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接到家住番禺区新水坑村的居民陈先生报料,说他在番禺南村综合市场购买了一斤冷冻虾,谁知回家剥开一看,发现里面有些透明的、类似于胶状的物体,当场吓了他一跳。

  拍摄这段视频的就是家住番禺区新水坑村的陈先生,他说前几天他在南村综合市场某水产档,用近50元买了一斤冷冻虾,当时这批虾的肉身很饱满,卖相非常好。但当他回到家后一处理,就当场吓了一跳。

  报料人陈先生:“当时我买的时候,我看这个虾挺新鲜、挺饱满,而且捏起来挺重,因为我煮虾我习惯把壳剥了,剥开壳我感觉里面有异常的东西,后来我一块块挤出来,就是胶状物质。”

  该疑似“胶状物质”,正是我们开头在视频中所见到的物体。陈先生说这些疑似“胶状物质”,多数集中在虾头或虾头与虾身连接处,均为透明状。他还说,这次已是自己第二次购买冷冻虾时,发现该“物质”了。

  报料人陈先生:“物质大块一点的话,会比黄豆大一点,小块一点的话就是一层层,像纸状一样,有些就像我们平时煮东西,凝固了的透明状一样,异味倒是没有就是很晶莹剔透,也不知道这些有没有毒,吃了有什么后果也不知道。”

  记者现在来到了南村综合市场,报料人说这里面,一共有三间水产档口销售冷冻虾,而他就在其中两间,购买过怀疑有问题的冷冻虾,我们现在就马上进入市场,一探究竟。

  我们首先来到报料人日前帮衬过的水产档G01档口,工作人员说这批冷冻九节虾今天刚到货,卖45元/斤,非常新鲜。她还“教路”说,选虾要选肉质厚实、虾身完整的。她还强调这些虾销路很好,像昨天就卖去了一两百斤,记者随即购买了一斤。

  随后记者又来到水产档G13档口,这里同样有所谓的冷冻九节虾卖,虾的颜色、大小、手感等,都与第一档基本一致。在购买完冷冻虾后,记者

随机剥开了其中一只,惊讶地发现在虾头和虾身连接处,的确有一片片透明的、类似胶状的物质。

  视频可见,这块物质大约有指甲大小,透明的,不过手感有点像啫喱一样,很容易就掐碎。

  除此之外,我们在虾头中还发现有一块拇指大小的黄色啫喱状物体,手感比较有弹性。

  看到冷冻虾里面有这种物质,的确令人大吃一惊,

究竟这些物质是什么,对人体有没有影响呢?

我们记者继续深入调查,去广州市内的其他肉菜市场走访,看看

这种注胶虾是否普遍存在。

  我们来到一个市场的海产档,发现这里也有冷冻虾卖。记者随即在档主面前,剥开其中一只在南村综合市场购买的冷冻虾,又发现了类似的“胶状物质”,不过档主似乎对这种“物质”见惯不怪。

  海产档档主:这个是在虾头边上剥离出来的,那这个是不是本身虾里面就有的东西,这个透明的我就不知道了。

  记者:是虾肉上的“衣”吗?

  海产档档主:绝对不是“衣”。

  不是虾自身存在的“物质”,那究竟这个是什么呢?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档主“不小心”透露出一些信息。

  海产档档主:“你就去化验,在电视上公布给大家,那你不就知道咯。”

  “这就相当于牛肉打水一样,你不要说这么多话啦。”

  这个“招数”难道和注水牛肉的目的一样?我们暂时无从知晓,但有市民坦言,平时吃虾基本上都是烫熟,担心这种物质会融入到虾身内。

  记者随后将分别从南村综合市场两间档口购买的冷冻九节虾煮熟,剥开后发现,两间档口冷冻虾的虾头中,均存在凝固的啫喱状物质,颜色呈透明的淡黄色,如拇指般大小,而其边缘则呈现出白色。有懂行人士说,虾头内存在这种物质实在太跷蹊。

  我们刚才看完了两碟,怀疑有问题的虾之后,再拿出这个渔民真正在海上打捞出来的海虾九节虾,进行对比,看看这个虾的虾头和虾身中,有没有存在疑似胶状物质的情况?

  虾头位置出现的,并不是类似固体的物质,其实是膏状,我们掐一下就看到了。

  有

食品安全专家看完这批虾后表示,这种怀疑在虾中“注胶”的做法,目的可能并不是为了增重,而是令虾身更丰满、保持新鲜的手感和卖相,甚至可以掩盖虾肉腐败变质的缺点。

但这种“物质”究竟是什么?若食用了又是否会对人体有害呢?

  中山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主任 蒋卓勤:“这种物质究竟是什么?搞不清楚,可以是海藻酸钠或者明胶、 硅胶,一般这些物质是不会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应该来说毒性不大甚至基本无毒,一剥开虾后这块东西就掉出来了,人应该吃不到的,但是不排除这些用的是工业级的,比如里面含有化学物质重金属,然后融在虾肉中这个不出奇。”

虾内确实含有明胶!省食药监:属市场欺诈行为

  按照食品安全专家的话,这种注入到虾身内的“物质”,如果使用工业级明胶的话,会对市民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们不敢怠慢,马上将这批虾送往专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测,不过我们发现,原来国家并没有一套检测方法,可以针对水产品中的明胶进行检测和判定。哇,那这岂不是一个漏洞?

  记者再次来到番禺区南村综合市场,分别在售卖疑似“注胶虾”的两间水产档,各购买了两斤冷冻虾,并贴好标签进行标识。联系上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方将疑似“注胶虾”,送到相关的检验机构进行检测。经查,我们送检的虾中的确存在胶状异物!省食药监局立即组织广州市、番禺区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涉事的档口进行现场检查,并抽取样品再次检验。

  执法行动抽取了三批冰鲜虾样品做了检验,其中有一个批次的样品检出胶状异物,含量大概整只虾的1%左右,对胶状异物进一步做了光谱分析检查,发现是属于海藻明胶。

海藻明胶为食用明胶,原料为煮过的动物骨头、皮肤和筋腱,多数用于制作果冻和其它甜品。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郭宇华表示,通过光谱分析检查,发现它应该是属于海藻明胶。而我们从“冻虾”检测分析报告结论中见到,抽检的虾体内所含的异常胶体物质,并非虾自身生长而成,鉴定为“琼脂”成分,可推断为人为添加。据悉,海藻明胶为食用明胶,原料为煮过的动物骨头、皮肤和筋腱,多数用于制作果冻和其它甜品。工作人员初步分析,商家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粘合虾头和虾身,令虾的卖相更美观。

  郭宇华还表示,

吃了这样的虾,对各位街坊的身体健康不会有即时性的重大影响,这主要是一种市场欺诈行为!

  工作人员随后也对涉事档口的上家、位于芳村的广州鱼市场做了一次专门的执法行动,不过并未发现有注入海藻明胶的虾。省食药监局也表示,此前未曾收到此类投诉举报。对于被查出含有海藻明胶的冻虾,是在销售的哪个环节被注入明胶,以及这批虾的真正源头在哪里,暂时未有明确的结果,但广州市和番禺区的食药监部门已就此事立案调查。

1.《注胶虾 注水肉后又现注胶虾 揭秘如何分辨注胶虾(图/视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注胶虾 注水肉后又现注胶虾 揭秘如何分辨注胶虾(图/视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11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