行长,一战后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与德国的哈贾马尔·沙赫特是私人朋友,与美国的本杰明·斯特朗有着长期的信任和友谊);查尔斯·里斯特(法国最高货币经济学家,法国银行行长埃米尔·莫罗的助理)。图片来自:Research Gate @Priscilla Roberts。

▼图片:本杰明·斯特朗(1872.12–1928.10),美国银行家。1914年11月,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建立,斯特朗担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直至去世。在他担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的14年里,他实际上是整个美联储系统的领导人(相当于现任美联储主席)。他对整个美联储系统的政策和行动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重建产生了重要影响..图片来自:Research Gate @Priscilla Roberts。

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似乎完全成功,但也突出了几个主要问题:

第一,英德法之间的信任关系已经破裂。德国和法国要求向英格兰银行进行大量的黄金兑换,这对于它们自身的利益来说是合理的,但这也反映了国际金条-黄金交换标准的脆弱性。如果这次谈判没有合作或失败,那么英国很可能陷入金本位制危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在建立之前就已经死亡;

第二,各国交叉储备其他国家的外汇(主要是英镑和美元),形成连锁网络,使得整个国际货币体系更容易“带头动全身”,也意味着危机可以迅速蔓延;

第三,英国对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控制力下降,而美国的地位上升,在国际货币金融事务中的份量越来越重。

此外,美国为了配合这种国际合作,放松了货币和信贷,但货币扩张却助推了美国股市的投机性,炸毁了美国股市的泡沫,为1929年的股市崩盘火上浇油。当时美联储的货币宽松政策受到很多美国人的批评。

1927年的一系列事件之后,美国在国际货币合作和维护黄金交换标准方面的热情也受到了打击。1928年初,美国开始收紧货币(为了遏制美股投机浪潮),停止向外国提供贷款,不再考虑国际关系。1928年10月,纽约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行长本杰明·斯特朗(Benjamin Strong)因病去世,使得英美两国在货币金融事务上的合作日益困难。

英美国际合作的停滞,意味着国际货币体系已经完全陷入不合作状态,“金条-黄金交换标准”已经到了最脆弱的时刻。在这个最脆弱的时刻,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经济灾难正在逼近。

经济大浩劫

美联储于1928年初开始收紧货币政策,以抑制股市投机和黄金外流。然而,美联储的这一行动产生了巨大的溢出效应,引发了全球金融和货币市场的剧烈震荡。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当时的经济金融地位已经非同寻常(一战期间和二战后,美国的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对外债权持续积累,黄金储备居世界第一,美元地位也持续上升,与英镑相比,美国在国际货币金融合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货币政策影响远超本国领土。

美国的货币紧缩将推高利率,这也将吸引外资进入美国。此外,美国将因其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和巨额债务而成为吸走资本(来自世界各地的资金聚集在美国)的“大磁铁”。这对其他国家的伤害是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国际收支逆差最终会导致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的枯竭,各国所坚持的“黄金平价固定汇率制”将会崩溃(详细阅读:金条-黄金交换标准制)。因此,为了坚守金本位,各国纷纷效仿美联储,采取货币紧缩政策。

全球同步货币紧缩带来了全球经济衰退。在1929年10月股市崩盘之前,全球经济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很多国家(包括美国本身)都处于衰退之中。

最后,1929年10月29日,华尔街股市崩盘,标志着20世纪30年代全球大萧条的开始。美国股市崩盘就像潜伏在人体内很久的癌细胞突然扩散,宣布患者死亡倒计时。

▼图片: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图片来源:狙击市场时机。

在美国股市崩盘爆发后的后续补救过程中,各国的经济政策都受到金本位的约束(利率本应下调,货币贬值,政府支出扩大,但为了维护金本位义务,各国直到被迫放弃金本位才积极应对经济补救政策)。

当时的“金本位”就像是一个思想紧缩的诅咒,各国的政策制定者都被它所束缚。面对通缩和衰退的危险,各国仍认为“维持黄金平价的固定汇率制度是治愈经济危机的灵丹妙药”。

再加上各国以邻为壑的国际政策,贸易和金融保护主义的趋势占主导地位,国际合作破裂停滞,各种因素的积累使得1929年的美国股市崩盘演变成持续数年的全球经济萧条。

正如著名货币金融经济学家巴里·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所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金条-黄金交换标准将不同经济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不稳定冲击从美国扩散到全世界,放大了最初的不稳定冲击。

土崩瓦解

金本位是20世纪30年代全球大萧条恶化和持续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反,大萧条彻底摧毁了金本位。

1930年底,经济危机开始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各大工业国(包括美、德、英)都被拖入危机和衰退的泥潭。国际金融领域的风险和脆弱性也出现了。

1931年5月,奥地利最大的商业银行——瑞士信贷银行破产。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这个事件也成为了欧洲银行业挤兑危机的导火索。此后,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波兰、德国都发生过挤兑事件,其中以德国最为严重。

