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美国对中国歇斯底里,无缘无故把华为当成“国土安全危机”。美国媒体也对华为首席执行官任的言行感到惊讶。《华尔街日报》6月6日的一篇文章粗暴地翻出了任在2019年的一篇评论,那是一篇蹩脚的“美译英”。这句话直译回中文是这样的

“冲,边冲边杀,让鲜血染红我们的路。”

这篇文章一出,立刻引起了很多对中国的偏执。此外,华为近期遭遇“芯片供应链被打压”、“孟晚舟案进展不佳”等事件,文章显示任郑飞反击美国的潜力巨大。事实上,《华尔街日报》的标题是“任郑飞卷起袖子与美国作战”,甚至暗示任郑飞想要“为女儿报仇”。

这篇文章一旦被其他媒体转载,火药味就更浓了。BBC新闻网称,华为发起“媒体闪电战”;时报网站惊呼“华为创始人向西方宣战”;澳大利亚媒体《每日电讯报》简单地说:“华为威胁要让血流到西方。”。

那么任郑飞到底说了什么?

观察员网注意到,任在2019年1月18日的杭州研究院业务报告中发言。他提到,“谷歌军团编制小,战斗力强,应该向谷歌军团学习。终端的快速发展就是采用正确的方法。他们四人一组,实行三分制,其实和谷歌军团是一致的。算法团队直接进入项目,一线既有算法又有数据,很容易突破。你组织优秀的医生组成一个谷歌军团,你要是扑上去,可能会把嘴扯开。”

任呼吁华为团队不要“被关在深宫大院”,要上战场,“杀出一条血路”。这段话是通过华为第一家管理研究机构蓝血研究院的微信官方账号转发的。

“杀出一条血路”这句话被西方媒体误解为宣战的口号。事实上,不仅是媒体,就连一些自称“中国问题”专家的西方学者,最近也在社交媒体上转载文章,原封不动地抄袭《华尔街日报》的译本,称之为“暴力”。其中,有亚洲记者转发了这篇文章。

但也有网友指出《华尔街日报》的翻译有误。例如,有人指出,“杀出一条血路”是中国的一句俗语,意思是“打开一条出路”。

新华社记者王子晨在推特上回应说,仅仅因为一家公司进入战时状态并不意味着该公司将与谁斗争。正是因为美国政府的行动,华为才进入战时状态,而且是为了自卫。“从公开的企业战略和高级官员公开的内部谈话文件来看,华为是全球最透明的科技公司。”

BBC新闻网也在6月10日发表文章,解释说翻译问题可能是“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报道称,“中国人常说商场如战场,很多中国商人喜欢用军事术语来形容公司管理和经营策略,目的是鼓舞士气。但在西方的年轻一代,这并不是普遍接受的。”文章还认为,语言和文化可以在商业和政治中发挥作用。

有些人以牙还牙。从字面上翻译英语谚语,就像说《华尔街日报》的翻译“烂”,但与“死”无关。有人反驳说,按照美国媒体的直译标准,英语谚语更暴力。比如美国人说的“试试”,字面翻译就是“挨一枪”,“这不是枪暴吗?”

相反,华为这两年确实“杀了一条血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围攻下,日经中国网于今年5月拆除了华为手机Mate 30,发现国产部件利用率从25%左右大幅上升到42%左右。与此同时,美国制造的零件从大约11%下降到大约1%。截至今年2月,华为已在全球赢得91份5G商业合同。

延伸阅读华为回应美国升级限制磨炼让我们皮糙肉厚,有信心找到解决方案

5月18日,华为轮值主席郭萍在华为分析师会议上表示,美国商务部修改了针对华为的直接产品规则,华为的业务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大影响。但是今年的训练也让我们脸皮很厚,我们有信心能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华为发表声明称,华为强烈反对修改美国商务部只针对华为的直接产品规则。这一规则的修改不仅会影响到一家华为企业,还会给世界各地的相关行业带来严重影响,最终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

商务部回应美国对华为出口管制新规,还记得历次封锁中国的结局吗?

