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奇闻趣事

并蒂花 乐清有对“抗战并蒂花”曾被叶挺赞许 姐姐牺牲的事迹被写入教科书

“同学们,起来承担起这个世界的盛衰……”70多年前,日军入侵,战火硝烟弥漫全中国。在乐清市北白巷镇,陈洛莲、陈克秋唱着这首歌,翻墙逃学参加革命,偷偷去新四军,调盐城,抗倭苏北。最后,妹妹不幸在黄海遇难...

陈克秋,99。

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记者跟随乐清新四军研究会工作人员赴南京、杭州采访新四军99岁女兵陈克秋及其家人,追忆两姐妹在抗日战争中的感人故事。

翻墙逃学加入新四军

乐清市北白巷镇是抗日英雄。陈洛莲和陈克秋这两个革命姐妹出生在沃云的楼下,那是镇上莲池头村的一栋历史建筑。

沃云大厦,北白巷镇赤头村的一座历史建筑。

卧云楼红色记忆展厅。

陈罗莲,1919年12月出生。陈克秋,1921年出生。在陈家的九个孩子中,他们分别排在第三和第四位。当时陈家家境殷实,是个书香门第。在很多女生没有机会上学的时候,两个人都接受了当时难得的新教育。两人都考上了浙江省温州中学,接触到了进步思想。

全面抗战的第二年,陈罗莲一直有一个信念在指引她:“去皖南,去延安,加入新四军,去抗日前线!"

1938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陈洛莲找到四姐妹:“我和几个同学去皖南参加新四军!”

“听到三姐的话,我哭着说我也去!”陈克秋回忆说,他们是姐妹,过去从未分开过。考虑到四姐比较小,陈洛莲犹豫了一下,和同学商量后同意了。趁着夜色,姐妹俩和几个同学偷偷溜出围墙,告别学校,踏上了抗日征程。

在这漫长的旅途中,要一路翻山越岭,宪兵和警察经常来检查。途中,他们做了详细的分工。陈克秋年纪最小,不容易引起注意。他负责保管新四军驻温州通讯处出具的介绍信。年长的姚金春负责处理军警审讯。“每当宪兵检查的时候,我就假装睡觉,但我的心在怦怦直跳。”陈克秋忘不了那种恐惧。

姐妹俩千里行来,到了安徽,找到了新四军驻地,被安排到新四军军事教学总队八队学习,受到了队长和教官的热情接待。当时的抗日救亡运动和新四军都需要这些新鲜血液。

给家里写信

在革命的熔炉中成长

“不像在学校,车站里全是微笑的革命战士,就像走进了革命的大熔炉。”陈克秋说,他们脱下学生装,穿上军装,剪短发,戴上军帽,就像革命军人一样。

在八个月的军训生活中,姐妹俩系统地接受了马列主义的教育。担心陈克秋不适合在这里学习生活,三姐也对她吼道:“你已经是革命军人了,不能发小孩子脾气,一定要学本事,在前面打鬼子!”

军训生活很快结束,司令员叶挺亲自教导兵团观察毕业考试。宣布结果的时候,也和姐妹俩握手道贺,称赞她们:“报国,比鹅,抗日,讲究花,指望你们上战场立功。”

毕业后,陈克秋调到云岭新四军军师学习会计。半年后,她被派往教学兵团师担任会计,负责兵团部的整个财务管理。陈罗莲毕业后因为成绩优异被分配到了兵团教学部普通教室工作,很快被调到新四军参谋室担任机要参谋。

陈洛莲还把照片发给家人,用“她”来指代照片背后的自己,写下她对未来的憧憬:“首先,她要感谢魔鬼,把她赶出‘道德之门’。幸运的是,她倾注了时代的洪流熔炉,让她成为一个天真的孩子,获得了充足的营养,温暖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培养了她的成长。

两姐妹在各自的战线上挣扎

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但陈洛连、陈克秋侥幸逃过一劫。作为非战斗人员,他们按照要求提前撤离了自己的位置,随军队陆续转移。

“在转移的路上,不断听到战友牺牲或被俘的消息,心情很沉重。”陈克秋回忆说,他们回到师里,每次遇到熟悉的战友,都会兴奋地大喊:“太棒了,你还活着!”

陈克秋在重建的新四军报到后,立即被任命为新四军财政经济部金库主任、后来成立的江淮银行金库主任。那时候她才20岁。军队领导人看中了她的忠诚和可靠,并向她保证交出财权。

为了保护党的“钱袋”,陈克秋特意缝了一件灰色背心,把10多斤重的金条全部缝在背心口袋里。“人不留金,金不留人!”这是她给自己的死亡命令。

每天背着金条,随时转移,让她吃了不少苦头。“冬天冷,夏天出汗。”陈克秋说,她睡觉的时候,最渴望的就是睡在稻草上,这样可以轻松一些。

这件“金条背心”陪伴了她两年,直到1943年春天,部队稳定下来,她取出金条并把它们交了上去。

陈罗莲的责任更重要。她刚刚经历了不久的生死考验,申请离开政府机关,以便深入抗日前线,在群众中做民运工作。她在基层简单能干,善于启发群众。她介绍了许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积极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同时,陈洛莲遇到了她一生挚爱的田守瑶。28岁的新四军年轻勇敢的指挥员田守尧,参加了平型关的伟大胜利。从相知到相爱,在新四军成了革命夫妻。

