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三年级小学生金蔓清发现自己使用的英语课本出现马戏团动物表演内容,她觉得内容有错误引导。在妈妈的鼓励下,金蔓清向出版社反映了该问题。出版社表示会在下次修订时换掉这部分内容。

人与动物究竟应以何种方式相处?2017年5月,世界三大马戏团之一的美国玲玲马戏团上演谢幕演出,再次将这一问题摆在世人面前。

玲玲马戏团成立于1919年,其招牌节目之一是大象表演。憨态可掬的大象在舞台上表演跳舞、平衡站立,显得滑稽可爱。玲玲马戏团是很多人童年的美好回忆,有观众在网上留言表示,“马戏团的关闭让我和很多人感到伤心,这对于美国也是一个巨大损失。”

工作人员将马戏团关张归因于科技发展带来的冲击。的确,抱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长大的一代人,很难像以前一样对大象、猴子、大篷车产生迷恋。但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有关虐待动物的争议。1998年至今,多家机构起诉其涉嫌虐待动物;2013年开始,美国多个城市出台禁止野生动物表演和对动物使用驯兽棒的规定。可以说,马戏团的经营方式,本身就与时代发展、动物保护理念格格不入。

诚然,动物表演为观众带来了精彩和乐趣,人们也不能武断地认定,所有的马戏团都“欺压”动物。但不可否认的是,让动物按照人类的意志来做动作,总免不了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幼年小象被迫与母亲分离,被尖锐的刺钩刺痛,只是为了让它们形成恐惧的记忆,服从人类做出指定动作。去年,这段名为《黑象》的视频,揭露了大象旅游业背后的黑暗。狮虎因表演需要被拔去爪牙,虎鲸被长期关押在不能转身的狭窄水池……如果马戏团继续存在,谁来保证这些野生动物能安然度日?

从远古时代的平等共处,到农业革命之后智人开始掌握对动物的管理权,“逐渐改变了很多动物的命运”,人与动物的关系始终在不断变化。时至今日,动物是人类朋友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对压迫野生动物表演的社会谴责一浪高过一浪。很多国家出台了限制动物表演的措施,比如玻利维亚,就在2009年成为世界上首个禁止马戏团利用动物进行表演的国家。然而,动物表演在世界范围内仍广泛存在,场地也不仅限于马戏团。从海豚转呼啦圈到棕熊走钢丝,动物园里的动物创意表演,严格来说亦禁锢了它们的天性,剥夺了其部分生命自由,只是不易为人所察觉而已。

我们是否需要通过耍弄野生动物来获得乐趣?一位媒体人在采访了某马戏团表演叫停事件后,提出了这样的反思。免于饥渴、免于疾病的承诺,并不足以让野生动物脱离种群,脱离自然生长环境;免于伤害、免于恐惧、表达正常天性,同样是野生动物的基本福利。换句话说,我们的快乐,不能建立在野生动物的痛苦之上;满足其基本生存需求,是和动物相处应当遵循的一条底线。

马戏团的逐渐消失,是人类理性处理与动物关系的必然结果。而更平等的一种思维方式或许是,动物和人彼此拥有不同的习性,“他们和我们一样生机勃勃地活着,享有自由,是大自然的奇迹。”同在一片蓝天下,常以同理心善待动物,不仅是对自然,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尊重。

1.《小学生建议英语课本撤掉动物表演 出版社:意见采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学生建议英语课本撤掉动物表演 出版社:意见采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221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