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临沂网戒中心迎来十周年。中心主任杨永信以“电击治网瘾”闻名于世,他给大多数曾被他治疗的孩子带来了无法忘却的痛苦,在网戒中心的经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如今,一部分曾经被他治疗过的少年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开始走进社会。其中的大多数选择封存过去,他们不愿意对任何人提起这段往事,只有少部分人愿意站出来发出声音,这些声音有的充满愤怒,有的试图反思,有的只有淡漠和疲倦。

杨永信微博:

杨永信http:///u/1272230125

  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戒中心在大楼右侧

  ■

1

  已经出院的胡凯斌曾经试图自杀,他听到风声要被抓进去继续治疗,然后他用刀划了手腕。他的举动吓坏了父母,他们向他保证不会再送他进去,但几周后他还是被抓回了网戒中心。

  刘云亮在网戒中心做班委时曾上门抓人,对方“抹了脖子”。但没用,被按着伤口送到医院包扎,然后直接送回网戒中心13号室,杨永信一边电,一边问:“还敢不敢了?”

  李林峰曾经想过自杀,在首次被电击之后的一个月里,他“一直在研究怎么死不会被人看见。” 后来他目睹了一个姑娘忽然冲向楼道要撞楼梯拐角。“我当时想要拦她。”李林峰回忆,“拦了是一个好的表现,但是我当时想算了,我知道她什么情况,她想死很正常,你觉得呢?我觉得她想死很正常。”

  其他学员挡了一下,姑娘没有死成。之后“全中心紧急集合”。杨永信来到现场,脸色铁青,把她拉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又从电击室里拿出了器械。“拿安全带绑上。她还骂呢,杨永信我操你妈什么的,骂。杨永信也没反应,电电电,她骂,电,没加口衔,加了她就骂不了了,她就一直骂,他就一直电,电到最后没有声音了,2小时。”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问题:“如果你被抓进网瘾治疗中心,你会怎样做”,很多回答者表示自己会逃跑,反抗或自杀。但在真正经历过这一切的人眼里,这些言论“非常可笑”。

  “他们根本不知道里面什么样……不是想不想死的问题,而是死得了死不了的问题。”赵柏然在微信中的声音非常疲惫,“所以怎么说呢,只要你没进去过,你是想象不出来的。”他补充,“说再多也想象不出来。”

  当我们拍这张照片的时候,忽然被家长们围住了

  ■

2

  “电击的作用有几个,一个是惩罚,一个是彰显权力,最重要的是制造危机感。” 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讲师李松蔚博士对记者说,“危机感会破坏基本的安全需要,你不知道会经历什么,直接进入丛林求生模式,前额叶功能被抑制。换句话说,理性功能已经不好使了,哪里有活路就往哪里闯,无头苍蝇,人心惶惶。”

  电击是网戒中心的重要手段,负责让学员进入非正常状态。与之配合的是负责重建学员求生模式的点评课,电击告诉学员不能做什么,点评课告诉学员做什么。如果一个人被扔进丛林里,得知唯一求生的路是学狗叫,亲自在丛林里厮杀过的人就会主动把自己当成狗。“因为理智功能已经崩坏了,是重新建立起来的。”李松蔚说。

  网戒中心使用一系列手段强化这种气氛。学员被强制服用抗抑郁和抗焦虑的药物用以控制情绪。“反正吃完之后就不太会笑了。”部分学员还会每天接受药物点滴,“每天中午都打,打到后来胳膊上都没有能下针的地方了。”不吃药,偷偷藏药和拒绝打针会被电击。

  杨永信鼓励人们互相举报,所有人都必须证明自己的忠诚。举报的理由可以是“笑”,可以是“两个人在一起说话”,可以仅仅是“怀疑”。每个人随时都会被人举报,一句话,一个表情,甚至一次沉默都有可能被举报。被举报会被电击。

  杨永信鼓励家长揭发孩子。这让孩子们认为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人可信任。摧毁亲情让学员体验到无助和无力感。王安觉得再也无法信任自己的家长。“我跟你说了,妈我受不了了,你带我出去,我回家听话……我偷偷告诉你的事儿,你直接跟杨永信说,反过来就把我拉走去电……你觉得以后我还能信任你吗?”

  表现好的学员被推举为班委,杨永信在给少部分人以权力。班委协助管理日常工作,也担负举报的责任。如果被认为管理不力,班委会被连坐电击。

  王安曾经是体育委员,13号室给他留下了恐惧的回忆,他也曾在这里按住挣扎的盟友。他曾经劝一个新学员在接受电击时带上牙套。

  “那个学员也挺倔,刚刚去当学生,怎样都不咬,然后他把牙咬碎了,他把自己的牙咬碎了。”王安向记者回忆,“那是我按着的,我们没有一个人觉得这事很严重,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傻逼,我让你咬你不咬,就觉得你是自找的。”

  网戒中心位于心理咨询大楼的2层和3层

  ■

3

  “如果每天都要为求生而战,这个人是坚持不下去的。”李松蔚说,“为了让自己能适应环境,人必须把一部分”想着怎么不被电“的功能交给无意识——也就是放到自动化加工的系统里。”

  “人脑有两个系统,慢系统是理智加工的系统,快系统是无意识加工的系统”。李松蔚用军训举例,任何人都可以接受为期10天的军训,我们使用慢系统来加工军训的规则,但我们的快系统仍然是正常人。适应新规则会让人神经紧绷,但大多数人都可以学会并承受规则。10天后,军训结束,我们回到正常环境里,一切照旧。

  但假想一个环境,你在这个环境下随时可能承受巨大痛苦,而且离开的日子遥遥无期。在这种情况下,人不可能持续用慢系统加工和理解规则,慢系统非常耗能且低效,为了避免崩溃,身体一定会把规则放到快系统里,把重要的东西变成本能。

  “然后你就慢慢地放松了,会发现这里生活也挺好,不用时刻保持紧绷,也不会被电,你的身体会“自动”按照那个地方的规则来做事。”李松蔚说。

  李松蔚补充:“这个过程叫做“适应”。”

1.《杨永信微博 杨永信资料微博及照片最新近况 网戒中心地点在哪介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杨永信微博 杨永信资料微博及照片最新近况 网戒中心地点在哪介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06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