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南同济医学院(1951.9—1955.8)
1949年8月1日,同济大学成立了新一届校务委员会,由15人组成,其中9人为常委。唐哲任校务委员会常委兼医学院院长。
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内迁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组建成中南同济医学院,由中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主管。同年5月,学校为做好迁校工作,组成了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代表团,唐哲任团长,林竟成任副团长,赴武汉实地了解情况。学校选址汉口航空路,原华商跑马场,地域为沿航空路、解放大道、宝丰二路周围走向和范围([1951]市建字第8938号文件附图),总面积为363.335万平方米。
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随即全国开展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翌年1月,同济大学医学院300多名师生报名参加上海志愿医疗队,经批准由同济113人组成上海第一批志愿医疗手术队。林竟成任队长,陶桓乐等人任副队长,1月25日奔赴前方。8月8日,又组成第二批医疗手术队,由洪宝源教授任队长,由42人组成。全体医务人员同全国人民一道胜利地完成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历史任务。
解放初期,上海市郊区流行血吸虫病。1951年1月,上海市抽调1 260名医务人员,组成血防大队,由邵丙扬医生任大队长。同济大学医学院及附属中美医院抽调262人组成第二中队,由洪宝源任中队长,下设四个分队,王辨明、王心禾、郝连杰、章燕贻任分队长。其成员中有教授13人,讲师5人,医师22人,检验师2人,营养师1人,此外多为经过短期培训的3、4、5年级学生。他们在太仓协助解放军第9兵团二十军五十八师开展防治血吸虫病工作,经过4个月的紧张工作,共检验治疗士兵10076人,治愈500多人。广大医务人员的出色工作,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嘉奖,4月2日胜利返校。
1951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高教部批复,同意同济大学医学院迁来汉口,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组建成“中南同济医学院”,21日,正式启用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颁发的新印章。学校实行院长负责制,唐哲任院长。
1952年12月31日,中南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中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上海市卫生局联合签署了《关于同济医院迁汉合约》,其要点有:①原则上同济医院全部迁汉;②自1954年秋开始迁院,于同年底迁移完毕,其中妇产科则于1953年秋迁汉;③迁院前医院受上海市卫生局和中南同济医学院双重领导。④签约单位各派一人组成迁院工作组,协调办理迁院的具体事宜。
1951年率先迁来汉口的有:解剖学馆、细菌学馆及病理学馆的一部分;1952年的上半年又将细菌及病理学馆的余下部分,寄生虫、生理、药理、公共卫生六个学馆全部迁移完毕。同年暑期又将原武汉大学医学院留在武昌的部分学馆,即基础五科:化学、生物、数学、体育、外文等迁至汉口,9月份又将生化学馆迁至汉口,至此两个组成单位的前期部分——五科八馆,于1952年9月全部迁移完毕。
1953年5月,中南卫生专科学校的一部分学生转入中南同济医学院。
1955年3月同济医院由沪迁汉,同年6月原汉口协和医院划归医学院,至此标志着迁院任务全部完成。
1955年5月13日,中央卫生部批准中南同济医学院建立卫生系、医疗系、基础医学部。原山东医学院、浙江医学院的卫生系师生一并调人中南同济医学院。
在迁院工作中,边迁院边发展,学院的规模日趋扩大,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据1950年年终统计,两校共有教师230人,其中教授48人、副教授17人、讲师24人、助教138人、教员3人。招生人数逐年增加,1955年实有在校学生1688人,是1951年迁校时在校学生492人的3.4倍。为适应新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1953年招收了首届卫生专业本科学生。
二、武汉医学院(1955.8—1985.7)
1955年6月14日,经高教部和卫生部批准,中南同济医学院更名为“武汉医学院”。原附属协和医院和同济医院分别改为附属第一医院和附属第二医院。
1956年6月6日,中南卫生干部进修学校的“环境卫生医师”及“卫生检验技师”两个专修班改为公共卫生医师专修班,交由武汉医学院接办。
10月20日创办《武汉医学院学报》,1957年3月正式出版发行。
1955年后,学院的规模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办好五年制本科的同时,195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58年增设儿科学系。这年招收新生970名,在校生达3107名,是1951年的6.3倍。
1962年,学院在全国医学院校中第一批改为六年制。同年,在医学系增设了德语医学班,并在部分年级开设德语普通班。
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连续5年未招收学生。直至1971年在钟祥、保康、郧西开办三个教改试点班,恢复教学活动。1972年学院增设药学系。1973年护校恢复招生。
1978年2月,在卫生系增设环境学专业。3月,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学院招收学生532名,还试招了部分走读生。卫生部批准学院建立心血管病、器官移植、计划生育等三个研究所和临床药理研究室。从此,全院各学科恢复招收研究生。1980年,医学系恢复德语医学班,学制为六年。1981年1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本院为首批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82年建立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并开设三年制卫生管理干部专修班。
