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前汛期具有降雨强度大、降雨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强对流天气频繁的特点,像是珠江水系年最高洪水位基本上出现在前汛期。尤其是到了5月中旬前后,南海季风爆发,华南前汛期进入盛期,也就是俗称的“龙舟水”,同时冷暖空气激烈“碰撞”下,降雨显现出强烈的对流性。像是2019年的前汛期,广东阳江5月24至27日连续4天大暴雨,累积降水量661.2毫米同期罕见,超越北京、天津等华北一带城市一年的平均降水量。

  副高为华南前汛期到来的阻碍之一

  从近十年华南前汛期的数据来看,有4年推迟,6年提前。虽然现在还不能确定今年华南前汛期何时来访,但前汛期“迟到”已成定局。

  针对今年前汛期为何“迟到”,张娟认为,“通常前汛期要开始,需要偏南暖湿气流增强提供水汽,但今年暖湿条件偏弱,再加上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持续偏强、偏北,影响了华南地区,导致降水稀少和气象干旱发展,多种因素下,华南前汛期也迟到了。”

  入汛偏晚意味着气象干旱或将持续

  近一个月以来,华南地区“挺干的”,降水量普遍较常年偏少5成以上,部分地区偏少甚至达8成以上,气象干旱严重。张娟分析,由于目前在华南地区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入汛偏晚意味着这一带的气象干旱可能还将持续或发展。

  随着暖湿气流增强,4月7至8日华南会有一轮较强的降雨过程,华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或暴雨。虽然近期华南地区有降雨,但可能达不到入汛标准,张娟提醒公众和相关部门,仍需密切关注华南地区天气变化,关注强降雨及强对流天气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山区还要警惕降雨可能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同时仍需注意户外用火安全,防范森林火灾。

  另外,如果华南前汛期开始,则必然出现强降水过程,尤其是前期干旱地区需防范洪涝及其次生灾害。因此,华南地区要注意科学蓄水和节约用水,确保春耕生产用水,注意防御强对流天气可能造成的气象灾害。(文/刘珺 设计/陈玉洁 张莉 数据支持/张娟)

1.《华南前汛期已“迟到” 专家详解为何今年入汛偏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华南前汛期已“迟到” 专家详解为何今年入汛偏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226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