华为被列入“实体名单”一年后,路透社5月15日报道称,美国商务部再次将华为的临时许可证延长至8月13日,但与此同时,他们正在改变一项出口规则,意图完全封锁华为的芯片供应链。

据悉,根据这一规则变化,即使芯片本身不是在美国开发设计的,只要外国公司使用美国的芯片制造设备,就必须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才能向华为或其子公司提供芯片。说白了是什么意思?有观察人士做过这样的类比,就像我买了一台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电脑写文章,以后写什么都要得到英特尔的许可。

这样的逻辑当然是荒谬的。美国政府是否有权粗暴干涉购买美国设备的外国企业的正常经营,不允许其向客户销售产品?这种江湖合一、排外的流氓行为,用法律和理性都是站不住脚的。通过这个黑暗的操作,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国是如何千方百计切断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增长。国际声誉和自由市场的面纱早已被遗忘。

话说回来,“随意修改外商直接产品规则”就像是火中取栗。“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可能会对全球工业生态造成毁灭性的连锁损害。”就在制裁升级的消息发布后,美股集体暴跌。但特朗普政府对市场的担忧和恐慌充耳不闻。用《华尔街日报》的话说,这项措施可能会让美国商务部阻止TSMC向华为供货。据公开信息,TSMC目前是华为海思的主要芯片制造商。在去年美国工业和安全局将华为列入“实体名单”的黑暗时刻,被压在秘密柜子里的备胎芯片海斯,一夜之间全部转正,让华为在不“卡脖子”的情况下,面对来自美国的极端压力。看到“封锁战略”失败,山姆叔叔在一年后给了他的芯片一个“杀手”。

面对围剿,华为虽然还没有做出正式回应,但5月16日华为的心社区发布的一篇题为《无疤无糙皮,英雄自古多吃苦》的文章,已经说明了一切都是“回首,崎岖坎坷”,“向前看,永不放弃”。图为一架伊尔-2攻击机,二战时被打得像筛子一样,弹孔千疮百孔。它仍然继续飞行,最后安全返回。

“风雨总在,但我们不能放弃飞翔。”回顾这几年的发展历史,华为可以说是在暴雨中艰难前行。从被美国电信设备市场彻底封杀,到很多欧洲国家对5G设备的封杀,再到将截止芯片列入“实体名单”,华为多次被美国以“国家安全”的名义打压攻击。然而,遏制和封锁,非但没有杀死这个通信巨头,反而成为华为硬着头皮加强自主创新的“压力推动器”。据统计,华为Mate30 5G版中,国产零部件比例为41.8%,比美国制裁前上市的老机型4G版高出16.5个百分点。此外,一些难度较高的通信芯片也使用海思公司开发的产品。

从更大的角度来看,华为的经历难道不是新中国一路走来的缩影吗?新中国诞生之初,美国聚集十几个国家,用所谓的“巴统组织”对东方集团实施高科技封锁。1996年,美国推出《瓦森纳协议》,对中国实施高科技封锁和武器禁运。可以说中国人最能理解被封杀后的艰难处境,但也更清楚自力更生的意义。从原子弹高铁到大型飞机和卫星导航系统,其实中国几乎每一次重大的技术突破和科研成果都伴随着持续的封锁和悲剧性的突破。进入21世纪,美国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是显而易见的事实,针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欺凌”很可能会接踵而至。但在那些日子里,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中国能够突破封锁,点燃尖端技术的火花。今天,我们没有理由退缩,也没有理由淡化发展的曙光。

“凭着勇气、智慧和毅力,我们会在极度的压力下挺直腰板,努力前进!”一年前的今天,华为面对美国的“大棒”发表了铮铮的声明,这也是中国不畏风雨的英雄姿态。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一定会迎来中华民族的下一次胜利!

1.《杀出一条血路 任正非一句“杀出一条血路”,外媒翻译不及格》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杀出一条血路 任正非一句“杀出一条血路”,外媒翻译不及格》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826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