1984年9月,开办法医学系,学制五年。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恢复与德国的传统关系。1980年12月,学院与联邦德国埃森综合大学建立校际合作关系;1981年3月,联邦德国大众汽车厂基金会赠送我院100万马克为实验医学中心购置科研仪器。同年5月,联邦德国总统谢尔、驻华大使修德来院参观,1982年10月22日,德国海德堡大学,授予裘法祖院长为该校名誉博士。1983年10月,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建立校际合作关系。1984年10月12日,联邦德国总理亦赫穆特·科尔和夫人率德国代表来院参观。
三、同济医科大学(1985.7—2000.5)
1985年7月10日,武汉医学院正式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
1985年的下学期,学校根据中央关于教育、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在管理体制方面:在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了《管理改革的初步方案》、《扩大基层自主权试行方案》、《基金管理试行条例》、《财务管理办法》等。调整了部分领导班子。在教学方面:①改变了过去“单一化“的状况,形成了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和夜大学、进修班、短训班等多层次、多规格、多专业、多形式的办学新模式;②在有条件的系和专业,试行了学年学分制;③开辟第二课堂,成立课外科研小组,开展科研和学术活动;④开展专业目录论证和开办七年制医学教育的准备工作等。
在科研管理方面:改革了管理体制,设立校科研基金,资助重点项目,举办成果推广学习班和新技术培训班,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医疗工作方面: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医院活动,为解决“看病难”、“住院难”等问题,采取了开设家庭病房,增加床位,延长看病时间等便民措施。
1986年3月1日,国家教委批示,同意同济医科大学增设医学图书情报专业,学制四年。筹建卫生管理专业,学制五年,前者同年7月开始招生,后者拟于1987年招生。同年8月,同济医科大学首次接受分别来自非洲和亚洲10个国家的11名外国留学生来校报到。
1988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同济医科大学从当年起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同年12月25日,经卫生部批准,我国第一家生殖医学中心——同济医科大学生殖医学中心正式成立,吴熙瑞教授任生殖医学中心主任。
1990年8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确认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为“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南登崑为主任。1994、1998、2002、2007年先后得到再确认。
1991年,经有关部门批准,同意同济医科大学成立妇幼卫生系,并招收新生,学制五年。同年,还批准同济医科大学建立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1992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武汉分院正式成立,并在同济医科大学揭牌。1993年11月4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武汉分院成立暨挂牌仪式在同济医科大学举行。同年,成立了预防医学系、环境医学系、卫生管理系和教育技术中心。
1993年12月20日,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选举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批,同济医科大学名誉校长裘法祖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院士。
1994年11月,批准同济医科大学建立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临床医学覆盖的学科(专业)有10个(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耳鼻喉科学、眼科学、影像医学、神经病学、麻醉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覆盖的学科(专业)有3个(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流行病学)。
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同济医科大学为自行审定增列博士生导师的单位之一,首次自行审定增列博士生导师24名。
1996年决定由卫生部、湖北省共同建设同济医科大学,将省梨园医院划归学校为附属医院。学校并获得滚动进入“211工程”的资格。
学校进一步推进国际交流,并与德、美、日等国八所大学建交长期校际协作关系。
2000年5月,同济医科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合并,组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吴孟超,吴在德主编:《百年医学同济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5页)
1.《从中南同济医学院到同济医科大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从中南同济医学院到同济医科大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1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