▼图片:1931年德国柏林一家银行面临挤兑。图片来源:安德鲁和约书亚。

恐慌迅速蔓延到中央银行。为了资金安全,人们在银行里用现金。同时,由于担心国内纸币贬值,人们转向外汇和黄金。同年7月,德国央行(德意志帝国银行)黄金储备从23.9亿马克大幅降至13.6亿马克。

1935年夏天,奥地利、匈牙利、德国央行被迫暂停黄金兑换,限制外汇交易,标志着这些国家脱离了金本位制。

由于对黄金平价的信心危机,一些央行(如法国银行)也加入了抢金战争,挤兑危机迅速传导到英格兰银行。

英格兰银行作为国际金条-黄金交换标准的核心支撑和全球黄金接受的“最终接受者”,处于挤兑状态,黄金储备损失巨大。

▼图:1931年英格兰银行黄金储备和贴现率。图片来源:econbrowser.com。

在巨大的黄金挤兑压力下,英格兰银行终于在1931年9月19日被迫宣布暂停黄金交易所,放弃金条本位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英镑汇率暴跌。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用了7年零4个月(1918.1-1925.5)重建金(块)标,但只持续了6年零4个月(1925.5-1931.9)。作为金本位的先驱,国际金本位的推动者和领导者,英国从此彻底告别了金本位。《经济学人》评论:一个时代结束了!

英国接受黄金义务的终止,意味着金本位制最坚定的支持者失去了接受的公信力,立即引发了崩溃的连锁反应。次年,有20多个国家(瑞典、丹麦、挪威、加拿大、芬兰、葡萄牙、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日本等国)步英格兰银行的后尘,宣布停止纸币换黄金。

▼图:1919-1937年世界主要国家金本位制的实施与中断。地图学,物体和资本。

在英格兰银行宣布终止黄金承兑后,黄金挤兑危机迅速跨越大西洋蔓延至美国。同样在1931年9月,比利时中央银行和法国中央银行立即转向美联储兑换大量黄金。这件事传开后,立即在美国民众中引起恐慌,民众立即去银行挤兑钞票、现金和金币。几天之内,800多家美国银行倒闭。然后,英国金跑悲剧在美国重演。

美联储虽然拥有全球最大的官方黄金储备,但无法承受挤兑的巨大压力。1933年3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1933年紧急银行法案,赋予总统监管黄金和外汇交易的权力。

此后,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禁止出口和持有金银;要求民众上缴所有的金币、金条、金券,全部由银行兑换成纸币,银行再将黄金上缴美联储;终止所有黄金支付;禁止银行系统从事外汇交易和黄金交易),将黄金集中在政府手中。标志着美国实际上打破了金本位制。

1934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黄金储备法》,将黄金从每盎司20.67美元提高到每盎司35美元,并下令停止国内美元兑换黄金(个人不能拥有黄金)。但美国仍允许外国政府(或外国央行,或国际清算银行)以“1盎司黄金= 35美元”的汇率兑换黄金,并保留了被削弱的黄金兑换标准,为美元的崛起和未来成为“纸币之王”奠定了基础。“1盎司黄金= 35美元”的价格已经使用了37年,直到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

▼图片:1934年1月30日,罗斯福总统签署《黄金储备法》。图片由Bettman/CORBIS提供。

英美终止黄金交易所后,以法国为首“黄金集团”依然坚守金本位。但汇率危机很快蔓延到法郎,法郎贬值危机加剧,导致法国银行黄金储备大量流失。1936年9月,法国也被迫放弃金条标准。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工业国家都脱离了金本位制(美国除外)。从建立到崩溃(1928-1936),国际金条-黄金交易标准的“危楼”持续了不到十年。

金本位时代结束,黄金货币帝国正式宣告破碎!

提醒:文章《黄金货币帝国》会有一系列更新,待续…

参考材料

《黄金脚镣:金本位与大萧条,1919-1939》,巴里·艾肯格林(美国),范千千和韩琼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11月

《黄金的力量:过时的历史》,伯恩斯坦、黄裴昀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300年的起起落落:国际货币秩序的变迁》,朱,基金管理出版社,2010年8月

《再论金本位与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原因、扩散与恢复》,卢汉印,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固定汇率、经济危机与流动性陷阱——从历史角度看希腊危机,匡华,《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第8期(50-58页)

大萧条与金本位,彭志文,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第11期

《英国银行金本位政策研究》(1918-1939),张勇,南京大学,2014年5月

版权声明

本文原以“吴歌资本”为标题发表,版权归该号及其运营者(运营者有实名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修改或发表。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1.《黄金的帝国 黄金货币帝国:金本位时代终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黄金的帝国 黄金货币帝国:金本位时代终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710925.html

上一篇

朱晓渔 电视剧朱晓渔的真实故事?

下一篇

志愿福建 福建志愿者注册及加入团队步骤

中英黄金时代 吴侨文:浙江将在中英黄金时代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英黄金时代 吴侨文:浙江将在中英黄金时代中扮演重要角色

编者按:聚集智慧和凝聚力。钱塘江畔,秋是九月。全世界的目光将聚集在这里,各国领导人将讨论大计划。让世界记住杭州,让中国影响世界。G20峰会令人眼花缭乱。中国,世界经济的重要成员;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