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邵伯镇地图。薛
在扬州的许多地方志中,都有不同时期的扬州旧地图。本报对“扬州旧地图”关注了好几天,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共鸣。昨天,记者再次搜索,找到了一张咸丰年间的扬州邵伯镇地图。与其他地图不同,这是唯一的镇一级地图,恢复了运河沿岸这个古镇曾经的繁华。
现存唯一的清代扬州古镇地图
昨天,记者意外地发现,扬州古城邵伯镇的地图,是在清代扬州民族部长董耀的《甘塘小志》中首次绘制的。这也是古镇地图的标本。
据记者调查史料,清朝末年,扬州大臣董耀在北京做官,曾在户部、工部、吏部、兵部四大臣居住,后出任丞相府外事全权公使。出于对扬州故里的深厚感情和邵伯在历史上特殊而重要的地位,这位来自扬州邵伯的大臣决定在咸丰五年后为家乡扬州编纂《邵伯镇志》。
扬州文化学者魏明华说:“他利用业余时间查阅了大量的史籍,更重要的是,他到现场搜集第一手资料。”据资料,《甘堂小志》写于咸丰五年七月,止于九月中旬。
魏明华说:“古代邵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交通和政治节点。”
这部完成于清末的镇志书,结构严谨,史料翔实,特色丰富。"它是扬州少有的地方城镇,具有很大的历史研究价值."
这里有许多大厅,显示了当年的繁荣
邵伯镇的背景很清楚。在地图的上方,从北到南依次标注了蔡华港、奶奶庙港、城隍庙港和牟拜港。向东看,大码头、庙港码头等码头也标有方形图标。隔着一条街,时嘉巷、刘佳巷、贾布巷、庙巷等以姓氏命名的街巷也精心罗列,标识细致,充分展现了邵伯镇的面貌。
在地图的顶部,城隍庙被清晰地标出。“邵伯城隍庙是江都唯一的城隍庙,也是中国唯一由城镇建立的城隍庙,显示了当年邵伯的繁荣。”魏明华指出,“邵伯城隍庙位于邵伯镇北部,建于明朝洪武三年。原来是个搜盐中心,下一季搬到仪征,镇上的人捐款建庙祭拜城隍。在这张咸丰年间的地图上,城隍庙被清晰地标出,这足以从地图上看出邵伯镇的地位。”
记者还发现,地图上矗立着中州堂、运河堂等几个大殿,“这些大殿是当年盐商聚集的地方。然而,很久以来就很难追踪到年份的痕迹。”魏明熙分析道,“现在这些殿堂的消失尤其令人遗憾,也缺乏对当前研究的重要信息。”
魏明熙说:“从这张地图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邵伯小镇,看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人聚集在一起的热闹景象,看到扬州的经济繁荣。”
铁牛码头见证古代治渠史
地图中间的“铁牛”二字特别吸引人。据文史专家说,“这是九牛二鸡的典故。”
清康熙时期,淮河泛滥,邵伯镇南埂楼决堤,长180米,水深13米以上。“为了节约用水,康熙四十年,朝廷设置了从淮河下游到黄河的十二种动物,即‘九牛二虎一鸡’。”魏明熙介绍说,“牛是铁铸的,虎是石铸的,但现在,这些‘兽’只剩下两头牛,一头在邵伯,一头在江都;还有一只老虎,呆在万头。”魏明熙说:“邵伯铁牛是保存完好的。”
据悉,邵伯铁牛体长1.98米,高1.10米,腹部空,卧在一个连体铁座上,厚度约10厘米。脚轮精细,造型生动,重量2吨左右。“在这张地图上,‘铁牛’标记清晰可见。事实上,这只邵伯的铁牛曾经被父亲抱着去看她,骑着她,抚摸着她,给这位伟大的作家留下了难忘的回忆。”魏明华笑着说道。
邵伯镇诞生于运河,其水运极为繁忙。不仅码头多,而且功能多样。沿着古镇中心向西走,沿着老街往上走,就可以看到大运河上著名的货运码头。人们称之为“运河第一渡”和“水城广场”。这个码头,曾经是连接北方淮河和南通长江的重要码头,早已废弃,不再通航。“运河很繁荣,邵伯也很繁荣。这个大码头曾经是运河线上重要的商业港口之一。当年,它也为扬州申遗提供了重要的历史遗迹。”
邵伯邮政曾经是传递政府文件的重要场所
在大码头的北面,地图上清楚地标明了邵伯邮政。"现在在邵伯镇,那里仍然有遗址."魏明华介绍说,万寿宫南面的古镇邵伯有一处独特的官码头,是接待官船的专用码头。
“邵伯邮报有16艘船,只在官方码头。十四匹马由十四个马夫服务,170个船夫被安排。”“中组部见证了邵伯曾经是古代封建王朝传递文件的重要驿站。因此,可见邵伯不仅是一个商业繁荣的地方,也是传递政府文件的重要地方。」魏明华总结道:“当年的邵伯城是一个集商业、运河和政治于一体的地方。”
据史书记载,当这个“甘堂小志”完成时,帝国主义列强已经迫使中国打开国门,中国进入了近代史的进程。
“一位古代高级知识分子全面总结了家乡的地形地貌,包括河流和城市道路,还绘制了古镇地图。”魏明华说:“这张地图不仅反映了邵伯镇过去的繁荣,也反映了中国编译器的完整性。这张地图是古镇地图的标本。”记者薛
1.《扬州朴席镇 《邵伯镇图》:现存唯一清代扬州古镇地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扬州朴席镇 《邵伯镇图》:现存唯一清代扬州古镇地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476454.html