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我的朋友们很有兴趣知道五角大楼会不会改变她对中国的看法,或者她会不会欢迎第一位“女领导人”,因为这个话题目前在网上非常热门。既然大家都想知道,那就和边肖一起看看吧。

在担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期间,弗卢努瓦代表美国和中国共同主持了两国国防部副部长级的磋商。他曾表示,“美中冲突不可避免”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希望美国能与中国建立积极、合作、有效的关系,然后共同解决分歧。

“铁娘子”——人们和媒体总是喜欢这样称呼传统政治领域的强势女性。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巴西前总统罗塞夫、德国总理默克尔和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现在这份长长的名单有望增加一个新名字——米歇尔·弗卢努瓦,据美国媒体报道,她有望成为五角大楼的第一位“女性首脑”。

根据公共信息,弗卢努瓦1960年出生于洛杉矶。20世纪90年代,在克林顿担任美国总统期间,弗卢努瓦进入华盛顿政界,在五角大楼担任负责战略的助理国防部长,并因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国防部表彰。

据《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民主党人长期以来一直试图任命一名女性担任五角大楼的最高职位,直到大约五年前,该部门才向女性士兵开放所有作战职位。弗卢努瓦的名字很早就出现在拜登内阁的热门候选人名单上。

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弗卢努瓦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负责国家安全和国防政策的制定、整合和监督,成为五角大楼的“三号人物”,在制定阿富汗和伊拉克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12月,当弗卢努瓦处于职业生涯的巅峰时,她选择辞职——原因是为了花更多时间在家陪她的三个孩子。

2014年11月24日,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查克·哈格尔宣布辞职。当时,弗卢努瓦被认为是国防部长职位的热门候选人。弗卢努瓦将是国防部长职位的最佳候选人。她有着不可思议的能力和智慧,每一个为她工作的人都发自内心的喜欢她。”美国作家詹姆斯·曼(曾写了一本关于奥巴马外交政策顾问的传记《奥巴马一家》)这样评价弗卢努瓦。

但由于“家庭原因”,弗卢努瓦主动要求奥巴马放弃考虑提名她为国防部长。

弗卢努瓦预计第二次掌管五角大楼是在2016年——美国媒体透露,如果希拉里·克林顿在那一年赢得选举,弗卢努瓦将成为她的选择。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拜登也透露,他已经给希拉里写了一封推荐信,如果她当选,她可以考虑弗卢努瓦担任国防部长。

如今,美国媒体似乎越来越相信拜登将选择弗卢努瓦(flournoy)担任国防部长,这将是历史性的一步——首次任命一名女性领导五角大楼,从而打破了女性在这个部门和总统内阁面临的为数不多的障碍之一,这符合民主党的长期追求。

未来的五角大楼“首脑”有什么看法,尤其是对中美安全关系的看法,备受关注。

弗卢努瓦在国防部任职期间,在五角大楼被称为“冷静的声音”,奉行务实和冷静的外交哲学。

弗卢努瓦也被认为是泰空军的坚定支持者。他在美国国防新闻周刊主办的一次活动中说,在俄罗斯和中国在Tai 空领域取得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国防部创建Tai 空军队是有意义的。这一声明缓解了一些军事领导人对泰空军队未来的担忧。

美国的月刊“空军事杂志”认为,如果弗卢努瓦掌管五角大楼,美军的装备更新计划空将优先考虑。

弗卢努瓦写道,国防部应加快创新以建立有效的威慑,在国防预算中做出选择,并将旧系统项目的资金投入到人工智能、无人系统、高超音速和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等新的作战能力中。

此外,她还公开呼吁进一步加强与海外盟友的军事合作,以增强美军的全球作战能力。

”空军事杂志”采访了几位曾与弗卢努瓦合作过的军事人员,他们几乎可以肯定弗卢努瓦会专注于“大国竞争”,中美安全关系自然是重中之重。

今年6月,弗卢努瓦写道,尽管中国的军事实力最近有所增强,但美国威慑的可信度已经减弱,这增加了两国因误判而引发武装冲突的风险。鉴于其鹰派观点,一些美国媒体担心其控制下的五角大楼明天会挥霍掉美国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军备竞赛。

但弗卢努瓦也表示,威慑取决于利益和意图的明确沟通,她认为美国必须重启目前处于中断状态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国防部副部长任期内,弗卢努瓦代表美国和中国共同主持了两国国防部副部长级的磋商。他表示,美中冲突不可避免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希望美国与中国建立积极、合作和有效的关系,然后共同解决分歧。

据了解,米歇尔·弗卢努瓦(英文名:米歇尔·弗卢努瓦,1960-),女,2009年2月被任命为美国国防部政策副部长,负责制定国家安全和国防政策,整合和监督国防政策等。

1.《五角大楼或迎首位女掌门是什么状况 五角大楼总共有几层》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五角大楼或迎首位女掌门是什么状况 五角大楼总共有几层》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134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