陈克秋还依稀记得,陈洛莲被送到基层的时候,给三姐送行。船要开的时候,三姐对她说:“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我们要暂时分开。抗日战争胜利了,我们就在一起了。你一定要努力,不辜负党的培养。”后来,她送给陈克秋一支墨绿色的派克钢笔作为纪念。

但这是告别。

陈洛莲和田守尧合影。

小沙的姐姐死于东海战争

1943年,新四军第三师领导根据党中央指示,派了一批团以上干部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五十一人去延安干部队,田守尧担任副队长,陈罗莲也在队里。

那年3月16日上午,他们登上一艘木帆船,在海上驶往连云港,途中被日本巡逻艇发现。先是一艘,后来增加到四艘。他们整天用短枪和手榴弹与敌人激烈战斗。双方伤亡惨重,陈罗莲被子弹打成重伤。涉水上岸时,带头探路的田守尧夫妇陷进槽里,被大海吞没。

这段战斗历史被称为“小沙东海之战”,在这场战争中,16名干部壮烈牺牲。24岁的陈洛莲,离她心目中的革命圣地延安只有一步之遥。

三姐为革命牺牲,陈克秋一开始并不知情,多次发函却得不到回复。后来,她收到了一封拒绝信,信上说:“这个人已经死在海里了。”。三姐死了?陈克秋简直不敢相信。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二年,陈克秋在报纸上读到一篇题为《海上相遇》的文章,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

"...田的妻子陈罗莲也挂上了花。根据伤口,陈罗莲说:‘是我们最后为革命牺牲的时候了……’"

“田和陈,有些人,走在最前列,不幸陷入困境,失去了他们的脚。”

读到这一段,陈克秋心都碎了。这部《海上奇遇》发表于1944年3月17日的《解放日报》,入选20世纪50年代的中学语文教材。字里行间,田守尧、陈罗莲等。,其舍命丧命的英雄不屈精神,广为人知。

陈罗莲、田守尧烈士证明书。

革命发誓我的妹妹将永远不会忘记她的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克秋从事行政工作多年。1955年调入地方工作,为准团级,1985年从江苏省文化厅退休。

田守尧、陈罗莲也被批为抗日英雄和革命烈士。为此,新四军专门发行了一期纪念刊物,刘少奇、陈毅题词,黄克诚、张爱萍题词。他们的遗体后来被转移并埋葬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嘉善乡王鸿村的抗日烈士陵园。

2003年新四军第三师海上血战60周年之际,陈克秋和新四军40多名老兵及亲属前往赣榆抗日山,悼念田守尧、陈罗莲。

面对烈士的墓碑,陈克秋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在三姐眼里还没有长大的四姐,已经成了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而且她反复叮嘱革命誓言,陈克秋没有忘记这一生。

那支墨绿色的派克钢笔至今仍被陈克秋保存着,她还在上面刻了几个字:“三姐的遗物”。

两姐妹,没有照片留下,这支笔是三姐留下的唯一纪念。

当她去南京看望新四军的姐姐陈克秋时,她正在江苏省的一家医院疗养。知道我们是来面试的,她不顾99岁高龄,执意要在医院走廊见我们。采访中,她提到新四军,一扫倦意,声音开始洪亮,仿佛回到了激情燃烧的革命年代。

为了更多地了解姐妹花的革命经历,我们还看望了她们的弟弟88岁的陈学文和陈克秋的女儿董军欣。在陈学文提供的家书里,我们仿佛看到了陈罗莲,那个说话风趣,对革命有坚定意志的三姐;在董军欣整理的资料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姐妹们互相鼓励,坚定了革命必胜的决心。

虽然陈罗莲死了,陈克秋老了,但他们的事迹仍然留在很多人的心中。

陈学文。

2014年,陈学文在抗日山地烈士陵园看到姐姐陈洛莲的故事,哭得很大声。

在姐妹俩的家乡,楼至今保存完好,这不仅是陈家在世界上留下的痕迹,也是日本侵华的重要证据。这座建筑是姐妹俩的祖父陈星·觉为了防止盗贼入侵而建造的。墙上隐约可以看到外小内大的方孔,是当年用来射击的弹孔。当地人过去称它为堡垒建筑,这是当时方圆几英里内最高的建筑。

今天,沃云大厦已成为“沃云大厦红色记忆展厅”,去年年底乐清市举行抗日烈士陈罗连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时,正式对外开放,展示了田守尧、陈罗连、陈克秋的革命故事。图片、家属来信、历史报刊报道,既缅怀陈罗莲短暂而光荣的一生,又展现了爱国青年抗日救国、保卫国家、保卫人民、不怕苦、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参观卧云楼红色纪念馆。

