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惊蛰,古称“启蛰”,二十四节气中第3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动物冬藏伏土,称“蛰”;“惊蛰节”时,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虫醒,天暖,渐有春雷,进入春耕季节。

延伸阅读:惊蛰是什么意思 2018几月几日几点惊蛰 最新惊蛰节气图片今日惊蛰 惊蛰有哪些习俗惊蛰吃什么养生惊蛰天气怎么样

  惊蛰

  太阳黄经345°,二月节

  是日惊蛰,雷发东隅,潜蛰惊出。此时节,暖风细雨,草木蔓发,鸟虫鸣啾,步入山径或弄泉玩石,或漱齿濯足,林涧拾松枝汲山泉,焚妙香煮苦茗最为惬意,与麝犊共卧于松柏丰草间,与鹤雏共舞于百花深处。田间新犁耙田如栉,农友问桑说麻,同投竿取鱼,决渠灌花。待看花繁锦簇时,街巷山渠杏花声。

  惊蛰三候

  一候,桃始华丨惊蛰之日,“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态。

  二候,仓庚鸣丨仓庚就是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仓为青,青为清,庚为更新,“昔我云别,仓庚载鸣”,文人由此也称它“离黄”,“离黄穿树语断续”就成了悲声。

  三候,鹰化为鸠丨古人称“鸠”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到秋天,鸠再化为鹰。

  |惊蛰·诗词|

  闻 雷

  白居易·唐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观田家

  韦应物·唐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拟古·其三

  陶渊明·东晋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惊蛰

  吴藕汀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

  惊蛰习俗

  祭白虎

  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惊蛰会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百般不顺。为自保,便在这天祭白虎。祭白虎,是指拜祭纸绘的白老虎。拜祭时,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其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吃梨子

  在我国某些地区,惊蛰日有食梨的习俗。这个习俗来源已不可考,有的地方认为吃了梨一年都精神,有的地方认为吃梨取分离之意,可以和疾病分离。本草上说梨甘而微酸,性寒而无毒,正好符合春季养生的要求。

  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惊蛰养生

  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这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点要点。

  惊蛰时节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惊蛰时节,万物复苏,细菌也活跃起来,人们很容易感冒咳嗽,易感冒者可每日早晚两次用盐水漱口,用姜末加红糖,开水冲泡晚间服用。

  此时节肝气旺盛,人最易动怒。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

  惊蛰宜吃食物

  | 蔬菜

  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

  | 水果

  梨、苹果、车厘子、莲子

  | 肉类

  瘦猪肉、鸡肉、鸭肉

  | 其他

  银耳

原标题:夜读|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1.《春雷的诗句 关于惊蛰的诗词有哪些 惊蛰三候是什么意思春雷响万物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春雷的诗句 关于惊蛰的诗词有哪些 惊蛰三候是什么意思春雷响万物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44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