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动机:环卫工人是熟悉又陌生的人,是城市有序运行不可或缺的贡献者。街上熟悉的人物背后,有哪些我们不知道、想知道的劳动者的故事?
中国兰州5月2日电-有一群早起贪得无厌的人,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忙碌着。你可以随时随地从他们身边经过,但你有用心去关注他们吗?哪怕是一个简单的问候,一个恭敬的眼神...
他们是环卫工人,被称为“城市美容师”。在管理精细、消费水平高的超大城市上海,他们过得怎么样,有什么期待,有什么肺腑之言?
五一前夕,《法制日报》记者前往上海黄浦、徐汇、长宁等区,通过街道跟踪和定点搜索,调查环卫工人的生活状况和市容环卫制度改革情况。
生存现状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出状元。王龙显然是环卫工人中的“老大”。去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农民工”,户籍从老家安徽迁到上海。
“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王龙显然对自己的现状非常满意。“这几年我卖掉了老房子,用多年积蓄在上海买了房子。现在户口解决了,孩子读书问题也解决了。”
早上5点,王龙来到南京路的“道班房”。他现在是班里的班长,管着一百多个人。五点半,其他工人陆续签到,各就各位开始忙碌的一天。
这里有三班制,保证人24小时值班。
黄浦区被称为“上海的心脏”,商业网点密集,人流大,持续时间长,大型活动多。环卫工人要随时随地清理垃圾,保证垃圾桶不溢出。记者注意到,他们的腰间都绑着一排口袋,里面装着各种设备:小铲子、清洁液、刷子和毛巾。
“小铲子是用来铲口香糖的。冰淇淋和呕吐物要用清洗液清洗。”王龙说:“我和我妻子都是环卫工人。我们一起上班,一起回家,看着干净的街道,感受着小家庭的温暖。真的是很幸福。”
姚伟国是上海人。他是一名司机,每天负责在中转站收集垃圾。两天前,他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好事:他帮助人们从总计约5吨的60桶垃圾中找到了一颗2克拉的DIA。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几乎是一个因为恐惧而无法完成的任务,但我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姚卫国说垃圾收集是有规律的。几分钟内我把调查范围缩小到5桶垃圾,这叫专业工作。
“环卫行业养育了我们,所以我们必须懂得感恩。不要在DIA说这么贵的话。就算其他小事,只要市民求助,我都会尽力。”说起这些,56岁的姚卫国似乎有点激动。他说帮助别人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49岁的李莉将在几个月后退休。她横扫长宁区仙霞路500米大街15年。
李莉是江苏泗阳人。现在除了媳妇在老家待产,全家都在上海。她的丈夫是保安,她的儿子在宠物店工作。虽然她收入不算富裕,但生活还算宽裕。
“退休后帮忙带孙子,媳妇就可以上班了。”和记者聊了半个多小时,李莉总是戴着口罩。她说这个口罩戴了15年,几个月后终于可以摘下来了...
在黄埔、徐汇、长宁等区,记者还随机采访了13名环卫工人,他们普遍对自己的工作表示满意,更加放心。但他们希望能提高收入和待遇,加强保护。他们也希望社会各界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比如不随地乱扔垃圾,将垃圾分类放入水桶等。
1.《上海环卫工人工资 上海部分地区环卫工现状:工资待遇社保标准各异》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上海环卫工人工资 上海部分地区环卫工现状:工资待遇社保标准各异》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337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