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似乎从来不缺标签。只是能马上记住的大多不是什么好词。
想到什么?“垮掉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啃老族”“文艺青年”对吗?
现在的中国年轻人,披着“丧”、“佛”、“废柴”的外衣。年轻人乐于认同这一点。
毕竟这是他们自嘲的方式。
表情包“葛优谎”对年轻人来说是疯狂的。“今天不开心没关系,反正明天也不会好。”这种倒置的鸡汤是年轻人发明的。葬礼奶茶、葬礼日历等“葬礼”主题产品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更不用说拖延症、熬夜、死宅,这些都是年轻人的标配。
这样,用“丧”来形容现在的年轻人还是挺合适的。
但是当你抛开戏谑,认真的问他们“你们迷路了吗?”很多人还是摇头:“大部分人活得很积极”;有的很快就认同了,认为周围看到的都是损失;更多人问:“什么是丧?”
年轻人自己也对这个含义明确但含义模糊的流行词感到困惑,对它也没有共识。
什么是丧?如果说只是某一段时期的挫败感的悲伤,某一次失败的痛苦,或者某一段时期的沮丧,那么这个时候就没有必要深入研究了。因为悲伤的感情是人类古往今来共有的。
真正让人好奇的是,这个时代流行的“丧”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和娱乐综艺节目主持人马东口里的“悲伤背景”,和越来越频繁表达的“抑郁”有共同之处?如果是真实的状态,那么深陷其中的年轻人如何才能停止压抑,不再充满希望?
最后只好躺下来 社交媒体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
一个发现是,一个人在某个社交媒体上的形象基本是一样的。比如在朋友圈,有的人总是倾向于积极向上,阳光灿烂;有些人总是抑郁,很少积极表达自己。
这种分类比较粗糙,但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大体符合我对一个人真实形象的认知。
但是最近,我惊讶于两个熟悉的人,一个是博士生,一个是互联网工作者。两个人代表两种“丧”。
博士生无论在朋友圈还是在生活中都是乐观主义者。他们喜欢在微信上和人聊天时打一长串“哈”。在我眼里,她是一个不能失去亲人的人。
但是有一次我突然看到她朋友圈的封面,是一页只有杜拉斯的诗印在上面的照片——我突然发现我老了,他意识到了这一点,说:你累了。
我去问,原来是她的真实状态:疲惫,失落。至于朋友圈的封面图,她说最后一张是美国一部著名戏剧的主角马南·波杰克。他愤世嫉俗,悲观孤独。他自毁,自责,自暴自弃,生活在绝望中。
为何如此?她好像很清楚,称之为“焦虑症”。网络已经给她呈现了一幅精彩的画面,但是“激动是别人的”,她觉得什么都没有。
用她的话说,互联网已经把整个世界向所有人开放了。她看到了别人的可能性,却得不到。与她“屎一样的生活”相比,她常常感到不快乐。
她强调的“低收获感”,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在国内某TOP2培训机构做英语老师的年轻人。他整天像鸡血一样努力工作,走路像一朵盛开的花。但我也惊讶地得知她的“丧”:她总是无法满足现状,害怕改变,甚至无法表达新的欲望和期望。
他们有点像徐东,外表积极,还有不容易被察觉但现实中存在的“丧”。这是一种“隐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