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有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纪念馆。纪念馆展览的第一张照片是田守尧和陈罗莲的照片。目前,纪念馆已经接待了数万名国内外游客。去年年底,滨海县还举行了陈罗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在夫妻俩并肩作战的盐城,他们也没有忘记自己为抵御强敌而做出的巨大牺牲。

乐清和滨海在同一个地方举办纪念活动,不仅让抗战记忆永驻,也让中华民族复兴的初心代代相传。

后辈也以血与汗的牺牲,缅怀和感谢先辈们的幸福生活。2018年,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名学生致信表达对老将陈克秋的崇敬之情。这七封信,陈克秋至今保存完好。她也给孩子们写信,就像三姐告诉她的那样。她鼓励大学生不要忘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继续无数革命先辈未竟的事业。

陈克秋给小学生们讲了抗日战争的故事。

更让陈克秋感动的是,她和三姐翻墙跟革命的温州中学有个小纪念馆。而那个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一个叫陈罗莲的革命英雄!

1.《并蒂花 乐清有对“抗战并蒂花”曾被叶挺赞许 姐姐牺牲的事迹被写入教科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并蒂花 乐清有对“抗战并蒂花”曾被叶挺赞许 姐姐牺牲的事迹被写入教科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358985.html

上一篇

健全货币供给量管控体制 事件的真相是什么?

下一篇

重庆新村幼儿园 江北区新村幼儿园园长刘静:让每个孩子快乐成长

田守尧 乐清有对“抗战并蒂花”曾被叶挺赞许 姐姐牺牲的事迹被写入教科书

  • 田守尧 乐清有对“抗战并蒂花”曾被叶挺赞许 姐姐牺牲的事迹被写入教科书
  • 田守尧 乐清有对“抗战并蒂花”曾被叶挺赞许 姐姐牺牲的事迹被写入教科书
  • 田守尧 乐清有对“抗战并蒂花”曾被叶挺赞许 姐姐牺牲的事迹被写入教科书

张爱萍故居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渝17个革命旧址纪念馆在江津签订合作协议 协同做好红色文旅“大文章”

华龙。重庆新客户11月2日19时20分,为认真落实中央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革命遗址保护利用项目部署,加强重庆与四川革命遗址纪念馆合作交流,今天,重庆市文物局与四川省文物局在重庆市江津区举行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革命遗址纪念馆合作开发协议签约仪式。协议由成渝地区部分革命遗址...

千秋红岩 红岩革命纪念馆今日复馆 “千秋红岩”陈列展提档升级

华龙。2008年9月3日14: 00。今天,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中共中央南方局钱球红岩历史展”已经升级并重新开放。来自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机关工作委员会、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化委员会等单位的550多名领导,以及军队官兵、中小学生和各界代表出席了在红岩革命纪念馆举行的...

同志基地 胡耀邦同志纪念馆:屋矮能容月 楼高不染尘

同志基地 胡耀邦同志纪念馆:屋矮能容月 楼高不染尘

胡耀邦同志纪念馆:房子矮,月楼高,无粉尘1961年1月,胡耀邦在给党支部的信中附上了归还材料的清单。记者照片胡耀邦同志纪念馆位于浏阳市中和镇仓房村闽西河畔。开放的景点有故居、纪念馆、耀邦广场、诚实守信的书写板林、文物博物馆、美术馆、胡家祠、闽西湖等。是集纪念、度假旅游、生态休闲...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接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接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接待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刘少奇年轻时雕刻的铅笔夹。记者照片自1980年重新开放以来,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接待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万游客。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位于长沙市宁乡花明楼镇,占地1300亩,主要包括刘少奇同志故居、生平事迹陈列馆等纪念...

雷锋的生平事迹 湖南雷锋纪念馆今起闭馆 新建的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3月5日前开放

湖南雷锋纪念馆从此关闭新建的雷锋生活故事展览馆将于3月5日前开放长沙晚报:湖南省雷锋纪念馆今天将关闭,43天后将开放新的。据悉,这是为了确保新建成的雷锋生活故事展厅在2018年3月5日前向公众开放,纪念学雷锋活动55周年,为游客提供更好的参观环境,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雷锋...

雷锋生平事迹 湖南雷锋纪念馆今起闭馆 新建的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3月5日前开放

湖南雷锋纪念馆从此关闭新建的雷锋生活故事展览馆将于3月5日前开放长沙晚报:湖南省雷锋纪念馆今天将关闭,43天后将开放新的。据悉,这是为了确保新建成的雷锋生活故事展厅在2018年3月5日前向公众开放,纪念学雷锋活动55周年,为游客提供更好的参观环境,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雷锋...

李云鹤纪念馆 从江心屿老馆到市府路新馆 温州博物馆3万多件珍宝大挪移“步步精心”

  • 李云鹤纪念馆 从江心屿老馆到市府路新馆 温州博物馆3万多件珍宝大挪移“步步精心”
  • 李云鹤纪念馆 从江心屿老馆到市府路新馆 温州博物馆3万多件珍宝大挪移“步步精心”
  • 李云鹤纪念馆 从江心屿老馆到市府路新馆 温州博物馆3万多件珍宝大挪移“步步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